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離開原單位時心裡都有很多感慨,與同事、老闆相處的感受,對工作的各種看法…… 這些話說還是不說?說和不說分別有什麼好處、壞處?應該怎麼說?什麼應該說?什麼不該說?
林潔到公司一年後,就萌生了離職的想法。因為這個家族企業的人際關係太複雜,每個部門都有老闆的親友,同事們平時很少溝通,好象互相都防著似的。剛到公司的時候,林潔提交了一份財務計劃,其中談到銷售部門的費用過高。第二天銷售部經理助理就來找她談話,希望她能「實事求是,不要只盯著費用,應該把效益和費用結合起來考慮問題」。林潔被這次談話弄得不明所以,後來才搞清楚,原來銷售經理是老闆的表弟。
自己部門的工作問題,就更大了。財務部經理是老闆的妹妹,她仗著自己的特殊身份,一攬公司的財務大權,而且還做了許多不符合財務規範的事情。這些,林潔都看在眼裡,也非常清楚長此下去會對公司會造成危害。可是,礙於她的特殊背景,林潔不知道該跟誰說,只有自己鬱悶的份兒。
直到遞交辭職報告的時候,林潔還在為一個問題搖擺不定:說還是不說?公司的管理存在漏洞,尤其是財務方面,老闆是因為對外人不放心才用自己妹妹的,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卻適得其反,使員工與老闆之間隔了一道天然屏障。如果不說,問題會越積越多,終究要出大麻煩;可是如果說了,老闆會相信嗎?——她畢竟是個「外人」。再說,如果這些事情傳出去,對她再找工作也不一定有好處,因為做財務工作是最忌諱「多說話」的。
最後,林潔還是選擇了緘默。職場險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說既然自己已經選擇離開,原公司的好壞跟自己也沒什麼關係了,何必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呢?但緘默的林潔,並沒有因此而平靜,內心的掙扎總是撕扯著她,直到一年後,新工作的忙碌才讓她漸漸淡忘過去的事。
專家解析:
通常辭職的原因可以分為兩種:個人原因和外部原因。由於個人原因而辭職,比如另謀高就、深造以及家庭變遷等而主動放棄工作的,大多都會對公司有些許不舍,進而產生些許內疚,所以在跟領導和同事溝通的時候,會本著善意和相對平和的心態;而由於外部原因離職的,比如因為公司環境不好、領導不公正等不得不放棄工作的人,大多心裡會有很多負面情緒,會有很多委屈、憤懣、抱怨要傾訴,這時的「說」與「不說」就涉及到維護心理健康的問題,所以後者應該是我們重點討論的話題。
像林潔這樣因為在單位遇到煩惱不能解決而辭職的人,在離職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總結她的離職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公司大環境不好,人際關係複雜直屬領導有私心,使林潔不能秉公做事鑑於直屬領導的特殊背景,林潔不能把遇到的問題通過正常渠道解決公司前景危機四伏,林潔的職場發展前景不樂觀。
${FDPageBreak}
「說」的正面效果——有益於心理健康
對於像林潔這類的離職者而言,「說」,是一種傾訴和發泄。人心裡的各種情緒總要有一個發泄的渠道,即使不在工作單位說,也會跟家人、朋友傾訴;即使說的不是事情本身,也會通過一些載體把這些情緒發泄出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如果不把這些情緒發泄出來,那麼它很可能轉化為身體的某些病症,比如失眠、焦躁、憂鬱、煩悶等等。所以,「說」——把負面情緒發泄出來,是一種對心理健康有益的自我保護過程。
「說」的負面效果——放大負面情緒
有些人在說的過程中情緒激動,越說越生氣,越說越想說,把本應該思考的過程以一種不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強化了一些非理性的東西,反覆通過這種非理性的方式解決壓力,進而使理性思考逐漸減少。但其實這個「說」的過程對解決問題沒有絲毫的幫助,反倒放大了負面情緒,使自己更加不開心。這時的「說」,就是一種損傷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做法。
「不說」的正面效果——有利於理性思維的成熟
如果林潔不說是基於理性的思考,覺得這些問題沒有必要說。即使不說,公司的相關領導也了解情況,多說反而會影響他們的判斷和決定,那麼「不說」的決定就會成為林潔的一次理性反思過程,有利於她理性思維的成熟。
「不說」的負面效果——可能對自己和親友造成傷害
如果林潔不說是因為害怕,或者不知道跟誰說,那麼林潔內心的問題既沒有化解,又沒有傾訴渠道,這些負面情緒很可能會積累成疾,或者以其他方式發泄出來,對自己和親友造成傷害。
與專家對話——
說還是不說?
