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鼠標手或可致永久性殘疾 正確的護理方法有這4個

現代人生活跟工作都離不開電腦,而我們的手腕關節也會在這長期用鼠標的過程中容易關節麻痹、痙攣、疼痛、腫脹。醫學上把這種跟傳統手部損傷不相同的症狀群稱為「鼠標手」。而過於嚴重的「鼠標手」可能會導致手部永久性殘疾,其實很多人有鼠標手的現象但是不知道自己已經是鼠標手。所以耽誤了診治的時間,那麼現實中,我們該怎麼自測自己得了鼠標手呢?又該如何護理?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的副主任醫師徐洪璋曾在家庭醫生在線「健康十萬個為什麼」專家答疑解惑平台上向網友們科普過此類知識。

如何自測「鼠標手」專家教你4步走

1、感覺:患者橈側3個半手指麻木、刺痛或燒灼樣痛、腫脹感,晚上睡覺可因手麻,或者因灼燒的刺痛而致醒。有這些感覺或是「鼠標手」早期症狀。

2、按壓:患手張開,掌心向上,模到手腕部兩條比較淺的肌腱(橈側腕屈肌腱和掌長肌腱),在其之間用力按壓,若有痛、麻、酸脹的感覺,則有「鼠標手」的嫌疑。

3、增加腕管的壓力:可以做極度的屈腕動作:將雙肘置於桌上,屈肘、前臂上舉、雙腕同時彎曲90度,在1-2分鐘內出現手指麻木的話,就要考慮是「鼠標手」了。

4、更早期症狀:過去工作、玩電腦幾個小時沒有感覺,現在幾個小時就有手腕就有麻、痛的感覺,特別是晚上的時候不舒服,就要小心或是「鼠標手」了。

患上鼠標手,日常護理要注意這4點

如果確診是患上了鼠標手,徐洪璋醫師指出日常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勞逸結合、調整坐姿。用電腦一個小時休息一下。

2、做手腕操有助於預防和緩解鼠標手。

手腕操:雙臂平行於地面伸展在胸前,五指併攏,掌心向下。五指張開,手腕向上儘量背伸保持5-10秒;隨後還原手掌放鬆,握掌,手腕先向下儘量彎曲,保持5-10秒;然後手掌還原放鬆保持5-10秒。這套動作連續做10-15次之後,將雙手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放鬆,同時輕甩雙手5-10分鐘。

3、在使用電腦鍵盤時,不要屈腕和背伸腕,手臂、手腕最好呈水平狀態,保持中立位。這裡提醒大家,選擇鼠標墊不宜過高。一些人體工學鼠標對「鼠標手」具有一定預防作用的,它們符合人體生理習慣,使我們的手指和手腕更舒服。

4、要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儘量少喝酒、少吸菸。

本文指導醫生:

徐洪璋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

擅長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頸腰損傷、頸肩腰腿痛、頸椎...[詳細]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我國每年有100多萬人死於糖尿病,患者多半是被自己「拖死」的

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我國現有10965萬糖尿病患者的,而糖尿病前期患者數量更為恐怖,人數高達1.48億!這個總數已經超越曾經的「全球糖尿病之都」印度,成為全球糖尿病人最多的國家。我國每年死於糖尿病的患者超100多萬,而國內糖尿病的診斷率為30%。這也就是說我國超過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是不清楚自己有沒有糖尿病的。很多患者的病情有可能就是這樣被延誤,沒有及時的接受治療而導致死亡率提高的。

對於發病如此之高,且現代醫學還未能完全治癒的情況下,早期發現跟及時治療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的哪些典型症狀可以幫助我們來判斷自己是否患上糖尿病?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的主任醫師陳燕銘教授就曾在家庭醫生在想「健康十萬個為什麼」專家答疑解惑平台上為廣大網友科普國此類知識。

患上糖尿病症狀分為典型跟不典型

陳燕銘教授表示糖尿病的典型症狀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和消瘦。而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症狀不典型,僅有頭昏、乏力等,甚至無症狀。

有的發病早期或糖尿病發病前階段,可出現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狀,如飢餓、冷汗、心慌;有些患者會出現手腳麻痹、發抖,感覺很疲勞、血壓高、尿液發白,眼睛疲勞、視力下降,口渴、多尿,體重下降很快。出現上述情況就應考慮是否得了糖尿病,儘快就醫,防止病情惡化。

此外,有糖尿病家族史、反覆發生皮膚化膿性感染的、男性性功能障礙、視力減退、呼吸異味、嗜糖、疲勞感明顯、有尿糖的,也要特別注意糖尿病很可能就潛伏在身邊。

防治糖尿病日常應該做到這幾點

大家都清楚,疾病等到發作接受治療,對病人來說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所以做好預防疾病顯然很重要,一開始就源頭上掐斷病源,讓疾病無處落地,所以我們在日常應多注意以下幾點,做好糖尿病的預防。

1、不要暴飲暴食:不能見著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就一次性給吃撐,要遵循自己固有的飲食規律。特別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不能在短時間內就大量的攝入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如蜂蜜、蛋糕,碳酸飲料等。飲食也要注意低鹽、低脂,高維生素最好。

