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不動小心糖尿病

糖尿病是內分泌疾病,其併發症幾乎可波及全身各個器官組織,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並發高血壓和心臟病等循環系統疾病,如果不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對糖尿病的治療會產生極不利的影響。

靜坐時間超6小時增患糖尿風險

研究發現,人如果一天靜坐時間超過6小時,患癌症、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風險會顯著提高。這對患有糖尿病的白領一族來說,不僅僅是壞消息,更應該敲起一個警鐘中國6省糖尿病健康素養調查顯示,82.6%的公眾具備一種以上糖尿病危險因素,而僅有9.6%的公眾認為自己具有糖尿病患病風險。糖尿病危險因素包括,年齡≥45歲,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有家族史,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腦卒中),平均每天靜坐時間超過6小時。辦公室白領和司機是「高危」人群,小孩坐得太久也可能引發慢性病。對患有糖尿病一族的白領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如果靜坐太久,鍛煉能彌補回來的損傷也是微乎其微。故專家建議每天坐的時間不超過4小時,應經常起來活動。

步行上班或降40%糖尿病風險

研究發現,相對於坐車上班,走路上班的人可能患糖尿病的幾率降低了40%,高血壓的患病幾率也降低了17%。不過,儘管研究者發現了步行騎車上班與糖尿病高血壓風險之間存在關聯,但並不能證實它們之間存在因果關係。研究者對來自英國各地的20000名居民進行了調查,分析了調查對象的各項健康指標及通勤方式。步行、騎車以及使用公共運輸工具的人與開車或乘出租車的人相比,超重的風險更小。騎車上班的人糖尿病風險僅為坐車上班人群的一半。選擇汽車、摩托車、的士等私人交通工具上班的人中,有19%存在肥胖情況。相對之下,走路和騎車上班人群的肥胖率則分別為15%及13%。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久坐對身體不好 學會這三個動作輕鬆緩解

對於上班族來說,每天持續最久的是一個動作——坐。久坐帶來的最大害處,就是會導致氣血緩滯不通,破壞機體平衡。久坐時,人體的脂肪和血液里的雜質毒素都會向盆腔、腰腹部沉積,對內分泌和泌尿生殖系統的健康十分不利。經常做一做「叩」的動作,有利於緩解「久坐」帶來的不利影響。

叩掌根。雙手十指交叉,讓兩個掌根相叩二三十遍,直到掌根發紅髮熱,可以促進盆腔的血液循環。

叩腳跟。久坐時,可常把腳尖踮起來,雙腳後跟相互碰一碰,然後輕輕落地,能對足部穴位等起到刺激按摩作用。

叩八髎。八髎穴位於骶椎,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此穴對緩解久坐造成的腰酸背痛、下肢麻木有一定效果。叩完掌根和腳跟,站起來,敲敲八髎,二三十下就行,這樣可以更充分地活血化瘀,消除疲勞。

三叩法不拘泥時間和頻率,有空閒時即可進行。除此種方法外,每坐1小時起身活動一下、走動走動, 「坐」與「動」要結合,最好每天進行半個小時以上的科學運動。

久坐影響生育能力 每天坐多久會致病?

人們都知道坐的太久會發胖,很少知道的是久坐還容易得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心衰、胃病等等,甚至是癌症,以及讓許多人都難以啟齒的生殖問題等等各種問題。聽上去怪嚇人的,不少人紛紛站了起來,所以問題也就來了:一天坐多長時間算是久坐呢?

對此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但來自國外的一項研究也許可以作為參考,其認為每天有8-12小時坐著不動即可視為久坐。每天超過十個小時便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也研究發現久坐容易引起過勞,是導致猝死的一大誘因。

所以想要活的更久,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天儘量不要坐的太久。

這是從總時間上來說,研究也發現如果一次坐得太久也容易傷到身體,美國糖尿病學會給出的標準是一次坐的時間最好別超過九十分鐘。研究顯示一次坐著看電視超過1個小時,在2個小時以內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1小時以內的人多出9.2個百分點,超過4個小時患糖尿病的風險會提高1.5倍。

這共同說明了一個道理,生命在於運動,但研究也顯示如果一直久坐,之後再怎麼運動都無法降低患病的風險。因此首先要做的還是要改掉久坐的習慣,第一每天不要坐太長時間,第二一次不要坐太久,要適時的起來活動。其次,才是多運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成年人每周要有每次不少於10分鐘總時間不少於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

你達標了嗎?

白領女性:久坐雙腳浮腫要警惕

辦公室女性會腳腫,這只是一件小事嗎?眾多辦公室的女性一到午後,就發現自己雙腳緊繃腫脹,用手指按下去,還會有凹下去的痕跡。這是辦公室一族,特別是女性常見問題。但不要忽悠置之。

長期久坐著如何預防坐骨神經痛?

早九晚五的上班族一直都苦惱著每天上班坐著時間長,導致經常出現腰疼的情況,擔心會出現坐骨神經痛。腰部長期承受超負荷的應力是引起坐骨神經痛的主要原因,對於長期坐位工作者、職業汽車司機、經常處於非生理位置下操作的修理工、腰部固定性姿勢工作或者長期彎腰工作者、腰肌瘦弱的女性等,如果在工作中不注意腰部的合理保護與適當休息,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潛在的、積累性的慢性腰肌勞損,也可引起腰椎間盤的積累性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