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了,大家都很歡喜,在這歡天喜地的傳統節日裡,一些身為準媽媽的女性可不能像其他人那樣狂歡,在節日裡是要注意很多方面的。孕婦在節日期間應時刻為腹中寶寶著想。出現頭痛、發燒、尿少、腿腳等水腫、出血、陰道流水等情況(也就是說任何不適),要隨時去醫院就診。
一、節制飲食
孕媽媽的健康飲食則應該是定時定量,拒絕外食,外面飯店採用高油、高鹽、高糖等烹調方法,食物所含膽固醇和卡路里相當高。具體就是,對於春節期間的大魚大肉,早孕期的准媽媽們最好給自己單獨準備一些清淡而營養豐富的食品,多進食蔬菜水果。中孕期可以隨意進食,但注意不要暴飲暴食,不要吃太多的主食或甜食,否則會使自己增加太多的體重而寶寶增長則不多。晚孕期進食過多會導致上腹部不適,應該少量多次進食。
建議孕媽媽最好能自己動手,這樣既能控制調味品的增加,又能在勞動中鍛煉一下身體。過節期間每天只吃午、晚兩餐,這對肚子裡的寶寶很不利,孕婦應該在兩餐中間加用一些雞蛋、牛奶等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品。
二、注意休息
孕婦最好的休息方式是睡眠。如果睡眠不足,可以引起食慾下降,抵抗力下降,增加孕婦和胎兒感染的機會。過節期間,可能會聊天、玩到很晚,孕婦切記不要跟著熬夜。長時間坐在沙發里的姿勢不利於子宮的血液供應,所以孕婦不要看電視太久。
三、要注意衛生
過年了,大家都會清潔自家的衛生,但是准媽媽千萬不要去清潔那些死角的衛生,如果你吸入了那些死角的灰塵,就有可能會使你患上呼吸道疾病或發生過敏反應。
四、安全出行
在假期里大家都會出來購置年貨,所以你一定不要去人多擁擠的地方,以免被人群碰撞,如果你自己開車出門,一定要系好安全帶,以保證安全。
產婦春節飲食注意:
1、產後注意滋補過量
一般女性分娩後,為了補充營養和讓奶汁分泌充足,都特別重視產後的滋補,常是天天不離雞,餐餐有魚肉。其實這樣不僅浪費錢財,還可引起麻煩,因為滋補過量可引起肥胖,肥胖會使體內糖和脂肪代謝失調而引起各種疾病。
2、產後不宜馬上禁食
通常女性產後體重增加,許多人為了恢復苗條的身材,會馬上節食,這樣做其實有很大危害,一方面不僅有損身體,另一方面對母乳餵養十分不利。女性產後體重增加,主要為水分和脂肪,若給寶寶授乳,必然要消耗體內的大量水分和脂肪,所以產婦不僅不能節食,還要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每天必須保證2800千卡的熱量攝入。
3、產後不能久喝紅糖水
產後適量喝紅糖水,對產婦和嬰兒都有好處。因產婦分娩時,精力和體力消耗非常大,加之又失血,產後還要給嬰兒哺乳,需要碳水化合物和大量的鐵質。紅糖不僅能補血,而且能提供熱量,是我國傳統的滋補佳品。但紅糖水也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久喝紅糖水對子宮復原不利。
4、產後不能喝太多的濃湯
產婦產後多喝高脂肪濃湯,不但影響食慾,還使人體發胖,體態變型,並且使乳汁中的脂肪含量過高,致使新生的寶寶不能耐受和吸收而引起腹瀉。產婦適意喝脂肪適量的清湯,如蛋花湯、鮮魚湯等。
5、不能吃辛辣溫燥食物
辛辣溫燥食物可使產婦內生熱,產婦因此上火,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及痔瘡等。給寶寶授乳的媽媽有內熱,能夠通過乳汁影響嬰兒,使寶寶體內也生熱。因此,產婦飲食宜清淡溫和,特別在產後5—7天之內,應以米粥、軟飯、麵條、蛋湯等為主,不要吃大蒜、辣椒、韭菜等,更不要飲酒。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月經不調以滋陰養血為主
月經不調如何進補?婦女進補的基本原則是滋陰養血。雖然引起月經失調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最常見的還是氣血虧虛,陰血不足,故經病進補法當以滋陰養血為主。
要怎麼預防月經不調
一.古人認為經期嚴禁洗頭,主要是因為月經期間女性抵抗力較弱,易感染風邪(感冒),現代吹風機發明後,只要洗頭完及時吹乾,而且等頭髮全乾後再上床睡覺即可。
二.避免游泳及盆浴,也要避免涉水、淋雨,否則可能造成寒濕滯留及血液循環障礙。避免房事(對於此點目前仍有爭議)。
三.經行之時身體要保溫,勿食生冷(包括涼拌生菜、西瓜、椰子汁,及冰箱剛拿出來的食品或冷飲),勿食酸醋,以及螃蟹、田螺等寒涼食物,以免引起月經驟止或淋漓不淨、疼痛加劇。
四.勿提重物及做劇烈運動以免下腹部用力,造成經血過多或延長,但做適度溫和的運動,可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阻止水份滯留,更可以促使大腦分泌腦內啡(這是一種使人全身舒暢的天然鴉片)。
