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大多不需治療?7個日常防病錦禳

  最近公司組織了一年一次的體檢,辦公室族的Macy拿到乳腺B超檢查報告,報告上的「乳腺增生」、「囊性病變」、「低回聲結節」一系列醫學術語,頓時使她一陣驚慌失措——是不是患上了乳腺癌?應該怎麼辦?是不是要動手術切除?

  囊性增生≠乳腺癌變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在青春期或青年女性中,經前有乳房脹痛、有時疼痛會波及肩背部,經後乳房疼痛逐漸自行緩解,僅能觸到乳腺有些增厚,無明顯結節,這些是生理性改變,不是病,也不需要治療,屬於生理性的增生。

  婦科專家表示,「乳腺增生」和「囊性病變」的表述十分可疑,「不應該把所謂『增生』和乳腺的癌症病變聯繫在一起。醫學上並不承認影像學上的『增生』,只承認病理學上的『增生』,也就是對乳腺進行切片活檢的檢查。

  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定期檢查

  如果結節檢查沒有惡性證據,則不需要切除,應定期隨訪檢查,20多歲的每年複查1次,35歲以上每半年複查一次,50歲以上複查頻率要更高些,要預防特殊類型癌症的出現。

  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進行1次B超檢查;35歲以上女性在此基礎上增加鉬靶X射線檢查,每1~2年檢查1次;50歲以上女性兩者檢查的頻率應稍高一些。

  7個日常防病錦禳:

  錦禳一:天天keep住你的好心情

  沒錯,乳腺增生最怕的就是你心情好!因為心情好了,卵巢的正常排卵就不會被壞情緒阻撓,孕激素分泌就不會減少,乳腺就不會因受到雌激素的單方面刺激而出現增生,已增生的乳腺也會在孕激素的照料下逐漸復原。

  錦禳二:別再熬夜,規律失眠時間!

  規律睡眠不僅有利於平衡內分泌,更給體內各種激素提供了均衡發揮健康功效的良好環境。團結的力量大,各種激素協同合作自然能打敗乳腺增生。

  錦禳三:「性福」至上

  和諧的性生活首先能調節內分泌,刺激孕激素分泌,增加對乳腺的保護力度和修復力度。當然,性愛也會刺激雌激素分泌,不過在孕激素的監督下,雌激素只能乖乖豐胸,沒有機會使乳腺增生。

  另外,性高潮刺激還能加速血液循環,避免乳房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增生。

  錦禳四:黃金防護時期——妊娠、哺乳

  妊娠、哺乳是打擊乳腺增生的好方法,孕激素分泌充足,能有效保護、修復乳腺;而哺乳能使乳腺充分發育,並在斷奶後良好退化,不易出現增生。

  錦禳五:月事不可忽略,調理月經吧!

  臨床發現月經周期紊亂的女性比其他人更易乳腺增生,通過調理內分泌調理月經,同時也能預防和治療乳腺增生。

  錦禳六:多吃全麥食品、豆類和蔬菜

  遵循「低脂高纖」飲食原則,多吃全麥食品、豆類和蔬菜,增加人體代謝途徑,減少乳腺受到的不良刺激。還有,控制動物蛋白攝入,以免雌激素過多,造成乳腺增生。

  錦禳七:補充維生素、礦物質

  人體如果缺乏B族維生素、維生素C或鈣、鎂等礦物質,前列腺素E的合成就會受到影響,乳腺就會在其它激素的過度刺激下出現或加重增生。

  每天按摩半個鐘 治乳腺增生

  中醫認為,該病多由情志不遵、郁怒傷肝,思慮傷脾、脾失健運,肝腎虧虛、沖任失調所致。如果能夠每天堅持按摩,2~3個月的時間,便可以改善乳腺增生症狀了。

  1、將左前臂外展與身體呈一線展開,用右手來回大力捏揉左乳外側上部,方向不論,大約5分鐘。

  2、左手指尖向後捂左耳,將左前臂向前與身體呈垂直狀態,用右手來回捏揉左肋背闊肌邊緣上側突起之肌肉,方向不論,力度如前,捏揉大約5分鐘。

  3、左手仍然是指尖向後捂左耳,將左前臂斜向展開與身體呈大致135度角,用右手來回捏揉腋下突起部分,方向不論,力度如前。捏揉大約5分鐘。

  4、左側做完,換過手來,以同樣的步驟做右側一遍。全程下來,大約半個小時。

  此套動作手法簡單,容易掌握,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隨時可以做。只要每天堅持,可令你遠離乳腺增生。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把PM2.5拒之門外 開窗通風效果勝過空氣淨化器

