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限制,輕鬆睡個好覺

  越怕睡不好,越是睡不好

  40 歲的李小姐前兩年不慎得了婦科病,經過千辛萬苦才得以治癒。為了慶祝此事,便與朋友、同事在一起喝了幾次酒,大概喝了五次以後便開始出現失眠,表現為入睡困難,有時中間易醒甚至早醒。由於失眠,她經常感覺頭昏腦漲。為此找了多家醫院,吃了不少藥,尤其是安定類藥。到後來,幾乎每天夜晚來臨或要上床睡覺之前,她都感到非常焦慮不安,唯恐睡不好。於是,她慢慢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天晚上不管有無睡意,都要很早躺上床,即使睡不著也不敢離開床。

  像李小姐這樣的失眠者,常常苦於睡眠不足,每時每刻都期望補充睡眠或調養身體,因此躺在床上的時間自然很長,但結果卻往往不如所願,反而因為躺在床上時清醒時間增多,使得睡意被沖淡,睡眠效率更差。

  根據李小姐的情況,睡眠專科醫生給她制訂了以改變認知行為為主的治療方案。認知行為治療包括改變錯誤的認識、行為和進行睡眠衛生教育,並予以睡眠限制療法。

  非睡眠時間不要「留」給床

  醫生告訴李小姐:「如果你睡在床上的時間有 8 小時,但實際睡眠時間只有 5 小時,那就沒有理由把非實際睡眠時間花在床上,因為這會把 3 個小時白白流失在床上。當通過睡眠限制療法,改善你的睡眠效率後,就可以讓自己躺在床上的時間多一些。」

  具體而言,限制睡眠就是通過減少躺在床上的非睡眠時間,使其在床上的時間儘量接近實際睡眠的時間,來提高睡眠效率。睡眠效率 = (實際總睡眠時間÷睡在床上的時間)× 100% 。

  睡眠日記,簡單易行

  具體操作方法:先做一周的睡眠日記,包括幾點上床、大概幾點睡著、幾點醒來等。再根據日記計算出該周每晚的平均睡眠時間和睡眠效率。例如李小姐每晚臥床8小時,實際只睡著 5 小時,睡眠時間即為 5 小時,睡眠效率為 63% 。以上周的平均每晚睡眠時間作為本周每晚可躺在床上的時間,但要固定起床時間,且臥床的時間不能少於 5 小時。如果本周平均每晚的睡眠效率達到 90% 以上,則下周可提早 15 分鐘上床;如果睡眠效率在 80% ~ 90% 之間,則下周維持原來時間;如睡眠效率低於 80% ,則下周上床時間要推遲 15 分鐘。根據上述原則,周期性調整臥床時間,直至達到足夠的睡眠時間。

  有專家推薦在床上的時間應比睡著時間長 5 %左右。每晚在床上的時間不能少於 5 小時,否則可能會造成白天嗜睡,甚至出現危險事故。白天中午的小睡是允許的,特別是在治療的早期階段。李小姐根據專家的指導認真去做,經過兩個月的調整,失眠已經消失,生活又恢復正常。

  這種睡眠限制療法,簡便易行,值得嘗試。但要有耐心,並堅持做睡眠日記,嚴格按自己的睡眠效率調整睡眠時間。(編輯:胡秀瓊)

  採用睡眠限制療法須知:

  ●不管睡眠效率有多差,睡眠限制執行者每晚睡在床上的時間不能少於5小時。過分限制睡在床上的時間可能會適得其反。一開始選擇睡在床上的時間應該以執行者本人能夠接受為原則。

  ●睡在床上的時間以一周為改變周期。若執行者對睡眠損失過分關注時,睡在床上的時間及變動周期可稍有調整。

  ●治療早期階段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白天嗜睡。執行者應了解這個反應是正常且短暫的。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白領如何走出"灰色狀態"


