酷暑天氣悶熱易出汗,白天時間長,睡眠時間相對減少,人的運動量也相對減少,這些都會導致免疫力降低。加上空氣濕度大,許多人都早早地吹起了空調,外熱內冷,一不小心就被吹出感冒,也就是常說的——空調感冒。
專業人士表示:應對夏季空調感冒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機體免疫力。中醫講:「體質決定疾病」,無論何種致病原,人體正氣盛,就可以抗病而不發病。
夏季,如何才能增加機體免疫力,避免如空調感冒等疾病的發生呢?夏季炎熱,也應適當參加體育鍛煉,以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維持機體內環境平衡。另外,中醫講藥食同源,如在生活中選擇中醫食療的方法來進行防治因免疫力低下如空調感冒等疾病的發生。
中醫養生專業人士介紹說:百合味甘,性微寒。歸心、肺經;具有養陰清熱,滋補精血的功效,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可以適量進食一些百合的中醫食療藥膳方,具體如下:
薏苡仁百合湯:薏苡仁200克,百合50克。共放入砂鍋內,加水5碗,煎煮至2碗半時,分3~4次服完,每日1劑。具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的功效。
百合豬肉湯:百合50克,瘦豬肉200克,食鹽少許。將豬肉洗淨、切塊,與百合加水同煮至熟爛後,加鹽調味,頓服。具有清熱潤肺、寧心安神的功效。
洋參百合茶:西洋參5克,百合15克。將西洋參切片,與百合共放入茶杯內,用沸水沖泡,加蓋燜15分鐘左右,代茶頻飲,每日1劑,連用1周為1個療程。具有養陰利咽的功效。
養生小貼士:百合的種類有很多,功效各有差異,為了能夠更好更準確的了解百合的功效與作用,使用時最好再中醫師的指導下應用,以求最佳療效。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短褲短裙上陣嘆空調 警惕關節炎侵襲
短裙短褲齊齊上陣,膝關節常露在外面,若是腿部長時間處於低溫當中,就可能導致血管收縮,血流速度減慢,腿部所需氧氣和各種養料就會減少,而代謝產物在局部堆積起來,從而引發炎症,如膝關節滑膜炎。起初會感覺膝關節的前部有酸痛感,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關節明顯疼痛、積液等,影響關節功能。
注意保暖、鍛煉預防「空調腿」
要想預防「空調腿」,應儘量不把室溫調得過低,一般來說26℃對人體是最舒適的;儘可能避免長時間呆在低溫的空調房內;如因工作需要無法離開低溫空間,最好穿長褲,或者披上一個薄毯子,帶個護膝套。
此外,上班族還要進行簡便有效的膝關節鍛煉:
1、經常適量進行股四頭肌的收縮:坐在椅子上,兩腿伸直,腳尖繃直保持10秒,然後腳尖翹起,也保持10秒,使小腿肌肉有緊張感,最後兩腿放下,完全放鬆。如此反覆,每天上、下午各做15分鐘,能鍛煉腿部肌肉,並改善關節的穩定性。
2、靜力平衡半蹲:類似傳統武術的「站樁」,身體站直,挺胸抬頭,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前,慢慢下蹲,直到膝關節有酸脹感時停住不動,待雙腿感覺明顯酸脹、顫抖時起身,慢走放鬆。3次為一組,每次間隔20-60秒。
3、踝關節的跖屈和背伸活動:取坐位,右腿像「蹺二郎腿」一樣搭在左腿上,一隻手握住右腳跟,另一隻手壓住腳的前端,慢慢向下壓,直到最大限度,稍停片刻,再把腳趾向上扳,直到最大限度。重複做3-5次後,換左腿進行如上動作3-5次,還原。而後進行雙腳趾向內彎曲、再向外彎曲的動作;最後,讓腳板及腳踝沿逆時針和順時針的方向各轉1圈。以上動作重複做3-5次。
預防夏季空調病,在正確合理使用空調的同時,還要保持合理膳食和適量運動。
儘量少吃生冷食品,每日飲用不少於8杯溫開水或茶水。
同時,由於夏季出汗較多,汗液中排出最多的是賴氨酸,賴氨酸多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因此要適量吃些肉和蛋。
如果人體蛋白質流失過多或攝入不足,可導致人易疲勞、體重減輕、皮膚乾燥、肌肉萎縮、水腫、抵抗力降低等。