  昨天,在漢口解放大道一家電商場二樓,小家電品牌紛紛「瞅准」時機,將空氣淨化器放在顯著位置。一見有人詢問,售貨員「熱情」促銷,「這段時間空氣不好,空氣淨化器賣得很好,尤其對小孩、老人是有好處的。」

  各品牌專櫃,促銷區大多擺放著空氣淨化器,各樣式、功能的足有近20台。價位從1000多元~4000元不等,有的身價甚至高達近萬元。工作人員宣稱,產品有多種「過濾層」,有淨化空氣、消滅細菌、清除甲醛等功能,「有效率大於99%」。網店銷量更是驚人,有賣家一月賣出了982台。

  對此,武漢協和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張建初持保留意見。他說,從預防疾病的角度,開窗通風比機械性方法更「靠譜」。

  目前,市面上的空氣淨化產品一類靠各種吸附材料吸收有害物質,一類是產生臭氧,分解空氣中的污染物。專家表示,臭氧本身就是一種污染物,而吸附材料的原理和飲用水的淨化器一樣,必須經常換吸附材料,否則還會作為一種污染源把有害物再次釋放出來。

  預防呼吸道感染,室內要每天在適當時間裡通通風,最好在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3點左右,開窗通風20分鐘左右。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多發季,增強自身免疫抵抗力是「王道」,平時注意保暖,早晚適當添加衣物。如果要外出的話,儘量戴上較厚實棉質口罩,呼氣後留下的水汽對一些化學物質起「阻擋」作用。

17個信號提示你是時候給身體喝喝水了

     調查結果顯示:當體內缺水1%時,人會感到口渴;缺水2%時,工作效率開始下降;缺水4%時,人會感到乏力、遲鈍和情緒不安,對壓力的耐受性下降,甚至還會感到噁心。

  還好在我們的體內有一台非常精密的乾燥報警裝置。這個裝置可以通過各種症狀來提醒我們體內旱情,只是我們讀不懂這些信號罷了。

  1、無端感到疲倦

  人體製造能量的過程不能離開水分。水是調節礦物質離子泵滲透平衡的中央控制器。能量就是在水運轉這個泵,把鉀元素送入細胞內部,把鈉元素送出細胞外部的過程中產生。當水啟動泵蛋白時,鈉元素和鉀元素會附到泵蛋白上,起到「發電機磁石」的作用。這與水力發電廠發電的原理相同。

  如想順利進行這個過程,細胞內部需要有75%的水分。只有這樣,穿過細胞膜的水分才可以運轉泵,通過這個過程完成鈉元素和鉀元素等物質的交換。

  身體不能儲存水分。我們喝的水被用於消化、吸收、能量製造、清除垃圾等很多方面,剩下的水分則全部通過小便排出體外。所以不經常喝水,身體沒有足夠的水去製造能量,人只能感到疲倦了。

  2、無端感到煩躁、焦慮和憂鬱

  心煩或焦慮、憂鬱等情緒是大腦前額葉告訴我們自己的活動區域內水分不足的信號。

  當體內缺水時,由於不能生產出充足的尿液,身體只能挪用部分核心物質作為抗氧化物質來處理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毒性垃圾。這些核心物質包括動物生長必不可少的必需胺基酸---色氨酸,以及新陳代謝必不可少的胺基酸——酪氨酸。這兩種物質被用作中和肝臟毒性垃圾的抗氧化物質。

  另外,色氨酸還是保持和整合身體機能平衡所需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褪黑激素、色胺和吲哚胺的製造原料。所以當體內缺水時,將不斷消耗用於新陳代謝的一部分必需胺基酸,讓人感到全身乏力。

