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性格愛生病


  性格不只決定命運,還會決定你的健康。日前,美國生活科學網總結指出,7種性格的人最愛生病。

  自我防禦型。這種性格的人總對別人疑心重重,充滿敵意。他們極易把他人的行為解讀為「居心叵測、不懷好意」。這樣的人很可能發展成心臟病患者。研究表明,對別人懷有敵意、處處提防的人內心承受更多的壓力,從而導致體內一種叫C3的蛋白質含量驟升,該蛋白質和心臟病、糖尿病有很大關係。

  自暴自棄型。如果你的生活沒有目的,那麼你的生命也隨之縮短。《身心醫學期刊》最近一項研究表明,有強烈生活目標的老人在未來5年內死亡的幾率降低了50%。另一些研究也顯示,有目標的人壓力激素水平、免疫系統和心臟健康都有較大改善。

  煩躁緊張型。神經經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不停地擔心並且意志消沉的人,要比同齡人過早地離開人世。一項針對1800名男性長達30年的調查顯示,煩躁不安的人最易通過吸菸安撫心態,但是這樣短暫的緩解和香菸造成的長期危害相比,並不值得。

  意志薄弱型。約會遲到,制定的計劃無法按時完成,這些貌似無害的習慣也會損害健康。20多項研究均證實,自律性、組織性強的人要比意志薄弱的人多活2-4年。研究人員認為,能控制自己的人不容易染上抽菸、酗酒的惡習,所以他們壽命更長。

  焦慮不安型。焦慮好比給大腦戴上了一個「緊箍咒」。一遇到擔心的事情就會發作。研究表明,舉止成熟大方、性格開朗的人相對於焦慮者患痴呆的幾率大大降低。

  憂鬱羞怯型。憂鬱、害羞的人不但在社交方面處於劣勢,而且身體素質也大打折扣。研究表明,這種性格的人易患外周動脈疾病,早亡的幾率更大。因為他們更容易受負面情緒影響,而忽略快樂的感受。

  壓力型。長期的壓力會增加患心臟病、高血壓、流感和代謝綜合徵的幾率。另外工作升遷並不見得是好事,因為你的精神壓力隨之升高,而看病時間卻越來越少。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秋冬季節警惕過敏性哮喘

  近日,記者在西安各大醫院了解到,進入秋季以來,醫院接診的哮喘患者明顯增多。專家提醒,秋涼季節是哮喘高發期,哮喘病人應警惕並認真做好防範。

  警惕過敏性哮喘侵擾

  秋天濕度較小、浮塵較多,花草樹木開始了新一輪的新陳代謝,過敏原的增加,使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出現過敏症,就是人們常說的秋季過敏症。秋季過敏症多由花粉、塵蟎及黴菌引起,可導致過敏性哮喘。因此,有過敏史的人應提早預防。

  秋季過敏症中對人們的生活影響最大的要數過敏性哮喘,最值得重視的是,部分過敏性鼻炎可逐漸發展成季節性哮喘。哮喘症狀多為喘息、胸悶、咳嗽等,一旦疾病發作,將會年年反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日常工作。除花粉外,秋季也是塵蟎、黴菌繁殖的高峰季節,對塵蟎或黴菌過敏的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也表現為季節性哮喘,其中部分患者會同時合併夏秋季花粉過敏。對塵蟎過敏者,在室內的過敏症狀比室外要重,在整理床鋪、翻閱舊書報時就可以誘發過敏症狀;對黴菌過敏者,在陰雨潮濕天氣里過敏症狀常會明顯加重,去舊倉庫、地下室等陰暗地點時常可誘發過敏症狀。

  秋季過敏症狀,很多人是在立秋這一天開始出現,到深秋會有所緩解,所以,不少人以為只要熬過這一段時間,便會萬事大吉。也有不少人因為過敏症狀反覆多年,從而喪失了繼續治療的信心。這都是不正確的態度。因為過敏症可能帶來不少的併發症,如過敏性鼻炎繼發鼻竇炎、過敏性結膜炎繼發眼部感染等,而哮喘發作加重甚至會危及生命,應重視秋季過敏症,及早預防,及早治療。