此外,飲食應以開胃、清淡的食物為主,可以適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
蔬菜和水果不僅富含維生素、礦物質,還可補充大量水分。
需要注意的是薑湯不可過淡或太濃,還可在薑湯中加適量的紅糖。
薑絲紅糖水有活血化淤、調經止痛等作用,對於痛經的女性尤為適合。
中醫細解「古人消暑之道」
在古代,不同朝代的人都採取不同的消暑方法,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古代人是怎麼消暑的吧:
清:
在清朝,伏天裡選擇中草藥避暑是當時北京地區一大特點,在《京都風俗志》中記載,在伏天,有人喝冰水,有人煎熬蘇葉、藿葉、甘草等湯,稱之為暑湯,並在街上出售。這裡的「蘇葉」,即紫蘇葉,中醫學認為紫蘇性溫、味辛、發表散寒、理氣寬中、化痰止咳。中老年和兒童夏日飲蘇葉湯,則有健脾補中的功效。
除了老百姓喜歡製作暑湯消暑外,宮中的御醫在夏季也會開出消暑的中藥方子,如香薷湯、暑湯等湯劑,還有香薷丸、藿香正氣丸、清暑益氣丸等丸藥。這些藥方主要的成分是藿香、香薷、扁豆、陳皮、茯苓、木瓜、滑石、甘草等。中醫指出,這些中藥對於治療在濕疫時氣發生的暑濕感冒比較有效。八月份是暑濕的月份,服用藿香、甘草、金銀花等中藥或湯劑也有利於預防中暑和感冒。
明清:
明清以來,老百姓伏天最盛行吃蓮子湯。中醫學認為,蓮子性味甘平,具有養心益腎的功用。中醫專家指出,夏日常飲蓮子湯,能補中強志,養神益脾。中老年人食用,輕身益氣,令人強健。在清朝宮廷中,消暑冷飲的種類就有很多了,冷飲中最出名的冰碗是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葡萄乾、鮮胡桃、懷山藥、棗泥糕等料製成,冰鎮後吃起來絕對爽口。
漢:
其實,飲食避暑從漢代就開始了。據《荊楚歲時記》載:「伏日進湯餅,名為消惡」。古人習慣稱暑氣為惡氣,避惡就是指消暑。「湯餅」是一种放在水裡煮熟的麵食。雖然湯餅本身不是清涼食品,但在夏天吃熱氣騰騰的湯餅時卻能出一身大汗,從而帶走體內大量熱能。所以,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消暑方法。現在人們也可以吃一些熱氣騰騰的面出身汗來消暑,但是要因人而異,只適合不愛出汗的人。
以下幾款古方膳食消暑一一推薦:
東坡避俗
材料:竹葉6片、麥冬10g、參須10g、甘草5g。
調味料:冰糖(隨意)。
做法:
1.鍋內加水放入麥冬、參須、甘草先煮出湯汁,再濾渣取汁備用。
2.竹葉洗淨切成小段放入玻璃壺中,用剛煮好的湯汁趁熱沖泡約5分鐘。
3.飲用時加入少許冰糖調勻即可。
健康小方簽:鮮竹葉能利尿解溫、清心胃之熱,加麥冬、甘草煎做飲品,很適合做夏天消暑熱、解煩渴的清凉飲料,體會一下東坡詩吟「無竹令人俗」之心境。
仲夏清涼
材料:紅肉西瓜1個、白茅根50g。
調味料:冰糖(隨意)。
做法:
1.鍋內加水煮開,放入白茅根煮出汁後濾渣取汁,再加少許冰糖待凉備用。
2.西瓜剖開,挖出紅果肉,放進白茅根凉茶中。
3.西瓜皮切去綠色部分,留紅白之間的果肉切成長條,可與凉茶一併食用。
健康小方簽:白茅根是解熱、清肺、凉血、生津的方劑。西瓜能利尿、解熱、瀉火、除煩。西瓜皮古方名「西瓜翠衣」。本飲品對出麻疹、發高燒者有退熱止渴的功效。
盛暑清悠
材料:黨參25g、麥冬15g、五味子10g。調味料:蜂蜜或冰糖(隨意)。
做法:
1.所有材料放入鍋內,加水用慢火煮約15分鐘。
2.濾渣取汁,隨意加蜂蜜或冰糖即可。
健康小方簽:本品三味是中醫常用之生脈飲,最好用長流水煎飲。夏天肢體倦怠、氣短懶言、汗出不止、口乾舌燥者皆宜飲用本品。加甘草、黃芪即稱生脈保元湯,對心力衰弱、神經機能衰弱者有調養之功。
警惕!三伏天嘆空調慎防腦中風
進入三伏天后,由於氣溫高、氣壓低和空氣濕度大,很多人的血管不堪重負。 夏天之所以腦血管病高發,原因眾多
夏季防熱感冒 感冒良方常備家
夏天的熱感冒,因一個「暑」字而起。在酷熱的環境下,人體汗毛孔開放,汗液外泄,此時正是機體抵抗能力下降時期,如果不慎受涼,機體的調節機制會使汗毛孔突然閉塞,熱和汗不得外泄,熱積聚體內,就出現了熱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