判斷說與不說,一定要看自己的選擇是否基於理性的思考?是否出於過激情緒的反應?如果林潔確定自己想說的話是為了公司的利益著想,並且有理有據,心態平和,就可以說;如果林潔是在激動的情況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為了心裡的鬱悶和不快而發泄,最好就不要說。否則很可能後悔或者傷害別人。
怎麼說?就某一件具體事情而言,例如林潔在財務工作中遇到阻礙和違反財務法規的行為時,如果覺得自己不說心裡放不下,那麼最好選擇正確的方式說。所謂正確的方式,即就事論事,澄清事實。因為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每個人眼裡的事實也是不完全一樣的,要在對別人和對自己負責任的基礎上,把自己看到的事實說清楚。
對誰說?
通常應該是誰的問題對誰說,比如林潔的煩惱主要是財務主管工作中的問題,那麼就應該跟主管直接說,而且要開誠布公地說,這樣更有利於直接解決問題,以免造成誤會和錯覺;但如果跟對方說了以後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林潔也不妨跟上一級的主管人員說,但要明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發泄私怨。
什麼不該說?
人身攻擊的話不應該說,A的問題跟B不應該說,過激的言語不應該說,對解決事情沒有益處的話不應該說。相信把握住這幾個方面,林潔的述說會是一次正義的、公正的傾訴。
職業諮詢師的心理輔導——
不要把負面問題泛化
一個人在離職時,不論出於何種原因,都說明本人在職場生涯中有一定的盲點和欠缺。即使是因為所在的單位有問題,或者領導和同事的確不好相處,但畢竟還有人繼續在那裡工作,從這一點看,起碼本人的容忍度和接納度還不夠。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如果只從反面看問題,那麼就可能把負面的東西泛化,從而蒙蔽了自己的眼睛和心理,使自己看到、想到的都是陰暗面。這種狀態無論對於解決目前的問題,還是對於即將面臨的新環境,都沒有益處。所以要儘可能反向思維,使自己具備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
跳出「說」與「不說」的煩惱
離職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只把眼光盯在單位、領導或同事身上,卻很少有人看到自己的問題。這樣也會造成離職者總是過分關注自己的煩惱,因而在「說」與「不說」中徘徊。客觀地分析,我們不必把離職的原因歸咎於誰,而是要從事件本身剖析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地方需要提高?適應社會和環境的能力是否還欠缺?自己的心態還有哪些部分沒有調整好?自己對哪些人和事是排斥的?如果以後再遇到同類的情況應該怎麼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把「離職事件」轉化成讓自己學習和成長的基點,並且獲得一種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式。這樣,就可以使自己在未來新環境中遇到問題時,多一個方法,多一種選擇,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養分。一帆風順的經歷不能給人足夠的鍛煉和磨礪,而挫折、困難、逆境卻能讓一個人真正地成長。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辦公室偷睡妙招
午睡有益健康。我對此深有體會,每天都在下午兩點左右打個盹。這對我來說非常方便,因為我工作時間靈活,床和工作室距離僅6米。而在寫字樓辦公的人就沒這麼方便了,所以必須學會在繁忙的工作中巧妙地加入「小睡」內容。午睡技巧各種各樣,但大多數指南都是基於「工作場所允許小睡」這一假設的,而事實上,這十分罕見。以下是7個見縫插針式的「偷睡」妙招。
1.撐住腦袋
找個地方撐住腦袋,貌似思考狀,實則閉目養神。這一招並非總是靈驗,或許你可以躲在辦公桌下睡一覺(前提是你有屬於自己的辦公室)。
2.瞪大雙眼
有些人真的有「坐著睡覺」的本事。但問題是,緊閉的雙眼會「泄漏天機」。「睡眠安全膠帶」解決了這個問題。將它粘在眼皮上,看似瞪大雙眼,實則呼呼大睡,是開會時最實用的小睡妙招!
