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槤在泰國最負有盛名,被譽為「水果之王」。它的氣味濃烈、愛之者贊其香,厭之者怨其臭。榴槤有金枕、甲侖、和青尼等品種,以金枕品質最好,也最名貴,因其多肉、口感柔軟、綿長且狀如枕頭而得名。喜歡吃榴槤的人,你知道榴槤的飲食禁忌嗎?吃榴槤注意事項,小編將為您介紹。
榴槤食用禁忌:
1、榴槤不可與白酒同食
酒與榴槤皆屬熱氣之物,如患糖尿病人士兩者同吃,回導致血管阻塞,嚴重的會爆血管,中風情況的出現,所以宜小心食用。正常健康人士也應忌兩者同時食用。甚至曾有過多例榴槤與白酒同食至死的案例,因此這一點是必須要小心的。
2、榴槤不能溫性食物同吃,如牛肉,羊肉,狗肉等以及海鮮。因為這些食物皆屬於燥熱之物,同吃會上火發炎或者由於上火而導致其他的疾病或者誘發以前的疾病。
3、心腦血管患者不宜吃榴槤,會導致血管阻塞,嚴重的會有爆血管、中風情況出現,不宜食用。
4、肥胖人士宜少食,因為榴槤含有的熱量及糖分較高。
5、腎病患者以及心臟病病人也不宜吃榴槤,因為榴槤含有較高鉀質。
6、此外患有皮膚病的患者以及喉炎,哮喘以及氣管炎的朋友也不宜吃榴槤,吃了會導致病情加重。
7、熱氣體質、喉痛咳嗽、患感冒、陰虛體質、氣管敏感者吃榴槤會令病情惡化,對身體無益,不宜食用。
吃榴槤的注意事項:
1、成熟後自然裂口的榴槤存放時間不能太久;當嗅到一股酒精味時,一定是變質了,千萬不要購買。
2、因榴槤口感較稠結,易積於腸內,多喝開水可助消化。
3、榴槤雖好,但一次不可多吃,若聞到已熟的榴槤帶有酒精味,則表示已變質不能吃。
4、榴槤雖富含纖維素,但它在腸胃中會吸水膨脹,過多食用反而會阻塞腸道,引起便秘。
5、中醫認為:榴槤性質溫熱,若吃得太多,會令燥火上升,及出現濕毒的症狀。想緩解不適,就要飲海帶綠豆湯或夏枯草湯。
榴蓮怎麼吃才能不上火呢?榴槤最好配著山竹吃。
榴槤號稱「熱帶水果之王」,好吃且營養豐富,除含糖分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能滋補身體,潤滑肌膚。但中醫認為其性熱而滯,不可一次吃得太多,不然容易導致身體燥熱,其豐富的營養還會因腸胃無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不過,體質偏寒性的人吃榴槤,則可算是恰到好處,因為榴槤恰能壯陽助火。假如產後虛寒,可以作補品。
既然榴槤是「水果之王」,那麼它的最好搭檔自然是被人們稱為「水果皇后」的山竹。山竹同為熱帶水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對體弱、營養不良、病後等也都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然而與榴槤正相反,中醫認為山竹為中性水果,稍偏涼,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雖然好吃,但同樣多吃不宜。如果吃了榴槤再吃上幾枚山竹,則正好可以寒熱均衡,保護身體不受損害。此外,在吃完榴槤後多喝些水,或多吃些含水分比較多的水果,也能解除燥熱,其中梨、西瓜就是很好的選擇。
榴槤最好配著山竹吃,榴槤的果肉含火氣,稍吃過量會流鼻血,避免上火的辦法是吃山竹,因為山竹可以清熱去火。值得注意的是,榴槤和山竹同時吃能避免上火,但卻有可能引起便秘。因為這兩種水果都富含纖維素,在腸胃中會吸水膨脹,過多食用反而會阻塞腸道,引起便秘。並且,榴槤和山竹都含有較高糖分和鉀,糖尿病、腎病、心臟病患者均不宜吃。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治療咽喉不適試試半夏厚朴湯
