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食物推薦

去濕的食物1:薏米紅豆粥

薏米紅豆粥是治濕邪最好的藥。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藥里稱作為「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祛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主料:薏米100克

輔料:棗(干)25克,赤小豆50克,仙鶴草10克

調料:白砂糖30克[1]編輯本段製作方法

1、將薏米、紅豆以溫水浸泡半日;

2、用紗布將仙鶴草包好;

3、大棗去核浸泡;

4、 將薏米、紅豆、仙鶴草、大棗一同放入鍋中;

5、 加水煮成稀粥,最後撒上糖調味即可。

去濕的食物2:素燒冬瓜

主料:冬瓜、香菜。

配料:蔥段、醬油、高湯(或清水)、鹽、糖。

做法:

1、冬瓜洗淨去皮、切小塊;冬瓜不要切的過大,兩張麻將牌的大小就可以,否則不容易煮熟,俗稱「費火」;

2、鍋熱後,倒比平時炒菜多一點的油,放入蔥段;把冬瓜先過下油會更好吃,考慮到健康因素的話,那就稍微多放一點油,把冬瓜表面都裹上油;

3、把冬瓜放入,翻炒至表面都裹上油,翻炒兩分鐘;

4、加入高湯,沒有高湯就加入沒過材料的清水,同時加塊濃湯寶,放兩至三勺醬油,半小勺糖,煮至冬瓜綿軟,大約需要15分鐘;根據冬瓜塊大小。

5、冬瓜變得透明時,放點鹽調味,撒上點香菜,關火出鍋,既能做湯,也能做菜!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大暑養生吃什麼能祛濕

1、薏苡仁冬瓜豬肉湯

材料:薏苡仁10克,扁豆10克,陳皮5克,冬瓜(連皮)500克,豬肉400克,生薑適量。

做法:豬肉洗淨切塊、焯去血水備用。薏苡仁、扁豆、陳皮洗淨,冬瓜(連皮)洗淨切塊,生薑切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時,調入精鹽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適用於夏季暑濕的保健。

2、淮山赤小豆冬瓜豬腱湯

材料:赤小豆50克,淮山藥25克,豬腱肉500克,冬瓜600克,陳皮14個,生薑3片

做法:將赤小豆、淮山、陳皮洗淨、浸泡,陳皮去瓤;冬瓜刮皮,洗淨,切塊狀;豬腱肉洗淨,整塊不刀切;將材料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煮沸;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油、鹽即可。

功效:既要去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那必是赤小豆莫屬!冬瓜不寒不熱,很「正氣」,有清熱、清暑、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而淮山藥的營養元素也十分豐富,其性平,有健強脾胃、益氣祛濕的功效。

血瘀體質立秋飲食小貼士

血瘀體質立秋飲食小貼士

適宜: 黑米、黑豆、魔芋、銀耳、黑木耳、桃、鯽魚、桃仁、刺梨、紅米、紅糖、羅勒一般立秋後仍然會持續一段高溫天氣,許多地區常常有暴雨光顧,空氣中濕度也很大,人們不但感受不到秋涼和秋燥,反而會覺得有些悶熱,中醫將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稱為「長夏」。長夏季節濕邪最易傷脾,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則可導致脾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氣機不暢,加重血瘀。正所謂秋來「伏」不去,祛濕養脾胃。因此血瘀體質在此節氣應在活血化瘀的同時多吃一些有健脾祛濕作用的食物。如黑米、黑豆、魔芋、銀耳、黑木耳、桃、鯽魚、桃仁、刺梨、紅米、紅糖、羅勒等可以常吃。

少吃:豬肉、西瓜、香瓜、冷飲、冷食、油膩、蔥、姜、蒜、椒《月令》:「立秋勿多食豬肉,損人神氣。」雖然立秋後天氣炎熱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寒涼之物仍然不適合血瘀體質,寒涼容易損傷脾陽 ,勿恣涼冷,《法天生意》說:「立秋後十日,瓜宜少食」,「秋瓜壞肚」。所以應減少進食西瓜、香瓜等寒涼瓜果,並少吃冷飲、冷食。另外,傳統意義上的貼秋膘並不太有利於保養脾胃,還是要少吃一些大魚大肉,油膩飲食,不給虛弱的脾胃增加過多負擔。《素問:臟器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泄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量少食蔥、姜、蒜、椒等辛熱食物。

忌吃:肺臟,蓴菜,韭菜,鹿肉,獐肉,雁肉。

大暑如何祛濕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血瘀質減少面部紅血絲的方法

避免從冷的地方突然到熱的地方,或者從熱的地方突然到冷的地方,引起紅血絲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