  情緒憂鬱表示體內乾燥已經加劇了。當體內缺少酪氨酸時,人會產生憂鬱的情緒。酪氨酸這種胺基酸是大腦用於製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料。如果酪氨酸被挪用去解除體內毒素,神經傳導物質的活動將會減少,人會失去活力,情緒也會變得憂鬱。

  如果你無端感到煩躁或憂鬱,請慢慢喝兩三杯水。這樣很快就能沉下心來,並恢復平時的心態。

  3、消化不良

  食物進入口腔後,唾液中的消化酶在咀嚼過程中將食物變軟。食物通過食道、胃和小腸時,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質被分解成胺基酸,脂肪被分解成小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溶於水中,變成易於人體吸收的形態。

  身體缺水導致垃圾堆積在體內,我們的身體就會像對付疾病一樣對付這些垃圾,用全部的能量清除體內垃圾,而不去執行每日都要進行的細胞再生工作。因此缺水會導致眾多身體器官,尤其是消化器官和淋巴系統、腎臟等失去正常的活力,特別是從頭到尾一直需要水的消化過程更容易受到影響。

  食物在水中溶解、粉碎、分散的過程稱為水解。將這些分解後的營養成分送往細胞的同樣還是水。而且把吸收的營養轉換成能量的過程也需要水。所以當身體乾燥時,消化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相反,過量攝取水分也會影響消化。飯前或飯後馬上喝水,會稀釋胃內的消化液,易導致胃部不適,吃飯時喝水會促進糖分吸收,易導致肥胖。因此水泡飯或就湯吃飯的習慣不利於身體健康。最好是飯前或飯後0.5~1小時內喝水。

  4、出現便秘

  攝取食物後,食物中的營養素被人體吸收,剩下的殘渣被慢慢壓縮後,移動到大腸。食物殘渣被慢慢壓縮移動到大腸的過程,水分起著潤滑劑的作用,換句話說,就是軟化大便利於排泄。

  為了防止身體乾燥,小腸的最後一節和大腸善於吸收水分。如果體內水分不足,大便在通過小腸和大腸時,會變得又硬又圓。而且缺少潤滑劑,其移動速度將變得緩慢。這樣就出現了便秘。

  如果大便在體內停積過久,大便中的二氧化碳和沼氣等有害氣體會被人體吸收,導致頭痛、噁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問題。大便在腸內停積越久,致癌物質和體內垃圾與大腸接觸的時間也越長。如果大腸經常與致癌物質長時間接觸,大腸細胞容易發生變異,導致大腸息肉或結腸憩室,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大腸癌。

  人們為了改善便秘吃膳食纖維。但是不喝水光吃膳食纖維,大便只會越來越硬,加劇便秘。在攝取膳食纖維的同時,還應注意喝水。

  喝水的同時多吃些善於吸收水分的柔軟的纖維質,這是解決便秘的最自然最輕鬆的方法。但粗纖維可能導致消化不良。

  5、腰部贅肉增加

  身體缺水,不僅會降低激素能力,也容易導致便秘。慢性便秘可在腹內引起循環障礙,蓄積腹腔內脂肪,而腹腔內脂肪過剩將進一步導致排泄困難。由此形成循環不暢和腹腔內脂肪增加的惡性循環。

  體內乾燥導致的激素分泌不足容易使人變胖,尤其是生長激素和雌性激素的減少將增加腰部贅肉。缺乏生長激素將減少肌肉量並增加腹部脂肪,而減少的肌肉量會降低基礎代謝量,使人陷入肥胖的惡性循環。

  6、有體臭

  清除體內毒素是皮膚的功能之一。皮膚就像篩孔很細的篩子,當水分通過這些篩孔蒸發時,體內廢棄物會隨著水分一同排出體外。廢棄物散發出令人不快的氣味,水分不足將提高其濃度,使體臭加劇。