常常感到咽喉不適,干癢,發脹,堵塞感或異物感,咽部發癢時有輕咳。中醫稱為「梅核氣」,病情反覆不定,《醫宗金鑒》謂:「咽部如有炙臠,謂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氣病也。此病得於七情鬱氣,凝涎而生……此證男子亦有,不獨婦人也。」
中醫利用中藥方製作:半夏厚朴湯合天突穴封閉治療咽異感症。
天突穴是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位之一,且天突穴主治:打嗝、咳嗽、咽喉炎、扁桃體炎。天突乃陰維、任脈之會,主麵皮熱,哮喘,喉中鳴,翕翕如水聲,胸中氣梗。故利多卡因和維生素B12針天突穴封閉可以減輕咽部的發脹和堵塞感。
半夏厚朴湯
加減治療:制半夏6克,制厚朴10克,茯苓10克,玄參10克,南北沙參各10克,柴胡6克,懷小麥20克,浙貝母10克,生焦薏苡仁各20克,蟬衣6克,桔梗6克。夜寐不安加夜交藤30克,合歡皮15克;耳鳴者加煅磁石25克,枸杞子10克,制黃精12克(去南北沙參)。
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同時採用2%利多卡因針0.75毫升,維生素B6針0.75毫升,共計1.5毫升於天突穴注射。服用7劑中藥和一次天突穴封閉為1個療程,一般以3個療程為1個治療周期。
半夏厚朴湯中,半夏化痰散結,降逆和胃為君,厚朴行氣開郁,下氣除滿,助半夏散結降逆為臣,茯苓健脾滲濕,助半夏以化痰,蟬衣、南北沙參利咽生津,蘇梗寬胸理氣,桔梗載藥上行,貝母化痰散結,全方辛苦合用,共奏寬胸理氣,健脾化痰散結之功效。在治療過程中忌菸酒及辛辣食物。
中醫偏方治療小孩便秘
中醫偏方治療小孩便秘,導致小孩便秘的原因很多,治療小孩便秘,主要在於調理脾胃、疏肝氣。小孩便秘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所以小孩便秘應該及時治療。下面給大家介紹一個治療孩子便秘的秘方:
中醫認為,便秘多為因滯而燥,因燥更加重了滯,非直接因燥而導致便秘,故治療重點在於健脾疏肝、調暢氣機,再佐以潤燥之品,諸藥合用,使脾氣得健,肝氣得舒,大便得通。
治療小孩便秘方劑:
藥用生白朮10~20克,枳殼6~10克,陳皮10克,黨參10克,當歸10克,香附l0克,白芍10克,生麥芽10克,柴胡6克,冬瓜仁10克,郁李仁10克,火麻仁10克,甘草6克。
方劑詳解:
方中黨參、白朮健脾益氣;陳皮、枳殼健脾助運;香附、生麥芽、柴胡疏肝解郁;當歸、白芍和血潤腸;大便不暢、久留腸腑、大腸津虧,則易燥結,故加冬瓜仁、郁李仁、火麻仁潤燥通便;甘草調和諸藥。
上述治療小孩便秘的方劑,在臨床實踐中表明療效顯著,不過病也因人而異,所以在給孩子服用上述方劑時候,請先詢問醫生。
中醫食療巧治痔瘡發生
痔瘡的引發導致排便痛苦,坐臥難安,人們往往嘗試各類藥物期望能夠治療痔瘡,於是盲目的塗抹各種藥物,可是久治久不愈,而且越治越重,導致疼痛加劇,對此痔瘡,患者切忌盲目用藥治療,不能一味的用藥物,即便有效果,長期都會產生依賴性,最好辦法是靠患者自身的調節。
治療盜汗中醫藥驗方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