3.製造噪音
有時候,老闆看不到你,但是憑聽覺,他們可以判斷員工工作的進展情況。如今,網上有一個叫做iNap@work的程序,下載到手機上就可以播放出各種「工作聲音」:打字聲、點擊鼠標聲、清嗓子聲、翻閱紙張的聲音等。偷睡時,播放這些環境噪音,可以製造出「忙碌工作」的假象。噪音混合及頻率可以不斷調整,以免從同一辦公室總是發出同一種噪音,讓老闆起疑心。
4.靠近「手提電腦」
這一招糊弄不了任何人,但是「手提電腦式枕頭」又軟又舒服,坐在辦公桌邊,就可以美美地打個盹。這種枕頭出現在百事可樂的廣告中,目前還沒上市。
5.「讀書」
「工作狂枕頭」在日本可以買到。這種枕頭外表是一本書的封面,摺疊方便,可放在書架上。使用這種枕頭偷睡,感覺仿佛在「看書」或「查閱資料」。如果被老闆逮到,可以向老闆解釋枕頭上的「日語」內容。
6.戴個假面具
如果老闆經常對員工「掃視檢查」,那麼「頭戴假面具佯裝工作實則小睡」可以矇混過關。這種方法對女性而言,存在一個「髮型挑戰」問題。
7.款待自己
如果你夠幸運的話,會碰到一個了解午睡重要性、鼓勵員工午睡的老闆。他們會用特殊方式將午睡利用起來:將助眠用品帶入辦公室。絕非虛言,美國Metro Naps公司就為各類企業安裝供員工使用的「睡眠倉」。
難以升職加薪的六類員工
升職加薪是我們每一個在職場打拼的人所期望的,可是以下6種人恐怕難有升職加薪的機會。其共同的特點是不能正確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缺乏自信心,從而使主觀能動性受到挫傷。
1、伴娘型
這種人的毛病不在於做不好工作,而在於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在你用心時,你的工作是一流的,但你的處事態度始終像伴娘一樣,不想喧賓奪主,也不想發揮主動性,這阻礙了你升遷晉級。
2、鴿子型
勤於工作,也有技術和才華,但由於工作性質或人事結構,所學的知識完全與工作對不上號。別人升遷、加薪、晉級,你卻只是增加工作量。對這種境遇,你早就不滿,但你不能大膽陳述,而只是拐彎抹角地講一講,信息得不到傳達,或根本被上司忽視了。一切全因你像一隻鴿子樣溫順馴服,用非所長而又不去改變。
3、幕後型
工作任勞任怨,認真負責,可是你的工作卻很少被人知道。別人總是用你的成績去報功,你內心也想得到榮譽、地位和加薪,但沒有學會如何使人注意你,注意到你的成就,從而更有成效。一些坐享其成的人在擷取你的才智後,你只會面壁垂泣。
4、仇視型
這種人不能說不自信,甚至說是自信過了頭。在工作上很能幹,表現也很不錯,卻看不起同事,總是以敵視的態度與人相處,與每個人都有點意見衝突。行為上太放肆,常常干涉、騷亂別人。
5、抱怨型
一邊埋頭工作,一邊對工作不滿意;一邊完成任務,一邊愁眉苦臉,讓人總覺得你活得被動。上司認為你是干擾工作、愛發牢騷的人,同事認為你難相處,結果升級、加薪的機會被別人得去了,你只有「天真」的牢騷。
6、水牛型
對任何要求,都笑臉迎納。別人請你幫忙,你總是放下本職工作去支援,自己手頭落下的工作只好另外加班。你為別人的事犧牲不少,但很少得到賞識,背後還說你是無用的老實。在領導面前不敢坦陳自己的意見,而受到委屈後,只好到家中發泄。
以上六種不良的工作心態,其共同的特點是不能正確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缺乏自信心,從而使主觀能動性受到挫傷。
職場業績優異卻無法升職
相信很多高管都有過這樣的苦惱經歷:你工作業績優異,考評結果也很出彩,但每次升職時卻總是「落榜」。你向上司或者同事進行追問,可得到的反饋卻含含糊糊,令人困惑。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OL職場晉升找准6大突破點
近期的一個調查顯示,女性高管在企業中比例低於30%;國內大型集團公司女性高管的比例要低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