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來臨需拒絕燒烤 兩款食譜可常吃

處暑的來臨代表著我們正式進入了秋季,那麼處暑吃點什麼好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處暑時節吃什麼可以養生保健。

處暑飲食有6原則

1、注意滋陰潤燥:處暑後的天氣多半以乾燥為主,因此這個時候就應該多吃一些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除此之外飲食還應該以清淡為主,隨著水果的大量上市,不妨多吃些梨、葡萄、西瓜之類的水果,以此來滋陰潤燥。

2、多吃有酸味的食物:進入秋季後肺經當值,中醫認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因此在秋季應該適量的多吃些酸性食物。過一段時間後,橘子和山楂將要成熟,這個時候不妨多吃這兩種食物,以此來達到保肝護肺的功效。

3、補充維生素:秋季必須要多吃些含有維生素的食物,比如西紅柿、鮮辣椒、茄子、馬鈴薯等,這些食物能補充人體營養從而避免受到燥邪的侵害。同樣還需要多攝取些鹼性食物,比如蘋果、海帶以及新鮮的蔬菜等,這類食物同時還含有豐富的水分,是秋季里必不可少的食物。

4、適量攝入優質蛋白質:秋季養生小常識認為,蛋白是我們人體的生命基礎,因此不管是夏季還是秋季,都應該保證優質蛋白的充分攝取。比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及豆製品等,秋季是一個增液養津的特殊時段,因此適量的增加一些蛋白質可提高免疫力。

5、注重加溫食補:到了秋季食補是最重要的一種養生方法,特別是對於一些老有慢性病等特殊人群。在秋季可以適量的吃一些屬溫熱性的食物,比如鮮辣椒、雞肉等,如果有喝酒習慣的話不妨適量的少喝一些酒,其中白酒、黃酒是最適合的選擇。

6、拒絕燒烤:秋季氣候變化大,而且還乾燥,而辛辣燒烤類食物大部分都燥熱傷津液,這些食物會嚴重影響到人體健康。因此在秋季對於這些辛辣類食物一定要拒絕,比如辣椒、生薑、花椒、蔥、桂皮、酒等,同時也不要吃得太油膩。

處暑吃些什麼好?

芹菜:芹菜性涼,味甘辛無毒,平肝健胃,富含蛋白質、糖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胺基酸等。芹菜能興奮中樞神經,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並有祛痰作用。

秋葵:秋葵雖然有個「秋」字,但每年3到11月都是它的採收期,5到9月則是主要盛產季。目前秋葵已成為人們所熱追高檔營養保健蔬菜,能增強身體耐力,強腎補虛,同時因其熱量低,所以還是不錯的減肥食物呢。

海帶:要問海帶有啥寶,其中含碘就是寶。海帶無論爆炒還是涼拌都各具風味,除此,海帶煮糖水也是味道一流。秋燥最適宜來一碗冬瓜海帶老鴨湯了,既滋補又祛濕。

蓮藕:蓮藕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無論是促進新陳代謝還是緩解疲勞,它都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蓮藕雖小,渾身是寶。除了蘊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鈣以外,它還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

馬蹄:處暑時節,秋燥甚濃。馬蹄對克服津氣乾燥有很好的療效。馬蹄自古以來就享有「江南人參」的美譽,生吃解渴,下菜養生。處暑時節,甚為乾燥,馬蹄水煎湯汁對滋秋潤燥有很大的幫助。

推薦處暑養生食譜

1、涼拌芝麻菠菜

準備20克的芝麻,新鮮的菠菜300克,食鹽、香油、雞精適量。把菠菜洗乾淨備用,水燒開後把菠菜放進去燙熟,然後撈起來瀝乾水分,放入盤子裡,加入香油、食鹽、疾病攪拌均勻,然後撒上芝麻就可以食用。

功效:可以補肝益腎,潤燥和舒心。

2、豬心燉百合

準備一顆新鮮的豬心,50克左右的干百合,料酒和食鹽適量。把豬心切開洗乾淨後,切成條狀,然後放進燉盅里,再加入百合、食鹽和料酒,燉的時間差不多在1小時左右,就可以食用。

功效:可以潤肺止咳,潤燥,清心和安神的功效。

處暑節氣,在飲食起居方面要做到調節有方,做到早睡早起,早起有利於肺氣的吸收,早睡能夠避免秋季的肅殺之氣。在精神調養上,由於秋季的季節原因,不少人有悲秋的情緒,不利於身體健康,這時候要注意收斂神氣,讓神志處於安寧的狀態,可以聽聽音樂或者練練字,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處暑來臨不宜過早大補 養生需注意6點

處暑,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顧名思義,處暑即表明暑天宣告結束。處暑節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所以此時,人們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應的調整。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

