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研究表明,複方丹參片能夠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慢心率,改善心肌缺氧;可改善心腦血管急性症狀和心電圖缺血性的改變;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反應,降低血黏度,降低血脂。
以丹參為主的複方丹參片在婦科、內科及外傷科常用。但複方丹參片不宜當作「保險藥」長期服用。應用一般10~15天為一療程,同時需注意以下問題:
冠心病的臨床症狀除心血瘀阻外,尚有心氣虛及心陽虛等表現。複方丹參片是冠心病治標的一種常用中成藥,如若長期服用,由於冰片芳香走竄,會耗氣傷陽,使冠心病患者原有的心氣不足與心陽不足加重,導致心臟功能減退,從整體上看不利於疾病的治療和康復。
複方丹參片中冰片含量偏大,對胃腸道刺激性較大,冠心病人兼有食道炎、各種胃炎、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尤其是屬於虛寒體質者不宜選用。
如在治療期間,心絞痛持續發作,宜加用硝酸酯類藥。如果出現劇烈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應及時救治。
長期服用複方丹參片可能引起低血鉀症。經研究發現,有的冠心病患者按常規量連續服用複方丹參片1個月,血鉀水平較治療前降低,病人可出現腹脹、乏力等缺鉀表現。因此,在服此藥過程中應注意適當補鉀,可經常吃些富鉀食物,如香蕉、橘子、黃豆、花生、蘑菇、土豆、白薯等。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痤瘡外用藥方盤點:丹參連翹外敷患處
痤瘡是常見的一種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屬中醫「肺風粉刺」範疇。臨床好發於顏面及胸背等處,表現為黑頭粉刺、炎性丘疹、繼發膿瘡或結節。用下列驗方治療,效果良好:
1,蛇床子、地膚子、白蒺藜各15克,白礬12克。水煎取汁200毫升,分別於早晚洗患處。15日為一個療程。
2,梔子15克,黃芩15克,黃柏15克,當歸15克,白芷15克,薏苡仁20克,杏仁10克,枇杷葉15克。研末混勻。取上藥50克,用溫水調勻敷於患處,30分鐘後取下,每周一次。
3,大黃、白芷、白及等量烘乾,研成細末加等量珍珠粉備用。用75%酒精棉球消毒,然後取蒸餾水加少許醋調成糊狀,均勻塗於患處,45~60分鐘後除去,並用溫水洗淨。睡前重複一次,15天為一療程。
4,大黃、夏枯草、金銀花、黃芩、黃柏、石膏等量,洗淨烘乾研細,取適量加少許澱粉,用溫水調成糊狀,敷於面部,40分鐘後洗淨。輕者每周一次,重者每周兩次,一個月為一療程。
5,丹參、連翹、冰片、浙貝、枯礬適量,醋調外敷患處,每日一次。
6 ,薑黃、黃柏各25克,白及18克,白芷、赤芍、花粉、青黛、甘草各12克,共研細末,用飴糖調成糊狀,將藥膏敷於患處,每晚一次。
食療佳品—桑葚
桑葚,為桑科落葉喬木桑樹的成熟果實,桑葚又叫桑果,農人喜歡摘其成熟的鮮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們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質油潤,酸甜適口,以個大、肉厚、色紫紅、糖分足者為佳。每年4-6月果實成熟時採收,洗淨,去雜質,曬乾或略蒸後曬乾食用。
現代研究證實,桑葚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蘿蔔素、維生素(a原、b1、b2、pp及c)、蘋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礦物質鈣、磷、鐵、銅、鋅等。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藥,中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為滋補強壯、養心益智佳果。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鬚髮早白,消渴口乾,大便乾結等症。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桑葚入胃能補充胃液的缺乏,促進胃液的消化,入腸能刺激胃黏膜,促進腸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因而有補益強壯之功。可見桑葚是食療的佳品,且食療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下面擷取幾則,以饗讀者。
取新鮮熟透的桑葚500克,米酒1000毫升,浸泡1-2個月飲用,每日2次,每次1小杯,可用於貧血或關節炎的輔助治療。若治療腸燥便秘,桑葚50克,肉蓯蓉15克,黑芝麻15克,炒貝殼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桑葚30克(鮮者60克)、糯米60克,煮粥,待熟時調入冰糖少許服食,每日1劑。可滋養肝腎,養血明目,適用於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目眩、視力下降、耳鳴、腰膝酸軟、鬚髮早白及腸燥便秘等。
桑葚、蜂蜜各適量,將桑葚水煎取汁,文火熬膏,加入蜂蜜拌勻飲服,每次10-15克,每日2-3次。可滋陰補血,適用於陰血虧虛所致的鬚髮早白、頭目暈眩,女子月經不調、閉經等。
桑葚100克、黃酒500克,將桑葚置黃酒中密封浸泡1周後按量服用。可養陰利水,適用於陰虛水腫、小便不利、關節作痛、口渴、發白等。
桑葚40克、冰糖20克,用開水沖泡飲用。桑葚性寒生津,冰糖性平滋津,治腸道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乾燥。
但是,桑葚性質偏寒,故脾胃虛寒,大便稀溏者不宜食用。
丹參片良藥 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丹參片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療效好,對慢性支氣管炎遷延期的療效。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與理化、感染、過敏、呼吸道局部防禦和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相關。
養生足浴改善亞健康狀態:丹參紅花活血止痛
足浴療法屬於足療中的一種,也同屬於中醫外治法。古人曾經有過許多對足浴的經典記載和描述,如「春天洗腳,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