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炙的作用有哪些? 不同使用方法左右不同

艾炙的作用有哪些??艾炙的作用:

1、直接灸 是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若施灸時需將皮膚燒傷化膿,愈後留有瘢痕者,稱為瘢痕灸。若不使皮膚燒傷化膿,不留瘢痕者,稱為無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膿灸:施灸時先將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用火點燃艾炷施灸。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後,方可繼續易住再灸,待規定壯數灸完為止。施灸時由於火燒灼皮膚,因此可產生劇痛,此時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圍輕輕拍打,藉以緩解疼痛。在正常情況下,灸後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膿形成灸瘡,5-6周左右,灸瘡自行痊癒,結痴脫落後而留下瘢痕。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哮喘、肺結核、瘰癧等慢性疾病。

(2)無瘢痕灸施灸時先在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於粘附,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點燃施灸,當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麥粒大的艾炷施灸,當患者感到有灼痛時,醫者可用鑷子柄將艾炷熄滅,然後繼續易位再灸,按規定壯數灸完為止。一般應灸至局部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後不化膿,不留瘢痕。一般虛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2、間接灸 是用藥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如生薑間隔灸、隔鹽灸等。

(1)隔姜灸是用鮮姜切成直徑大約2-3厘米、厚約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將薑片置於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再將艾炷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當艾住燃盡,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規定的壯數,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常用於因寒而到的嘔吐、腹痛、腹瀉及風寒痹痛等。圖148。

(2)隔蒜灸 用鮮大蒜頭,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置於應灸俞腧或患處,然後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規定的壯數。此法多用於治療瘰癧,肺結核及初起的腫瘍等症。

(3)隔鹽灸 用純淨的食鹽填敷於臍部,或於鹽上再置一薄薑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圖149。多用於治療傷寒陰證或吐瀉並作,中風脫證等。

(4)隔附子餅灸 將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附子餅,中間以針刺數孔,放在應灸腧穴或患處,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規定壯數為止。多用治療命門火衰而致的陽痿、早泄或瘡瘍久潰不斂等症。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腸清茶的作用有哪些 排毒養顏清宿便

中藥生物茶劑洗腸是公認的一種科學健康完全有效的洗腸清宿便方法。通過飲用腸清茶對宿便進行浸泡、軟化、分解,自然脫落,24小時後就開始排出黑褐色呈豆腐渣狀、惡臭難當的宿便。同時腸清茶還能養腸護腸,其有效生物活性成份能平衡腸內菌群,滋潤養護乾澀、粗糙、有毛刺的腸道,修復受損的腸道黏膜,調節腸道蠕動功能。1——2周後,腸道排泄系統全面打通,宿便和毒素得到徹底清除,腸道功能得到恢復。 飲用腸清茶不僅能恢復正常排便,關鍵是還可以清除黑褐色、臭惡難當、呈豆腐渣狀的宿便,排出來的宿便,人們還可以親眼看得見。

但是腸清茶短期消除便秘、排毒養顏、清除宿便,長期服用清腸養生,抗衰延年。腸清茶能夠幫助腸道排泄系統全面打通,腹脹、腹痛、消化不良、口臭、愛放屁的症狀也消失了,排便定時定量有規律。飲用腸清茶2-3周期:你會發現,粗糙的皮膚變得光滑細膩了,暗斑淡了,痤瘡沒了,凸出的小肚子也軟了、小了。有不少朋友都非常信賴腸清茶,那麼腸清茶有副作用嗎?

腸清茶在國內清宿便類、排毒類、通便類市場上率先提出「腸清--濾毒--腸療」的全面洗腸療法——腸清因子——逐步軟化、剝離黏連在腸道壁上的酸性腐敗便,促進腸道蠕動力,全面清除宿便,解決反反覆覆的便秘問題。濾毒因子——集解毒、排毒、嗜毒功效於一體,服用後作用於腸道、血液及皮膚,充分析離、排除有害的自由基及等。腸療因子——逐步修復受損的腸道,使新陳代謝恢復正常,提高腸道蠕動力。

腸清茶含有瀉藥成份,會有依賴性的。不能大量長期服用,胡亂或者大量地吃像通便靈、蘆薈膠囊、腸清茶等刺激性的瀉藥不僅會引起腹痛,而且,長期使用會成癮,不吃的時候仍然會便秘。再有,大腸會在這些藥物的刺激下出現色素沉著的大腸黑變病。還可能使腸壁的神經和肌肉組織損傷,導致息肉出現,成為大腸癌的一個危險因素。

【適宜人群】

便秘者,男女老少均可飲用

【禁忌人群】

1、尿毒症患者禁服

2、嚴重心臟病伴有新功能衰竭者、嚴重肺水腫病人服用

3、嚴重過敏體質者、體寒脾腎兩虛者。

艾葉的功效是什麼

艾葉的功效?艾葉味辛、苦,性溫;歸脾、肝、腎經;芳香溫散,可升可降;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降濕殺蟲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宮寒不孕,胎動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瀉久痢,帶下,濕疹,疥癬,癰腫,痔瘡。灸治百病。

功用主治: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作用:

①《別錄》: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

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

汁又殺蛔蟲。

苦酒煎葉療癬。

③《藥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

長服止冷痢。

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療本草》: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

⑥《日華子本草》: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洪,並帶下。

⑦《珍珠囊》:溫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閉痛熱壅,飲食有妨者,搗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帶脈為病,腹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綱目》:溫中,逐冷,除濕。

⑾《本草正》:辟風寒涅,瘴瘧。

⑿《本草再新》:調經開郁,理氣行血。

中醫經絡學簡單說說 經絡療法與普通的療法區別

經絡學是指人體經絡與穴位的科學。經絡系統即分形經絡,是不同層次的特定間隙。穴位即特定間隙的較大空間,比較重要的是上丹田和下丹田。分形分維的經絡形態及解剖結構包括分形細胞群-自身調節-體液-神經經絡模型--細胞社會學分形經絡(非縫隙的經絡)。20世紀90年代,我國先後進行了兩個國家級經絡攀登計劃項目,課題圍繞著循經感傳的機理、經脈臟腑相關和經脈線的理化特性三個方面展開,形成了若干個假說。經絡學說在臨床上可以應用於解釋病理變化、協助疾病診斷,以及指導臨床治療三個方面。

冬瓜皮的作用?

冬瓜皮的作用?原著《中藥大全》冬瓜皮的記載:冬瓜皮為冬瓜的外層果實,系食冬瓜時剝下的薄皮層曬乾而成。本品為不規則的碎片,大小不等,或捲曲成筒狀。外表皮綠色或黃綠色,有的被有白霜(蠟粉)較光滑。內表面黃白色較粗糙。質薄而脆。氣無味淡,以皮薄,綠色,條長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