五.勿抽菸,勿食用含酒精、咖啡因的飲料。酒精會加重情緒低潮、頭痛及疲倦,並引發吃甜食的衝動;咖啡因則會促進乳房脹痛、焦慮及煩躁。限鹽(防止水份滯留體內)、紅肉(動物性脂肪會提升動情激素的量,可能促成經前症候群)、減少乳品攝取(乳糖會阻礙體內吸收鎂)、減少任何糖(甜食促使焦慮及情緒不穩,使水份滯留,更重要的是使你變胖)、加工食品、垃圾食物及速食。
月經不調各時期調理:
月經先期:
指月經每月提前6~7天以上來潮,甚至每月行經2次,又稱為「月經超前」。氣血虛弱者常見血量多而色淡紅、質清稀,精神疲倦,氣短心悸,小腹有空墜感,面色無華,舌質淡,脈弱無力。宜在冬令雙補氣血,可於立冬後用烏骨雞1隻,當歸、黃芪、茯苓各9g,將雞洗淨,把藥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放砂鍋內煮爛熟、去藥渣。調味後食肉喝湯,分2次服完。月經前每天1劑,每個月經周期服3~5劑。
月經後期:
指月經周期經常錯後6~7天以上來潮,甚至每隔40~50天行經1次,又稱為「月經錯後」。血虛者常見月經延後,量少色淡,小腹空痛,體弱乏力,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心悸少寐,筋骨酸痛,皮膚乾枯,舌淡苔少,脈細無力。宜在冬令補血調經,可用羊肉500g,黃芪、黨參、當歸各25g,生薑50g。將羊肉、生薑洗淨切塊,藥物用布包好,同放砂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2小時,去藥渣,調味服食。冬季每逢月經後,每天1次,連服3~5天。
月經過多:
指月經量多,過期不止。氣虛者常見經色淡紅、經質清稀,小腹空墜,神疲乏力,面色無華,心悸怔忡,氣短懶言,舌淡紅,苔薄白,脈軟弱無力。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可用老母雞1隻,黃芪10g,艾葉15g,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黃芪、艾葉(布包)清蒸或煮湯,分2~3次食用。冬季每逢月經期,連服2~3劑。
月經過少:
指月經量少,1~2日即淨,或點滴即止,經色淡紅,面色無華,皮膚干糙,頭暈目眩,心悸不寐,小腹空痛,手足不溫,舌淡,脈虛細,多屬血虛型。宜補氣養血以養沖任,可用雞血藤9~15g(干品),大棗10枚,瘦豬肉200g,燉服。冬季在每次月經前,連服5天,每天1劑。
閉經:
指月經停止,面色蒼白或萎黃,精神疲倦,頭暈目眩,心悸少氣,虛煩不寐,四肢無力,舌質淡,脈沉細無力。宜氣血兼補,養血通經。可用墨魚(烏賊)1條,約200~300g,桃仁6g。將墨魚洗淨切塊,同桃仁共煮,食墨魚喝湯。每天1次,每月連服5~6天。或用黃芪30g,枸杞30g,乳鴿1隻,將乳鴿洗淨,黃芪用布包,同枸杞,放燉蠱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後飲湯、吃鴿肉。一般隔天燉服1次,冬季每月連服4~5次。
老年人老寒腿 試試藥汁腿浴
年輕的時候不注意,要風度不要溫度,大冬天的穿單褲;夏天空調屋穿超短褲……這些看似很美的行為卻給老年的身體健康埋下隱患,到老了會患上老寒腿。那麼如何緩解老寒腿?試試藥汁腿浴。
老寒腿主要表現:膝關節反覆酸麻疼痛,在陰雨天或者氣候轉涼時,病情加重。
威靈仙、伸筋草各30克,桑寄生、當歸、丹參、雞血藤各20克,白芷12克,秦艽、蘇木、羌活、獨活各15克。
這個方子由於是泡腳用的,因此,熬起來也不用像喝的湯藥那麼麻煩。每天晚上把藥熬好後,把藥渣撈出來,在藥汁中加入適量熱水就可以泡腳了。如果您嫌麻煩,也可用開水把這些藥材泡上半小時,用藥汁泡腳。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樣雖然省點事,但藥效相對會差一些。
中醫認為,「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意思是說,只要是您刺激經脈所經過的穴位,都能對它對應的臟器起到治療作用。就拿腿浴來講,一般的足浴僅能刺激足部的一些穴位,但腿浴不僅可以刺激足部穴位,連小腿上一些重要的穴位都能「照顧」到。用藥汁來進行腿浴,對老寒腿效果更好。
手腳脫皮或因氣血虛弱 氣血不足怎麼補效果好
天氣乾燥時,每當這個時候人們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尤其是很多人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出現手腳脫皮的情況,嚴重的還可能反覆裂口,疼痛不止,給自身帶來了諸多的不便,那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呢,應該如何改善這種情況?
久坐背痛怎麼辦?瑜伽動作幫你舒緩背痛
許多人喜歡用力猛地一下子坐下,這樣會造成背痛、呼吸不順等問題,甚至會擠壓內臟而造成傷害。以下這組動作有助於調整坐姿,舒緩背部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