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對於一些人來說過得也不輕鬆:有人旅途勞頓,有人大吃大喝暴飲暴食,有人作息時間被打亂……這些因素加上十一後乾燥的天氣,使許多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大致可分為奔波忙碌型、飲食過度型、外出感受風燥型幾種類型,也有人把這些狀態戲稱為「長假綜合徵」。不同類型的「長假綜合徵」,調理方法也不同。小編教你幾個食療方,助你「吃掉」節後綜合症。
奔波勞碌者多喝菊花茶
很多人在長假裡長途或短途的旅遊、舟車勞頓,或是辛苦地在家打掃衛生、處理各種平時無暇顧及的事情。專家指出,這類人群屬於奔波忙碌型。調理時重在清肝火。這類人群往往表現為頭暈、目赤、心情急躁、睡覺不安、口苦耳鳴、胸脅脹滿。
專家提醒,這部分人群要注意平定情緒、放慢節律、保障休息。在食療方面,可以考慮用菊花、決明子、夏枯草泡茶喝。
另外,要消除旅遊疲勞,洗澡是個好辦法,洗澡可使毛細血管擴張、有效消除疲勞;但洗浴時間不宜過長。睡前用感覺略燙的熱水泡腳、按摩,也有助於消除疲勞。
飲食過度者山楂清食火
聚餐是國人慶祝節日的方式之一。在大快朵頤的同時,很多人不注意節制飲食,結果大吃大喝、暴飲暴食;還有的人生活沒有了規律,飢一頓飽一頓。結果,長假過後,很多人出現飲食過度的問題,被稱為「飲食過度型」,往往表現為腹脹、打嗝、舌苔厚膩、便秘不爽。
專家提醒,這部分人群調理時重點要清食火。對飲食過度的人們來說,食療很重要,可以喝些蘿蔔湯、食用大山楂丸;還可適當吃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另外要注意的是,這部分人群飲食要少,並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要暫時停吃零食,保障每天兩餐之間腸胃要空。
外感風燥者喝水清肺火
秋季氣候乾燥,過敏原也比較多。有些人在戶外時因為過敏或空氣乾燥,會患上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過敏性皮炎等),還有的人出現咽干、咽痛、口渴等症狀。專家指出,這類人群屬於「外出感受風燥型」,消肺火要多喝水,可用菊花、桔梗、薄荷、玄參泡茶喝。還要避免出汗後受風,加重症狀。
推薦一款節後食療:羅漢齋
材料:荷蘭豆100g,冬菇(浸軟)20g,西蘭花(切成小花)100g,番茄(切成楔狀)100g,小玉米筍70g,蘑菇50g。
調味:蒜蓉少許,食油3湯匙,蚝油1湯匙。
做法:
1、蒜蓉和食油放入煎碟里,入爐高火爆香約3分鐘;
2、加進冬菇和蚝油用高火煮約1分30秒(無需加蓋)。
3、拌入西蘭花、番茄、小玉米筍、蘑菇,加上緊密的鍋蓋,高火煮約3分鐘。
4、最後加入荷蘭豆,加上蓋,用高火煮2分鐘即可。
羅漢齋,取十八羅漢吉祥之意,以十八種素菜精製而成。這道菜里的食材雖不名貴,但是要湊齊三菇三耳等等,卻是頗費心思的;正宗的做法里烹飪步驟也相當繁複,所以也有說這道菜是佛門最奢華的一道素齋。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假期模式關閉 中醫療法擺脫節後綜合徵
春節長假過去了,經歷了一段旅途的奔波之後再度回到工作崗位上,不少人都會出現各種不適應,莫名的恐慌,身心萎靡,情緒低落或焦躁,注意力難以集中,厭倦工作等,這些都是節後綜合症。假期模式關閉,上班族應該如何消除節後綜合症?四大症狀,輕鬆調整。
節後綜合徵常見的主要有三種表現如下:
1、生物鐘紊亂:長假期間,很多市民都會通宵聚會,白天又補眠,打亂了人體正常生物鐘,造成植物神經系統紊亂;
2、恐懼上班:經過接連幾天的放鬆,很多市民到了上班前一天甚至前兩三天開始出現焦慮、煩躁等情緒;
3、輕度憂鬱:假期中,許多兒時朋友同學聚在一起,聚會潮一波接著一波,興奮之後,又要回歸枯燥的工作,許多人感到孤單、無聊,甚至出現輕微憂鬱情緒。
老中醫推薦以下傳統養生法,緩解節後綜合徵的狀態。
1、藥浴
全身浸泡,打開全身的皮膚毛孔穴位,以全身的經絡為通道,同時藉助水的溫熱為推動力使藥效直達全身,周身腠里疏通,毛孔開放,加快汗腺的排泄,起到發汗退熱,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消腫止痛,氣血調和的目的。藥物成分快速透過皮膚、孔竅和穴位進入體內,藉助熱量,藥力沿任、督二脈循環,達到氣血周天運行的神奇效果,對調理節後綜合症有良好的療效。
2、艾灸
艾灸驅寒除濕,打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固脫,對久坐而致頸腰椎問題有非常好的療效。
3、拔火罐
拔火罐可以排出皮膚腠里及臟腑深層病邪毒素,祛除體內濕寒瘀滯,給身體清理衛生,對肩周炎、頸腰椎痛、脂肪肝等有明顯的效果。
