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激動
因為一點兒瑣事就哭泣,這或許與你的性格不符。這時需要檢查甲狀腺,因為中樞神經系統對甲狀腺激素失調最敏感。
初期症狀為容易激動、脾氣暴躁、愛哭、失眠、胃口雖好卻日漸消瘦,而且月經紊亂。
2.腰疼
這有可能是膀胱炎或者附件炎的表現,患者應到醫院驗血、驗尿,如果需要的話,還可以做膀胱鏡檢查。患者要多喝水,忌食辛辣、含香料的食物。
3.經常頭暈
應該檢查血壓。高血壓和低血壓等病都會有頭痛頭暈的症狀,應及時檢查。確診後要調整飲食,選擇一些對自己有益處的體育運動,比如游泳等。
4.早上起來時眼睛下面微腫、出現黑眼圈
這很可能是長期疲勞的結果。如果水腫經常出現,應檢查一下腎臟。
5.手腳經常抽筋
這可能是缺乏鈣和維生素D的表現,要多吃些奶製品、動物肝臟和海鮮。
6.比往常多汗
這可能是植物神經出問題了,應及時去看醫生。
7.體重出現變化、經常口渴並想上廁所
這些症狀有點像糖尿病,有必要檢查一下血糖。即使檢查結果正常,也不要再吃甜食和油膩的食物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重陽養生:老年人秋季保健攻略
10月5日便是農曆9月9日的重陽節了,時令也逐漸進入了深秋。秋天是人們感覺最舒適的季節。但是中醫認為,秋天陽氣由升浮逐漸趨於沉降,生理功能趨於平靜,陽氣逐漸衰退,氣候逐漸轉涼,是老年人易發病的時令。因此,為了適應秋季氣候變化特點,防病延年,老年人更應注意秋季養生。
秋季是老年人疾病多發季節,此時晝夜溫差大,容易誘發感冒及胃腸道疾病。而時序到了晚秋時節,天氣漸漸變涼,氣候也逐漸乾燥,容易出現咽干、鼻塞、咳嗽、聲啞、關節酸痛、大便乾燥等症狀,通常稱為「秋燥症」。而老年人由於各臟器功能已經出現衰退,對外界適應能力差,尤其是體弱及患有呼吸道疾病和慢病者更易復發。所以在季節更替之時,老年人更應加強自我的保健意識。
當心秋燥引發舊疾
中醫強調天人相應,順應四時,也就是要根據四季的變化採用相應的養生方法。秋季由於氣候乾燥,因此要注意防燥。由於「秋燥」的影響,秋季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於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應對秋燥,可用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潤燥,比如可用石斛煲湯。
另外,老年人的秋季保健還要預防舊病復發。老年人大多有舊疾,有些病雖然本身與季節關係不大,比如胃病、血壓或血糖比較高等,平時病情控制得還不錯,但卻很可能在夏秋轉換的時候因為秋燥、感冒等小問題而引起舊病的發作。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預防感冒、支氣管炎等「小病」,不可對這些「小問題」掉以輕心。
${FDPageBreak}
避免盲目進補
秋季是一個進補的時節,很多老人家也開始在此時「貼秋膘」。現在社會上各類養生與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而老年人是非常關注健康與養生的群體,因此大多數老年人對這類科普文章都非常在意、仔細閱讀,並且對其中的建議認真執行,然而有些觀點並非合適所有老年人,容易造成誤導。
老年人一定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具體情況進補、食療。在保健方面一定要與醫生多溝通,不要自作主張,更不能盲目跟風進補。有些老人認為孩子買各種補品給自己吃就是孝敬,其實很多補品,尤其是中藥補品非常講究體質的寒熱,而寒熱本身又分不同的情況,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否則會造成對身體的損傷,甚至引發疾病,可謂得不償失。老人家一定要吃得適合,對很多方面要綜合考慮。
${FDPageBreak}
起居有常很重要
換季時節最重要的,是老人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定要注意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對感冒等看似小的問題不可輕易忽視。要做到「起居有常,飲食有節,不妄作勞(指勞逸有度),情緒平和」,保持「形與神俱」,才是養生之道。尤其是老年人在換季時一定要做到「起居有常」,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經形成習慣的、穩定的生活常規。而不少老年人參加了一些旅遊活動後,身體出現了諸多不適。這是因為旅遊一方面讓老年人感到疲勞,而且往往吃不好、睡不好。另一方面,旅遊前後以及旅遊期間的生活作息突然改變了,而老年人的適應能力比較差,不像年輕人三兩天就可以自然地調整好,因此旅遊一趟回來後,不是血壓高了,就是心臟感覺又不舒服了,只好去醫院看醫生。
此外,老年人還要注意心態平和,不要過喜過憂,避免情緒的大起大落,情緒的波動不利於養生。
${FDPageBreak}
有些老人不宜秋凍
患有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後,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外周阻力增大,血壓升高,易引發中風。因此,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秋凍。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後,會使原本就有病變的心臟缺血、缺氧更加嚴重,從而導致心肌梗塞的發生。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秋凍。