2、多加運動:運動可以幫助提高胰島素敏感度,穩定血糖。且有研究證明,長期運動的人會比不運動的人長壽。

3、體檢為準:定期去體檢,不僅僅是預防糖尿病,還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時做出調整,保證身體健康。

現在國內對糖尿病知識大多還欠缺普及,但是它不是一個小毛病,在患病人數日益增多的今天,早發現早治療才是正確的做法。

本文指導醫生:

陳燕銘教授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

擅長疾病: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肥胖症、甲狀腺疾病等...[詳細]

處暑來臨不宜過早大補 養生需注意6點

處暑,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顧名思義,處暑即表明暑天宣告結束。處暑節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所以此時,人們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應的調整。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

處暑養生需遠離兩誤區

1、食用苦味食物

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此時秋燥尤為嚴重。肺為嬌髒,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處暑養生仍要以生津潤肺、止咳防燥為主。在五味中,苦味屬燥,而苦燥對津液元氣的傷害很大。《皇帝內經·素問》中也有提到「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所以,在處暑時節,要少食苦瓜、羊肉、杏、野蒜等苦燥之物,多食百合、銀耳、蘿蔔、秋梨、香蕉、藕等養陰生津的食物來潤肺防燥。

2、進行大補

雖然,天氣涼爽使人的食慾也逐漸恢復,但是此時並不是最好的進補時機。因為,經過夏天的消耗,人的腸胃還比較虛弱,此時如果大補特補,盲目服用人參、鹿茸、甲魚、阿膠等營養極為豐富的補品,不僅達不到很好的滋補效果,還會引起消化不良、腸胃不適,加重秋燥症狀。

處暑養生小常識

1、早睡早起

進入秋季後,人體出汗減少,人的機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水鹽代謝開始恢復原來的平衡,心血管和神經系統負擔緩解,腸道功能日漸正常,由此,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應,一些在夏季時潛伏的症狀就會出現,機體也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

處暑時節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瀉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秋乏」。

2、益腎養肝多吃咸

處暑節氣,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處暑過後,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此時飲食調養方面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飲食上宜多吃鹹味食物如荸薺、沙葛、粉葛等。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處暑節氣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但這些食物一次進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隨著氣侯漸漸乾燥,身體裡肺經當值,這時可多吃滋陰潤燥食物,防止燥邪損傷。如梨、冰糖、銀耳、沙參、鴨子等養陰生津的食物,或黃芪、黨參、烏賊、甲魚等能益氣保健的食物。當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消熱通便的功效,能補充人體的津液。應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加重秋燥的症狀。

3、多喝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須養陰,而養陰的重點在於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潤的食物外,水分的攝取也不可少。建議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溫水,可以讓整個消化系統甦醒過來,腸子開始蠕動,就會想上廁所,當然也就不會便秘了;但是千萬不要喝冷水,因為人的脾胃喜溫忌寒,低於室溫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4、吃粥補充水分與潤燥

秋天早餐若能吃些溫熱粥或藥膳粥,可說是養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虛、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補中氣。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與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養生早餐。中醫提醒,老年人、體質較虛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會明顯感覺不舒服的人,應該從秋天就開始調理保養身體,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5、多喝蜂蜜水少吃薑

季節進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薑。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那麼,人體就必須經常給自己「補水」,多喝水也就成了我們對付「秋燥」的一種必要手段。

建議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蜂蜜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此外,還含有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6、通風透氣,早晚添衣

處暑時節,正值初秋,暑熱尚未退盡,此時不宜過多過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當然,『秋凍』還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謝功能下降,血液循環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更應及時增減衣服。

一定要確保室內通風,白天只要室內溫度不高就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風滌盪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睡覺時腹部蓋薄被,以防脾胃受涼。同時,室內可養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蘭、文竹等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室內空氣,增加含氧量。可在床頭擺放散發香氣的水果,能起到促進睡眠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入睡之前莫貪涼,最好把窗戶關上,以防寒濕之邪侵入人體。

處暑來臨需拒絕燒烤 兩款食譜可常吃

處暑的來臨代表著我們正式進入了秋季,那麼處暑吃點什麼好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處暑時節吃什麼可以養生保健。

處暑一到容易頭暈困重 調理應從三處著手

眼見九月來臨,處暑也即將到來。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也都將從夏季轉入秋季,而在處暑到中秋的這段時間,秋老虎殘留的暑熱邪氣侵襲人體後,很容易耗氣傷津。氣是推動和調控臟腑功能活動的動力。氣虛則健運失職,這段時間人常會出現疲乏、不思飲食、精力下降、懶於交往、腹脹便溏等症狀;熱灼津傷,故出現口渴、心煩、皮膚干、尿短黃等一派津液虧少的症狀;暑多夾濕,上犯清竅,所以常會有頭昏困重的感覺。那麼處暑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處暑這個節氣養生又該注意些什麼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醫科的主任醫師梁東輝教授與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急診科的副主任醫師黃漢超就曾為家庭醫生在線的網友們科普過此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