食療,讓身體儘快遠離亞健康狀態
1、適當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幫助消化腹內積食。
2、心理感覺抑鬱、壓抑的人,可以多飲玫瑰花茶:
取玫瑰花15克泡水喝,氣虛者可加入大棗3~5枚,或西洋參9克,腎虛者可加入枸杞子15克。玫瑰花的藥性非常溫和,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起到鎮靜、抗抑鬱、緩解節後綜合徵的功效。泡玫瑰花時,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入冰糖或蜂蜜,以減輕玫瑰花的澀味,加強功效。
3、多喝白開水,尤其是每天早上一大杯白開水,可以幫助腸道排毒。
4、日夜顛倒而作息規律打亂的人,建議多吃木耳、百合、蓮子等食品。
5、節日期間吃多了煎炸食品、火鍋等刺激性食品導致「上火」的人,可以多吃蘿蔔、鴨肉、新鮮的綠葉蔬菜、稀飯、麵條湯、疙瘩湯等「清火」食物。
酒量不行?如何把酒的危害降到最低
春節聚餐喝酒是少不了的,這對於酒鬼來說或者是好事,但對於酒量不行的人而言,是一場災難。不喝就不給別人面子,顯得尷尬,但喝了自己肯定會醉。這時候躲酒就顯得特別必要。下面就教你躲酒的技巧。酒量不行的6技巧
1、桌前放兩個大杯,一杯放白酒,一杯放礦泉水,拿小酒盅乾杯,勤喝水,到酒桌上主客基本都喝8分醉時,可以以水代酒,主動出擊;(這條不建議用)
2、不要主動出擊,實行以守為攻戰略;
3、掌握節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
4、乾杯後,不要馬上咽下去,找機會用餐巾抹嘴,把酒吐餐巾里;(適用女性)
5、上座後先吃一些肥肉類、澱粉類食品墊底,喝酒不容易醉;
6、不要幾種酒混著喝,特別容易醉。
如何把酒精對身體的危害降到最低呢?
飲酒前
需要做兩方面的準備:一是選擇最佳的飲品。二是飲酒前要吃點東西墊底。
飲酒中
在喝酒的同時吃飯。補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飲酒同時吃些蔬菜,也可減輕肝臟負擔。醋拌涼菜以及水果都是很好的選擇,它們既可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體內燃燒,同時補充的維生素C、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劑,也可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毒害。
吃最適合的下酒菜。從保健角度來說,酒的醇度越高,越要吃動物性蛋白質豐富的菜,這也是飲酒的一個竅門,市場上出售的保肝藥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膽鹼成分。 而牛肉、燒雞、魚以及其他動物性食品和大豆製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膽鹼。因此,吃這些食品等於服了保肝藥。鹼性食物,如醋拌的涼菜、青菜及水果等,對保護肝臟也有益。 另外,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時吃些呈鹼性的食物如蔬菜,就可以中和酸性,從而減輕肝臟的負擔。在喝酒時多吃魚、雞肉、豆腐和豆豉等也有益處。
飲酒後
酒後易渴可吃些水果。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將鹽分隨尿排出。為補充體內鹽分的損失,飲酒後的翌日清晨,最好喝一杯淡鹽水。由於酒本身的利尿作用,加之菜餚中的鹽分增加了血液濃度,所以酒後易產生渴感。這時一杯接一杯地飲水,對肝臟也不利。最好的辦法是吃些水果,這樣既可中和酸性,水果中的糖分又能促使酒精在體內燃燒,從而減少其對肝臟的毒害。
食療搭配 讓你「吃掉」節後「綜合症」
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相信很多朋友都出現了提不起精神,食欲不振,工作效率低等現象,這就是典型的"節後綜合症"。主要是因為人們平時處在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狀態下,遇到節日暴飲暴食、菸酒無度或者遊玩過於勞累,身體休息時間不夠,再回到緊張的工作環境當中後,就容易身心失衡,出現渾身無力、嗜睡、做事情精力無法集中等亞健康症狀,還容易誘發各種疾病。
節後健康飲食三搭配 鹼與酸搭配要合理
健康才是我們飲食的最大目標,不管是目的是為了瘦身還是養生。我們要在攝取食物營養的同時更要注重健康營養的吸取。長假雖然結束了,但節後更要注意飲食,不要亂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