處暑養生需遠離兩誤區

1、食用苦味食物

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此時秋燥尤為嚴重。肺為嬌髒,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處暑養生仍要以生津潤肺、止咳防燥為主。在五味中,苦味屬燥,而苦燥對津液元氣的傷害很大。《皇帝內經·素問》中也有提到「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所以,在處暑時節,要少食苦瓜、羊肉、杏、野蒜等苦燥之物,多食百合、銀耳、蘿蔔、秋梨、香蕉、藕等養陰生津的食物來潤肺防燥。

2、進行大補

雖然,天氣涼爽使人的食慾也逐漸恢復,但是此時並不是最好的進補時機。因為,經過夏天的消耗,人的腸胃還比較虛弱,此時如果大補特補,盲目服用人參、鹿茸、甲魚、阿膠等營養極為豐富的補品,不僅達不到很好的滋補效果,還會引起消化不良、腸胃不適,加重秋燥症狀。

處暑養生小常識

1、早睡早起

進入秋季後,人體出汗減少,人的機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水鹽代謝開始恢復原來的平衡,心血管和神經系統負擔緩解,腸道功能日漸正常,由此,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應,一些在夏季時潛伏的症狀就會出現,機體也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

處暑時節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瀉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秋乏」。

2、益腎養肝多吃咸

處暑節氣,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處暑過後,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此時飲食調養方面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飲食上宜多吃鹹味食物如荸薺、沙葛、粉葛等。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處暑節氣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但這些食物一次進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隨著氣侯漸漸乾燥,身體裡肺經當值,這時可多吃滋陰潤燥食物,防止燥邪損傷。如梨、冰糖、銀耳、沙參、鴨子等養陰生津的食物,或黃芪、黨參、烏賊、甲魚等能益氣保健的食物。當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消熱通便的功效,能補充人體的津液。應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加重秋燥的症狀。

3、多喝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須養陰,而養陰的重點在於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潤的食物外,水分的攝取也不可少。建議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溫水,可以讓整個消化系統甦醒過來,腸子開始蠕動,就會想上廁所,當然也就不會便秘了;但是千萬不要喝冷水,因為人的脾胃喜溫忌寒,低於室溫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4、吃粥補充水分與潤燥

秋天早餐若能吃些溫熱粥或藥膳粥,可說是養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虛、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補中氣。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與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養生早餐。中醫提醒,老年人、體質較虛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會明顯感覺不舒服的人,應該從秋天就開始調理保養身體,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5、多喝蜂蜜水少吃薑

季節進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薑。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那麼,人體就必須經常給自己「補水」,多喝水也就成了我們對付「秋燥」的一種必要手段。

建議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蜂蜜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此外,還含有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6、通風透氣,早晚添衣

處暑時節,正值初秋,暑熱尚未退盡,此時不宜過多過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當然,『秋凍』還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謝功能下降,血液循環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更應及時增減衣服。

一定要確保室內通風,白天只要室內溫度不高就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風滌盪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睡覺時腹部蓋薄被,以防脾胃受涼。同時,室內可養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蘭、文竹等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室內空氣,增加含氧量。可在床頭擺放散發香氣的水果,能起到促進睡眠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入睡之前莫貪涼,最好把窗戶關上,以防寒濕之邪侵入人體。

處暑養生有四原則 這些食物可常吃

處暑之後,早晚溫差變化開始明顯,人們應飲食有節、忌肥甘厚味、不可挑食、不勉強進食、忌怒後進食,特別忌諱過冷過熱的食品。此時飲食調養方面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多吃清熱安神食物。

處暑應該怎麼吃?

1、飲食清潔

處暑是夏秋轉換的時機,暑氣仍有餘威,食物易於變質。俗話說「病從口人」,進食不清潔的食物或腐敗變質的食物,可引起胃腸疾病或腸道寄生蟲病,必須注意飲食衛生。飯菜做適量,力求不剩飯。糕點等不可放置過久,嚴防蟑螂、蒼蠅的叮咬。生吃瓜果時,一定要洗淨。飲食不宜偏嗜,宜多樣化,才能起到全面營養人體的作用。

2、少食肥甘

肥甘是泛指肥膩甘美的厚味食物,如動物脂肪、甜膩食品、煎炸之物等。這類食品雖味美香甜,但不可多食。現代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過食肥甘厚味是引起老年人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處暑時此類病更要注意預防。中醫主張飲食宜清淡。從古到今的養生經驗說明,飲食清淡是長壽的重要原因。應多宣傳過食肥甘厚味之危害,指導人們科學進餐。

3、冷熱適中

食物的溫度也要適當。人對飲食冷熱的要求不盡相同,一般說,陽性體質者喜冷飲,陰性體質者喜熱飲。隨人所好,可適當調節飲食的溫度,但切不可過冷過熱。食物寒溫失宜,不僅會對胃腸道產生不良刺激,而且會損傷人體陰陽之氣。

