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養生:運動晨煉宜緩慢

雨水節氣養生:運動晨煉宜緩慢

雨水節氣隨著氣溫回升,人們應逐漸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以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雨水節氣養生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不宜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否則會消耗津液、損傷陽氣、易受風寒。

同時由於氣候仍然乾燥,運動時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春練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罹患感冒或哮喘、支氣管炎,雨水節氣養生應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煉。另外,春練不能空腹,鍛煉前應喝些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鍛煉前應先輕柔地活動軀體關節,防止因驟然鍛煉而誘發意外。

雨水節氣養生各人應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清晨、傍晚及節假日,可漫步於芳草小徑,舞拳弄劍於河畔林間,或去郊外踏青問柳,游山戲水,賞花行歌,登高望遠,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無形之中增強了心身健康。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小寒時節怎樣養生保健

小寒節氣是生機潛伏、萬物收藏的時候,小寒是二十四節氣的倒數第二個,小寒是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小寒節氣保健要針對不同體質而言,才能針對性進補強身健體。下邊我們看看小寒時節怎樣養生保健吧。

小寒節氣要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

補血主要針對血虛體質

如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嘴唇蒼白、婦人月經量少且色淡等,應用當歸、熟地、白芍、阿膠和首烏等。

補陰針對陰虛體質

如夜間盜汗午後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婦人白帶增多等體徵,宜用冬蟲夏草、白參、沙參、天冬、鱉甲、龜板、白木耳等。

補陽針對陽虛體質

如手足冰涼、怕冷、腰酸、性機能低下等體徵,可選用鹿茸、杜仲、肉蓯蓉、巴戟等。陰虛陽盛的體質更宜選用冬蟲夏草、石斛、沙參、玉竹、芡實之類,配伍肉禽煲、燉湯水進補。

小寒宜調理腎臟溫養陽氣

雖然此時節是「進補」的最佳時期,但進補並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傳統中醫理論,滋補分為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

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

如動後冒虛汗、精神疲乏,婦人子宮脫垂等體,宜用紅參、紅棗、白朮、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小寒各地飲食習俗大盤

小寒來了春節就不遠了。小寒的三候有雁北鄉,鵲始巢,雉始鴝。人們為迎接小寒節氣的到了,各地有許多風俗食物。如北方的臘八粥、南京的吃菜飯吃雞湯、廣東的糯米飯等等。可見人們對小寒節氣的重視程度了,小寒節氣食俗的由來是什麼?在此來個小寒各地飲食習俗大盤吧。

小寒各地飲食習俗盤點:南京吃菜飯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老南京講究吃菜飯,其來源估計與天冷進補有關係。所謂菜飯就是青菜和米飯一起翻炒,加入鹹肉、香腸、火腿、板鴨丁。其中矮腳黃、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極具南京特色。這些在今日看似平常之物,過去則是家庭條件較富裕的人們才能享用的,經濟條件不太好的人家是捨不得加肉的,會往菜飯里埋一勺豬油,那時候平時飯菜沒有多少油水,因此「豬油拌飯」吃起來格外香。

小寒各地飲食習俗盤點:北方喝臘八粥

小寒節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臘八在小寒節氣前後,在這個時候吃一餐內容如此豐富的熱粥,既能刺激食慾,又可以增加機體熱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上述食品均為甘溫之品,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朋友們可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身體狀況選擇臘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臘八粥會更適合自己的體質。

小寒各地飲食習俗盤點:廣東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面吃。

糯米飯寓意溫暖,從年頭到年尾都暖乎乎。因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利於驅寒。中醫理論上來說,糯米有補中益氣的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

小寒各地飲食習俗盤點:小寒盛行刷羊肉

「小寒」時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被風寒侵襲,抵禦嚴寒最快速有效的辦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羊肉是溫熱食物中性價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蔔一起煮,加上大蔥和生薑調味,建議每周吃一次,不但不會上火,還可以暖暖地過個冬天。

以「當歸生薑」為主要原料的當歸生薑羊肉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白領一族;而有嚴重腰膝酸軟、畏寒怕冷的人群,則適合進補「羊腎紅參粥」,有益氣壯陽的作用。

小寒各地飲食習俗盤點:小寒溫補喝雞湯

老南京還有逢「九」吃一隻雞、每天一個雞蛋的進補習慣,所以小寒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雞湯和雞蛋。據說,雞骨雞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營養成分大多會溶入湯中,極易於人體吸收,是冬季補氣補血的進補佳品,鈣質也多。

母雞燉湯,搭配點養生材料會更好。家裡有什麼就放點什麼,紅棗、蓮子、枸杞、桂圓等等的,也可搭配香菇、山藥、蟲草花,或者乾貝、海米都行,味道都鮮美平和。小火慢慢煲煮2-3個小時,然後將上面的油脂撇去,雞去骨拆肉,直接吃喝,做火鍋湯底,或者早晨用雞湯煮麵都不錯的。

小寒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

小寒時期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身體的陰氣,使身體內的陰陽平衡滋養臟腑 ,增加身體的強壯程度。寒冷低溫天氣里,為避風寒,應適當早睡、晚起,並注意合理添衣。使衣服裡層與皮膚間的溫度始終保持在32℃-33℃,這種理想的「衣服氣候」,可在人體皮膚周圍創造一個良好的小氣候區,緩衝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使人體維持恆定的溫度。衣物以深色、質輕、保暖為宜。選用分量輕、膨鬆、保暖性強的羊毛、絲棉、羽絨等製品。

小寒節氣氣候特徵是什麼?

小寒節氣是標誌性節氣,小寒到來表明著一年中進入最冷的天氣,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內。小寒節氣明顯的大風北吹、大幅度降溫,會出現雨雪天氣,那麼小寒節氣氣候特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