  當肝臟和腎臟等排毒器官或排泄器官超負荷工作時,皮膚需要更努力地排出毒素,結果將導致皮膚出疹。

  7、不能熟睡

  口渴會使人經常從睡夢中醒來,而且缺水還會讓人感到燥熱,無法熟睡。由於不能獲得深睡眠,睡覺時會持續做夢或做噩夢,身體也會隱隱酸痛。

  即使在睡覺中,我們的身體也在持續消耗水分。如果睡足了8個小時,通過呼吸就會失去大量水分,而且睡覺時也會流汗,加劇體內脫水。

  因此,白天應補充足夠的水分,睡覺前也要飲用約1/4杯水。但是如果飲水過量,反而會頻繁半夜起床小便,所以飲水量應以沒有渴感為宜。

  8、記憶力降低

  如果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導致腦細胞缺水,大腦將無法獲得所需的氧氣和營養,腦細胞功能就會下降。如果腦細胞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其恢復能力和信息傳遞能力將會下降,記憶力自然也會降低。

  比這個更嚴重的是,血液循環障礙將導致水分供應不暢,腦細胞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受到損害。健忘症也因此產生。

  9、頭痛頭沉

  腦細胞在運行過程中產生新陳代謝的毒性廢棄物,但腦細胞本身卻不能忍受這些酸性物質,因此會及時把廢棄物清理乾淨。

  這也是大腦擁有水分配給優先權的原因。當水分不足時,大腦為了清理廢棄物,下達指令給自己輸送更多的血液。頭沉就是這種信號。

  給大腦供應血液,需要通過從心臟大動脈延伸出的頸動脈,經頭皮和臉部、舌頭,最終穿過顱內。隨著大腦下達指令給自己供應更多血液,動脈開始強行膨脹,臉部和頭皮的血液循環增加,太陽穴周圍的動脈搏動增強,出現頭痛的現象。如果增加的腦血流量無法滿足腦細胞的水分需求,甚至會出現偏頭痛。

  10、經常發熱

  水分在體內起到調節體溫的作用。如果身體不能調節體溫,這是體內缺水的另一個信號。

  身體因無法調節水分而發出的一種代表性信號就是日射病。如果在夏天熾熱的陽光下汗流浹背地工作或運動過量,很容易因日射病倒下。流汗過多將導致身體大量失水,而身體缺水又會使人體失去調節體溫的能力,無法抵擋酷熱。

  如果小孩發燒到40℃以上,就會出現熱性驚厥。這同樣是水分不足引起的現象。身體缺水會讓人體失去調節體溫的能力,因高熱而產生痙攣。

  11、頻繁眨眼

  頻繁眨眼的現象表示淚液分泌不足導致了眼球乾燥。通常,乾眼症患者會頻繁眨眼,而且有時候眼睛會不自覺地閉上,眼部有刺痛感,隨後流下眼淚。這是身體為了防止眼球水分蒸發而強制執行的保護機制。

  如果揉眼也不能使眼球濕潤,喝水可以讓眼部的灼燒感和疼痛很快消失。使用人工淚液或經常洗臉、往眼中滴水等手段也有助於緩解症狀。

  12、臉紅

  大腦的85%由水分組成。大腦一直沉浸在鹹味的腦脊髓液中。所以對極細微的缺水也極度敏感。在人體的眾多器官中,大腦擁有水分供應的優先權。

  當乾燥的身體持續脫水或體溫上升時,大腦即使犧牲其他組織也會優先保證腦血管的血液量。當水分供應不足時,大腦會以一定的比例膨脹腦血管,因此臉會變紅。

  臉不僅是承載五官的器官,而且還提供眾多神經末梢的接收器。神經末梢不斷地監視周圍環境,向大腦傳遞監視結果。即臉相當於高度敏感的大腦的延伸器官,所以臉部的神經末梢也需要得到充足的水分,這樣才能增加大腦的血液供應和臉部的血液循環。

  酒精中毒者一般會有紅鼻頭,這是因為酒精使大腦嚴重脫水。如果某個人的臉部變紅,有紅鼻頭,說明他的身體處於脫水狀態。

  13、耐性不足,注意力下降

  需要耐心集中處理某件事時,大腦會消耗比平時更多的能量。如果能量不足,大腦將會下達指令,讓你儘快結束手中的工作。所以當能量不足時,人會顯得沒有耐性。

  注意力下降也是同樣的道理。把精神集中到某個主題或課程時,大腦需要大量的能量。大腦獲得的水分越多,就越能生產出更多的能量,把新的信息納入記憶庫中。

  過多攝取碳酸飲料將導致兒童的注意力下降。這是因為碳酸飲料中的咖啡因會起到利尿作用,使人體脫水,而且飲料中的其他添加物也會引起情緒不安。

  14、關節緊繃

  關節是吸收骨骼間衝擊力,起到緩衝作用的重要器官。所有的關節表面都覆蓋著軟骨,而關節囊中的緩衝液又包繞著軟骨和關節。關節囊里的滑液起到減少軟骨間摩擦的潤滑油似的作用。當身體脫水時,關節囊的滑液將會減少,無法正常吸收關節間的衝擊。