  身體感覺不舒服,到醫院經過各項檢查後卻一點問題都沒有,要改善人體的這種「灰色狀態」,需要一張特殊的保健處方。 

    許多人有過情緒低落、易疲勞、不願運動、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的經歷,有人甚至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可是到醫院檢查卻一點沒事。醫學上將這種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稱之為「灰色狀態」或「第三狀態」。 

    專家們對這種現代人的「通病」進行了大量研究,並開出一系列簡便可行的健康處方。 

    營養過量和不足是病因 

    理想的食譜首先要保證營養均衡,像糖、蛋白質、脂類、礦物質等必須的營養物質在每天的膳食中一樣也不能少。 

    都市中有兩種不良營養傾向,一是營養和熱量過剩,另一種傾向是為了節食導致某些營養素和熱量的不足。這兩種傾向都足以引起「灰色狀態」。 

    每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約1500卡路里的能量,工作量大者則需要2000卡路里的熱量,不斷補充營養是保持精力充沛的前提。此外還應注意:脂肪類食物不可多食亦不可不食,因為某些脂類是大腦運轉所必需的。缺乏脂類將影響思維;但是若食用過多,短期內會產生昏昏欲睡的感覺。 

    應酬過後注意酸鹼平衡 

    現代人少不了應酬,飯店的食品雖然美味誘人,但往往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過高,而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不足,常在外就餐者平時應多食用蔬菜、水果、豆製品、海帶、紫菜等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鹼性食物有抗疲勞作用。大量的體力勞動後,人體內新陳代謝的產物(乳酸、丙酮)積蓄過多,造成人體體液偏酸性,讓人有疲勞感。為了維持體液的酸鹼平衡,可多食用以水果為主的鹼性食物,如西瓜、桃、李子、杏、荔枝、哈密瓜、櫻桃、草霉等。 

    光照半小時讓「心」放鬆 

    人生活在社會上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痛苦和煩惱,要想應付各種挑戰,重要的是通過心理調節維持心理平衡。 

    日光照射可以改變大腦中某些信號物質的含量,使人情緒高漲,願意從事富有挑戰的活動。在上午光照半小時對經常萎靡、有抑鬱傾向的人效果尤為明顯。 

    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和精力充沛程度在一天中不斷變化,有高峰也有低谷。大多數人在午後達到精力的高峰,但也不乏有個人差異。 

    你不妨在一段時間內連續記錄下自己一天的心理狀態,覺醒程度、反應速度和所進行的活動,找出自己的精力變化曲線,然後合理安排每日的話動。 

    持續、高強度、快節奏的生活難免令人難以承受,疲勞、頭痛、失眠等不適接踵而至。這些信號提醒你機體已經超負荷運轉,該進行調整與休息了。 

    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靜坐,完全放鬆全身的肌肉,去掉腦中的一切雜念,將意念集中於丹田穴,可以調整全身的臟器活動。 

鬍鬚的結局,你選哪個

  鬍鬚是男性的重要性徵之一。有些人喜歡留絡腮鬍子,有些人喜歡臉上留點胡碴。可大多數人還是喜歡下巴清清爽爽、乾乾淨淨,喜歡將鬍子收拾得「遍尋不著」。

  剛剛開始拍拖的曉薇,她的男朋友就是這樣一個喜歡清爽的男孩。這天,曉薇見男友下巴上的胡碴長出來幾根,就提醒他該剃鬍子了。男友二話不說,拿起曉薇拔眉毛的小鑷子拔鬍子。曉薇很好奇,為什麼不用剃鬚刀,而要用鑷子拔?男友說,用拔的,鬍子長得比較慢;用剃的,鬍子長得比較快。

  那麼,用拔鬍鬚的方法清理鬍鬚好不好呢?應選用什麼方法才適宜?具體需要注意些什麼?

