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是人們主觀上對心臟跳動帶來的不舒服的感覺,健康人一般僅在劇烈運動、精神高度緊張或高度興奮時才會感到心慌,屬於正常情況。而在某些病理情況,比如心率過快、過慢以及有過早搏動,患者主要症狀即為心慌。
心慌發生的機制尚未完全清楚,通常認為心臟過度括動是心慌發生的基礎,常與心率及心搏出量改變有關。心律失常的頻率過速、過緩或不齊可導致心慌。在高血流動力狀態下,可能由於心臟對交感神經β一腎上腺素能受體反應性增強而導致頻率加快、心搏量與心排血量增加,從而引起心慌。
有的患者可無明顯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卻感到心慌。與個體差異及其神經敏感性有關。焦慮可增加交感神經的興奮,使心搏出量增強,甚至節律改變而山現心慌。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心慌實驗室檢查介紹
心慌是自覺心跳快而強,並伴有心前區不適感。臨床上常見於各種心律失常、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貧血、各種器質性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神經官能症等。
一、檢驗項目選擇:
血常規,血糖,心肌酶譜,尿3 -甲-4 羥苦杏仁酸測定,甲狀腺功能檢查。
二、檢驗結果判定:
(1)紅細胞計數低於3 ×1012/L 、血紅蛋白低於70g/L , 提示可能為各種貧血性疾病。
(2) 血糖降低,提示為低血糖症。
(3) 尿3 -甲-4 羥苦杏仁酸測定值升高,提示可能為嗜鉻細胞瘤。
(4) 心肌酶譜測定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升高,提示可能為心肌梗死。
溫馨提示:心慌是許多疾病的一個共同表現,其中有一部分心慌的患者並無器質性病變,因而病史對於心慌的診斷尤為重要。如應仔細詢問患者心慌的發生是否與體力活動、精神狀態以及應用藥物等因素有關。若心慌常在輕度體力活動後產生,則病變多為器質性的,應進一步詢問既往有無器質性心臟病的病史,若心慌發生在劇烈運動之後,或在應用阿托品等藥物之後,則為機體的一種生理反應。
中醫是怎樣治好心慌的?
心悸是因外感或內傷,致氣血陰陽虧虛,心失所養;或痰飲瘀血阻滯,心脈不暢,引起以心中急劇跳動,驚慌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
然而中醫的整體觀念認為,心慌雖然病位在心,然而,五臟六腑的功能失調均能相互影響,相互波及。因而,還要視臟腑虧虛的程度不同,或是補益氣血之不足,或是調理陰陽之盛衰,以求陰平陽秘,使臟腑功能恢復正常,氣血運行調暢。這是補虛的主要方面。本病邪實方面,主要是以虛致實。如脾虛運化失調生痰,氣虛血循不暢致瘀,以痰飲內停及瘀血阻絡為常見病因。因此,健脾化痰滌飲,益氣活血祛瘀也是心慌的常用治療原則。其次,心慌又可引起不寐和眩暈等心神不安症狀,皆因心主神明,心主血,心氣通於腦之故。故治療心慌時常在補虛及祛邪的基礎上加用養心安神,或鎮心安神,補益心血的方藥。
因此,臨床治療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慌時,以益氣養血,滋陰溫陽,健脾化痰滌飲,活血祛瘀及養心安神,鎮心安神為原則。
心慌需要做哪些檢查項目?
心慌,是對心臟搏動的一種不適應感覺,有時病人描述為心累、心慌等。可見於各種心律失常、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貧血、嗜鉻細胞瘤、各種器質性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神經官能症等。各種心律失常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在心電圖上可有特異表現,故心電圖檢查是鑑別各種心臟原因引起心慌的最常用、最主要的手段,而以下化驗檢查,也有助於對心慌的診治。
引起心慌的因素有哪些?
低血糖:低血糖早期症狀以植物神經尤其是交感神經興奮為主,表現為心悸以及乏力、出汗、飢餓感、面色蒼白等一系列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