  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潤滑油,汽車發動機就不能正常工作。關節也是如此,如果關節囊收縮變小,關節將無法獲得充足的水分和血液,軟骨也會變得乾燥,易碎易裂,不能緩衝摩擦和衝擊。

  如果關節經常疼痛,說明該疼痛部位正在缺水,不能清理掉蓄積在關節部位的酸性或毒性物質。

  15、不出汗

  多汗或少汗都會使人煩惱。手腳經常濕漉漉的多汗症不僅給本人帶來不便,還會影響外在形象。尤其腳上愛流汗的人,容易患上腳氣。

  與之相反,有些人手腳完全不流汗,手掌或腳掌出現乾裂或疼痛。這兩種情況都屬於控制手腳流汗的自主神經出現異常而導致的現象,此時應重視調節自主神經。通過檢查可知自主神經功能是否失常。

  出汗過多時,可以通過交感神經切除術來防止出汗。但完全不出汗的情況就不能通過手術來解決了。常做手浴或足浴,多喝水,使用保濕劑,可以緩解這種症狀。

  16、頭暈目眩

  導致頭暈目眩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身體沒有宿疾,營養攝取得也均衡,那麼很有可能是體內缺水導致的低血壓。有些人從坐姿或臥姿突然起立時會感到頭暈,造成這種現象的通常不是貧血或平衡感異常等神經系統問題,而是起立性低血壓。

  血液的94%由水分組成。水分不足會使血壓下降,血壓下降會減少進入大腦的血液量,造成某種腦缺血症狀。大腦缺水時,人就會像缺氧一樣感到眩暈。

  現代人可以從飲食中攝取鐵等各種豐富的營養素,所以只要不是生病或忌葷,通常不會出現貧血。女性在月經前和排卵期,身體在激素的影響下容易出現浮腫,並引起起立性低血壓。所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頭暈的現象。

  有些人一感到頭暈就去服用補鐵劑。不貧血卻服用補鐵劑的話,只能讓血液變得更加黏稠,增加患上癌症或腦卒中的風險。

  17、血液變稠

  過度流汗,血液中將大量失水,血液會變得更加黏稠,其中的紅細胞就容易形成血栓。而且血液濃度上升,還容易導致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我們可以通過活血分析,檢查體內血液濃度和血栓情況。

  黏稠的血液和血栓堵塞心臟就會引起心臟麻痹,而心臟麻痹將直接威脅到生命。有位已故的著名笑星就屬於這種情況。通過減肥,他成功減去了30kg,但是在廁所大便時突然心臟麻痹,不幸去世。去世前,他在桑拿房裡流了很多汗,隨後又在運動中流了不少汗,大量失水讓他的血液變得過於黏稠。

  洗桑拿時突發腦卒中的情況並不少見。這是因為黏稠的血液會堵塞腦血管,引起腦梗塞。所以最好在運動前30分鐘喝一杯水,運動後也要少量多次補水。

童星鄧鳴賀不需要骨髓移植 白血病兒6偏方食療

在今年春晚上表演《剪花花》的7歲小童星鄧鳴賀被確診患上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消息再次將小兒白血病這種「兒童病」引入公眾視線。白血病有哪些種類?其發病原因是什麼?家屬在求醫過程中存在哪些誤區?白血病都需要骨髓移植嗎?如何預防並及早發現?

春天肝火盛先分虛實 清肝虛火枸杞菊花是首選

春天一到,很多人開始出現肝火盛的現象,為了科學調理,應該針對肝火的類型對症施治。尤其是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枸杞子、決明子、菊花等有清肝火功能的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