  衣服冷暖要適宜

  專家提醒,哮喘病人更比平常人更注意保暖,但也不可保暖太過,太熱容易導致哮喘發作。在穿衣上更要注意,內衣以純棉織品為宜,要求光滑、柔軟、平整,避免穿化學纖維或染有深色染料的衣服。科學調整飲食也很重要,如果病人經嘗試發現自己對某種食品過敏,就應儘量避免食用。麥類、蛋、奶、番茄、新鮮海魚、蝦、蟹等都可能引起哮喘。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暢。一些蔬菜如蘿蔔、絲瓜等具有下氣、化痰、清肺的作用,對哮喘病人十分有益。此外,多飲水對哮喘病人十分重要。

  平時要注意開窗通風。記者從西安市各大醫院呼吸科了解到,因裝修造成室內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冬季支氣管哮喘多發的新病因。專家提醒,在注意保暖的同時應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家具力求簡單潔淨,少用掛毯、地毯之類,儘量用新棉花製作的被子和床墊,避免使用絲綿、皮毛、羽絨做被褥或枕芯,尤其不要養狗、貓、鳥等小動物。適當注意鍛煉。專家介紹,哮喘病人有必要進行身體耐寒鍛煉,這是較為有效的防止哮喘發作的辦法。耐寒鍛煉的目的是使人體逐漸適應寒冷刺激,這些逐步適應寒冷的運動,只有持之以恆才有收效。

鮮榨蔬果汁 不宜常規飲用

  時下,隨著家用榨汁機的普及,讓不少人捨棄了吃水果的習慣,更熱衷起喝果汁。認為果汁營養豐富,喝得越多就越健康,而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浙江大學食品與科學營養系主任應鐵進給出了否定的答案:蔬果在榨汁過程中會過濾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纖維素,致使一些非水溶性纖維流失。從而可能導致身體出現疲倦、體重失控、有口氣、長暗瘡、大便不暢,甚至增加患大腸癌的危險。

  健康成年人勿常規喝蔬果汁

  香港理工大學一項最新調查顯示,香港人最缺的「營養素」,竟是不起眼的膳食纖維,究其原因,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用鮮榨蔬果汁代替水果蔬菜。

  的確,鮮榨果汁營養豐富老少皆宜,但其最大的不足就在於在鮮榨過程中容易流失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作為維持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它不但可刺激胃腸道,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和胃腸道蠕動增強,並防治便秘,同時也可降低患腸癌、糖尿病等疾病的可能性,對抗癌也有一定作用。因此,為減少蔬果汁中膳食纖維的過分流失,最好方法就是把果汁殘渣一同吃掉。

  一天200—250克為宜

  浙醫二院營養科主任張片紅指出,蔬果汁飲用不能過量,不能用果汁替代蔬果和白開水,一般以一天200—250克為宜。此外,市面上一些果汁,由於含有防腐劑成分,也不適宜長期飲用,否則容易造成身體不適,影響健康。

  所以,蔬果汁較適合一些對嚼硬水果有一定困嬰的幼兒、老人以及牙齒不好的人,但對於消化功能和咀嚼功能正常的健康成年人來說,蔬菜水果榨汁只能作為調劑心情和口味的偶爾行為,不能作為常規吃法。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提醒:秋季出遊要「六防」

正常人口腔不宜依賴漱口水

最近李小姐在一個漱口水廣告中得知,刷牙其實只能清潔口腔25%的細菌,75%的口腔細菌都不能單靠刷牙或者牙線完全清除,這才恍然大悟,第二天便去超市買了一瓶漱口水,天天使用,有時太趕甚至用漱口水取代刷牙,事實上,這種做法科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