4、多吃酸果

夏秋交疊,可以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蘋果等,少吃甜味的西瓜等。葡萄不但「酸」,還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時多吃能幫助機體排毒,解內熱。紅色葡萄可軟化血管、活血化瘀,白葡萄潤肺,綠葡萄清熱解毒,紫葡萄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陰養腎。

推薦幾款食物

鯉魚:鯉魚能除濕開胃、利水消腫,因此特別適合在三伏天這種濕熱的環境中食用。另外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同時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是適合兒童、孕婦、老人等各類人群的肉類食品。

鴨肉:秋初末伏,吃肉不僅讓人覺得有些油膩,還容易上火氣躁。因此,在肉類的選擇上應首選性質偏涼,或性平的肉。俗話說「防苦夏吃吃鴨」。這是因為鴨肉性涼,具有健脾益氣,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

黃瓜:老黃瓜可謂消暑熱的一大「法寶」。老黃瓜指的是熟透了的黃瓜。黃瓜的瓜皮本來是青綠色,但成熟時間久後會逐漸變為黃色,故又稱為老黃瓜。其清熱消暑能力強,且寒涼性少,是中伏天應對暑熱天氣的良好食材。

蓮藕:「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令時節是鮮藕應市之時,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對老年人來說,藕更是補養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蓮藕也是高血壓、肝病、食慾缺乏、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綠豆粥:夏日炎炎,不少主婦會熬一大鍋綠豆湯給家人當水喝。綠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但對於手足涼、腹脹腹瀉等體質虛弱的人,最好不要過多飲用,可選擇熬綠豆粥這種稍溫和的吃法。

酸梅湯:到了夏季三伏天,能喝上冰涼的酸梅湯可謂是神清氣爽,而酸梅湯里有個很重要的食材,就是烏梅。中醫認為,烏梅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肺、大腸經,主治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酸梅湯有清暑開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綠豆芽:炎炎夏日,烹製一道綠豆芽菜餚可以清熱解毒、利尿除濕。同時,綠豆芽的熱量很低,而水分和纖維素含量較高,可促進腸蠕動,具有通便作用。

這3款食譜可常吃

百合蓮子湯

材料:干蓮子75克,干百合100克,冰糖75克

做法:蓮子清水浸泡4小時,百合清水浸泡一夜,二者沖洗乾淨。將百合和蓮子放入鍋里,加清水,大火煮沸,放入冰糖,用小火煮40分鐘即可。

黃豆豬骨湯

材料:大黃豆100克,豬骨1000克

調味料:味精,料酒,鹽,蔥姜

做法:黃豆、豬骨分別洗淨,鍋加上,倒入黃豆和豬骨。大火煮開,改成小火慢燉1-2小時,然後加調味料即可。

功效:強壯身體,能抗衰老、預防骨質疏鬆,適合營養不良、身體瘦弱、腹脹納呆的人食用。

禁忌:不能一次吃太多,吃太多也容易導致腹脹。

芝麻菠菜

材料:熟芝麻15克,鮮菠菜500克

調味料:味精,香油,鹽

做法:菠菜去根,洗淨後放入沸水鍋里,焯一下,撈出放入冷水中,變涼後撈出瀝乾水分,切段。把切好的菠菜,放進盤子裡,加鹽、味精,淋上香油,攪拌均勻後再撒上黑芝麻即可。

功效:開胸潤燥,補肝益腎。

處暑一到容易頭暈困重 調理應從三處著手

眼見九月來臨,處暑也即將到來。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也都將從夏季轉入秋季,而在處暑到中秋的這段時間,秋老虎殘留的暑熱邪氣侵襲人體後,很容易耗氣傷津。氣是推動和調控臟腑功能活動的動力。氣虛則健運失職,這段時間人常會出現疲乏、不思飲食、精力下降、懶於交往、腹脹便溏等症狀;熱灼津傷,故出現口渴、心煩、皮膚干、尿短黃等一派津液虧少的症狀;暑多夾濕,上犯清竅,所以常會有頭昏困重的感覺。那麼處暑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處暑這個節氣養生又該注意些什麼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醫科的主任醫師梁東輝教授與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急診科的副主任醫師黃漢超就曾為家庭醫生在線的網友們科普過此類問題。

吃無花果可以治痔瘡嗎 無花果怎樣吃治痔瘡

無花果樹是一種生長於溫帶和熱帶的果樹,其花朵藏在果實的雛形里,需要蜜蜂從果子底部的小洞鑽進去使花朵受精。新鮮的無花果有一種獨特的清香味,有生津止渴、消除疲勞等功效。有人說吃無花果還可以治療痔瘡,這樣的說法究竟是真是假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