  鬍鬚面面觀

  毛髮由角化的上皮細胞構成,外面包著毛囊。位於皮膚外的部分稱為毛干,位於皮膚內的部分稱為毛根,毛根末端膨大部分為毛球。毛球內含有毛母質細胞,是毛髮生長的源泉。毛球下端凹陷的毛乳頭含有結締組織、神經、血管等,可為毛髮生長提供營養。

  拔鬍子,因不能將毛囊完全破壞,殘餘的毛囊還可以長出新的鬍鬚。正常的皮膚角質層淺部、毛囊皮脂腺的漏斗部、汗管口及皮表脂質膜內,都寄生著大量的微生物,包括多種細菌和真菌。當皮膚防護功能受損,或者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它們就可引起各種感染。

  這樣,用拔鬍鬚的方法清理鬍鬚,可導致局部皮膚破損,屏障功能破壞。在機體免疫力下降,即使是一過性下降時,也可能使寄生在皮膚的微生物入侵,引起相關疾病。

  如拔鬍鬚時,造成皮膚局部破損,寄生的微生物乘虛而入,可在皮膚毛囊處大量繁殖,引起各種毛囊感染,常見的有須瘡、毛囊性膿疱瘡、須癬等。如果微生物在皮膚甚至皮下組織擴散,可引起皮膚和皮下組織感染,出現丹毒、蜂窩組織炎等。如果感染發生在面部的「危險三角」(即鼻梁骨的根部到兩口角的連線所形成的一個等腰三角形區域),炎症可在整個面部發生擴散,並可通過沒有靜脈瓣結構的靜脈,逆行擴散至顱內海綿竇,引起顱內感染。這種情況雖然很少見,但是一旦發生,則後果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對於某些瘢痕體質的人,拔鬍鬚後局部可形成瘢痕,影響外觀。極少數病人皮膚的細菌感染,可引起風濕熱、腎小球腎炎等疾病。

  清理條條知

  那麼,應該如何合理、正確地清理鬍鬚呢?一般來說,不會引起皮膚損傷、不會導致疾病傳播的方法都可以選用。常用的剃鬚工具有手動剃鬚刀和電動剃鬚刀。理想的鬍鬚清理過程,至少應遵從以下幾點:

  {1}鬍鬚清理需在鬍鬚局部皮膚完好的情況下進行。如果鬍鬚局部皮膚有感染,應待感染控制後再清理鬍鬚。

  {2}首先應清洗剃鬚刀和雙手,用電動剃鬚刀者,將剃鬚刀與皮膚接觸面清理乾淨。把面部尤其是鬍鬚部位清洗乾淨,以便於清理鬍鬚,同時也將可能的感染降至最低限度。

  {3}用剃鬚刀者宜在臉上拍點溫水,以開放毛孔、軟化鬍鬚。將剃鬚乳液或剃鬚膏均勻塗在須上,以減少局部刺激。由於電動剃鬚刀要在乾燥環境下使用,刮鬍子時一般應保持臉部乾爽。

  {4}清理鬍鬚時動作宜溫柔。順著鬍鬚生長方向和皮膚紋理清理,並繃緊局部皮膚,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便於清理。先清理稀疏的部位,濃密的部位放在最後,這樣可使濃密的鬍鬚更好地軟化。

  {5}清理乾淨後,用清水清洗即可,不宜選用含有乙醇(酒精)等刺激性較強的護須品。有局部破損者,可用安爾碘溶液消毒,再用止血貼保護創面。

  {6}剃鬚工具使用後應清理乾淨,放在通風乾燥處,避免細菌的滋生。應定期更換刀片,久置不用的剃鬚工具應用乙醇消毒後再用。不宜與他人共用剃鬚工具,以防疾病從破損的皮膚處傳播。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在線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兒童被動吸菸易患膀胱癌

食醋泡腳 緩解睡眠障礙

睡覺前,在半盆水中加入100-150克醋,水要溫熱水,把腳放入其中泡大約半小時,長期堅持,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