患有風濕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老人,在秋季易感受風寒濕邪,常會出現腿部脹痛、沉重感,或伴有腫脹、行走不便等症狀。因此,關節炎患者不宜秋凍。
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受到秋涼刺激後,常並發血管神經病變,表現為手足麻木、疼痛等,嚴重者可表現為壞疽。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秋凍。
${FDPageBreak}
秋季特色養生經
少洗澡秋季老年人不宜過多洗澡,忌用鹼性肥皂,以免因皮膚乾燥引起皮膚瘙癢。秋季晝夜溫差大,洗澡更容易引起感冒等症狀。
適度「凍」一下有很多老年人習慣蒙著頭,緊緊裹著被子睡覺,實際上,秋季是連接冬夏的過渡季節,適度的「凍」一下,有利於老年人早日適應冬季的乾冷天氣。
適量多補水,忌流汗秋季天氣乾燥容易引起上火,過量運動又容易引起流汗,喪失水分,應該適量多補水,忌流汗。
慎防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的誘發原因大多是心血管疾病,秋季天氣轉涼,外周血管收縮,血壓波動大,寒冷刺激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最好家中能常備些舒緩血管,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中藥,如複方丹參片等。
心情開朗這大概是秋季老人養生最重要也是最玄妙的一點了,老年人要多參加一些健身娛樂活動,與人多交流,保持心情開朗。
常腹痛想嘔吐 需警惕胃腸道惡性淋巴瘤
對於淋巴瘤的認識,「發現就是晚期、惡性程度高、預後差、易復發……」這些疾病特點都讓人們談病色變。人們大都認為,淋巴瘤是全身淋巴結惡性病變引起的,但實際上,除了全身淋巴結以外,胃腸道、鼻咽部、扁桃體、骨骼等部位也會出現
感覺胃難受 卻是「偽裝術」
說到淋巴瘤這個病名,人們都以為是發生在淋巴組織的腫瘤。據專家介紹,惡性淋巴瘤的發病部位分為全身各處的淋巴結和除淋巴結以外的其他部位,其中胃腸道惡性淋巴瘤在結外淋巴瘤中居第一位,約占50%以上。不同於全身淋巴瘤的是,胃腸道惡性淋巴瘤早期症狀不明顯,很難被發現,是個隱形殺手。
淋巴瘤,其中最容易被誤診的,就是胃腸道惡性淋巴瘤。
全身淋巴瘤的最常見首發症狀為無疼痛性的頸部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這種症狀約占所有首發症狀的60%-80%,其次是腋下淋巴結腫大、深部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可壓迫神經或鄰近器官而引起相應部位疼痛或不適症狀。而胃腸道惡性淋巴瘤早期臨床症狀並不明顯,最常見的症狀是腹痛、腹脹,其次是黑便和腹部包塊,患者體重會明顯下降,貧血、消瘦、嘔吐、腹瀉等也是重要的臨床表現,但因為容易被誤以為胃腸疾病,所以常被患者忽視。
專家介紹,由於胃腸道惡性淋巴瘤的早期臨床症狀和輔助檢查結果都與消化性潰瘍或胃腸癌相似,所以它高超的偽裝術常常迷惑患者和醫生,故而此疾病的早期診斷率極低。臨床上常見到患者以腹痛、腹脹以及嘔吐、腹瀉、消瘦等胃腸道症狀前來就診,加之患者的胃鏡檢查多表現為潰瘍,腸道檢查常出現局部隆起,所以常被誤診為胃潰瘍、胃炎或是胃癌、腸癌。據統計,胃腸道惡性淋巴瘤的誤診率高達68%。
總噁心嘔吐 早做活體檢查
要想早期發現胃腸道惡性淋巴瘤,就要對自己的「胃病」提高警惕。當你自覺總是腹痛、腹脹,或是摸到自己的腹部有包塊,並伴有一些消化道的臨床症狀,如噁心、嘔吐、消瘦、黑便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經普通的內科治療症狀不見好轉或是症狀仍然反覆出現時,建議進行全面檢查,如腹部B超、胃腸道造影以及內鏡檢查,並取活檢進行病理檢驗。專家提醒,通過內鏡檢查進行「多點位深挖活檢」,可以提高診斷胃腸道惡性淋巴瘤的陽性率。在高度懷疑患了此病時,也可以採取反覆多次取活檢的辦法,必要時,還可以進行免疫組化檢查。
此外,有相關文獻報道及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原發性胃淋巴瘤患者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高達90%以上。所以,發現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後,也要高度警惕,早做檢查。雖然胃腸道惡性淋巴瘤是個隱形殺手,具有偽裝性強、誤診率高等特點,但如果能夠做到及早發現、及時就診、正確診斷、及時正規治療,這個隱形殺手並不可怕。專家介紹,由於胃腸道惡性淋巴瘤對於放、化療比較敏感,所以通過放、化療及內科綜合治療,就可以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為減輕局部症狀,也可以採用介入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法。
重陽糕的營養價值和飲食禁忌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是重陽節的標誌性食品之一。傳統流傳下來的重陽糕,不但好吃而且營養價值高,是秋天養生滋補的好食物。但也由於重陽糕材料豐富,有些禁忌必須注意。
重陽登高乃保健法寶
高氣爽的季節中,重陽節如期而至。重陽節是在深秋接近初冬的時節,那麼重陽節際,我們該如何養生保健呢?1、飲菊花酒能養生防病2、登高是重陽節中養生保健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