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藥酒是怎麼製成的?酒製作法,古人早有論述,如《素問》中有「上古聖人作湯液醒」,「邪氣時至、服之萬全」的論述,這是藥酒治病的較早記載。東漢,張仲景的《金匾要略)中收載的紅藍花酒、麻黃醇酒湯所採取的煮服方法,則類似於現代的熱浸法。唐,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則較全面地論述了藥酒的製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藥,以絹袋盛藥內酒中,密封頭,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為度,去渣服酒,……大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
」根據歷代的醫藥文獻記載,古人的藥酒與現代藥酒具有不同的特點,一是古代藥酒多以釀製酒的藥酒為主,亦有冷浸法、熱浸法;二是基質酒,多以黃酒為主,而黃酒性較白酒緩和。現代藥酒,則多以白酒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60%,少數品種仍用黃酒製作,含酒精量在30%—50%,製作方法為浸提法,很少有用釀造的。
古代藥酒是怎麼製成的
相傳另外一種藥酒製作方法——窯制磁化工藝
眾所周知,藥酒配伍物料較多且各物料無論組織結構還是化學成分均有不同,直接納入配方會使各物料之間功能療效產生排異現象。易使產品療效降低,甚至使配方產生化學變化,轉化成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而威脅健康。窯制磁化工藝是將中國傳統的窯制釀酒工藝與現代高科技磁化技術、納米微波技術相結合,利用「三位一體」的融合性原則對配伍各成分進行有機整合,在維護各成分性質不變的前提下促其相互作用,將活性成分、營養成分完整保留並將功效發揮到極致。天師開山鼻祖—張道陵所創 「萬法自然,陰陽相生」的嫡傳佳釀——妙沁藥酒便用此法釀出,治療效果更迅速持久顯著。
一般來說,現代藥酒的製作多選用50—60度(%)的白酒。其依據是:因為酒精濃度太低不利於中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濃度過高,有時反而使藥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藥材質地堅硬,有效成分難以溶出。對於不善於飲酒的人來說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採用低度白酒、黃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質酒,但浸出時間要適當延長,或復出次數適當增加,以保證藥物中有效成分的滔出。
製作藥酒時,通常是將中藥材浸泡在酒中,經過一段時間後,中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時即可過濾去渣後即可飲用。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藥酒是否可以隨意泡呢
藥酒可以保健養生,但是不是什麼藥酒都能泡的,因為藥酒隨意泡會損身傷體妨健康。
專家指出,好的藥酒可以起到強壯身體的保健作用,但是家庭自製藥酒如果調配不當的話,則很可能會適得其反,損傷身體乃至危及生命。
四類中藥需警惕
自製藥酒應該選擇適合家庭自製的安全可靠的藥酒配方,有些配方並不適宜自製,比如一些有毒性的中藥。
醫師強調,在泡酒過程中有四類中藥需要特別留意,因為近幾年來因這四類中藥引起藥酒中毒的事件屢有發生:一是「馬錢子」,該藥毒性較大,必須泡製後才可藥用,超量或長期服用可引起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昏迷;二是「川烏」、「草烏」,此藥泡製和煎煮後,對人體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有麻痹作用,生的川烏、草烏毒性極大,嚴禁作為中藥飲片直接泡酒。三是「水蛭」,中醫用於破血逐瘀、通經,超量或長期服用可引起內臟出血和腎損害,故有出血傾向的病人禁用。四是「蒼耳子」,對心臟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減慢、收縮力減弱。
市民如需自製藥酒預防或治療某些疾病,應由正規的醫療機構對疾病做出明確診斷,並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和購買藥材,不可隨意在街邊採購中草藥,也不能隨便摘抄不了解的秘方,自配中藥方劑。
藥材切片有講究
泡製藥酒所需的藥材在處理方面也是有講究的,部分市民在泡製藥酒時,將所需藥材直接扔進酒中進行泡製,這樣的做法並不恰當。
醫生指出,一般製備藥酒的藥材都要切成薄片或者搗碎成粗顆粒狀。首先,要按照醫生處方配齊所用藥物的種類、劑量,然後將這些藥材洗淨曬乾,一般比較堅硬的皮、根、莖類的藥物,切成3厘米厚的薄片即可,草質的根莖,切成3厘米長度的段,種子類藥材則可擊碎。有些藥物還需經過一定的加工泡製處理。民間驗方的中藥,一定要先弄清其品名、規格,要防因同名異物或異名同物而搞錯藥材。
所以動植物藥材分別浸泡,服用時再將泡好的藥酒混合均勻。
藥酒也要適量飲用
藥酒主要成分也是酒,雖然裡面含有藥物成分,但是過多飲用也是不好的。一般藥酒是屬於穩步類型,要是喝過量了,不僅不會起來溫補效果,反而還帶來反作用。因此,服用藥酒要注意以下事項。
1,有禁忌者不能服用,如酒精過敏者,患各種皮膚病、肝腎疾病、手術後、消化道潰瘍患者等。
2,哺乳期的婦女不適合用。
3,患者也應避免。
4,血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及各種癌症患者都不宜飲用。
中藥藥酒得選用
選用藥酒很重要,一要熟悉藥酒的種類和性質;二要針對病情,適合疾病的需要;三要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四要了解藥酒的使用方法。
喝藥酒的三大誤區
所謂藥酒,是在酒中混合藥材浸制而成。因此,藥酒包含酒和藥物的雙重功效,主要作為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