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能補脾益胃 乳白色或淡黃色的最營養

豆腐是家庭餐桌上的常客,但你知道什麼樣的豆腐更健康嗎?對此,下面介紹豆腐營養及教大家幾招挑豆腐。

豆腐的功效與作用

豆腐性味甘微寒。能補脾益胃,清熱潤燥,利小便,解熱毒。用以補虛,可將豆腐作菜食,如砂鍋豆腐、魚香豆腐、蕃茄燒豆腐、麻辣豆腐等。若治喘咳,可加生蘿蔔汁、飴糖;若膀胱有熱,小便短赤不利,可略加調味品食並飲汁。豆腐營養豐富,有「植物肉」之稱。其蛋白質可消化率在90%以上,比豆漿以外其它豆製品高故受到普遍歡迎。豆腐除直接或烹調食用外,又可進一步作成豆腐乳食,最宜於病人佐餐食。

豆腐不僅是味美的食品,它還具有養生保健的作用。中醫書籍記載: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生津解毒的功效,可用於赤眼、消渴、休痢等症,並解硫磺、燒酒之毒。這些,都陸續為現代醫學、營養池所肯定,比如,豆腐確有解酒精毒的作用;豆腐可消渴,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俗話說「青菜豆腐保平安」,這正是人們對豆腐營養保健價值的贊語。經過千百年的演化,豆腐及其製品已經形成為中國烹飪原料訓的一大類群,有著數不清的地方名特產品,可以烹製出不下萬種的菜餚、小吃等食品。

好豆腐是什麼顏色

從顏色上說,優質豆腐呈均勻的乳白色或淡黃色,稍有光澤,淡黃色很大一部分來源於胡蘿蔔素,它可以維持眼睛和皮膚的健康,改善夜盲症、皮膚粗糙的狀況,還有助於身體免受自由基的傷害;豆腐中的核黃素也略帶黃色,能維持皮膚、口腔和眼的健康。除此之外,淡黃色豆腐還暗示黃酮類物質較多,黃酮類對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提高人體免疫力等都有重要作用。而劣質豆腐則呈深灰色、深黃色或者紅褐色,顏色過白的豆腐有可能加入了增白劑。

用手摸,優質豆腐用手輕壓,有一定的彈性和硬度,劣質豆腐則彈性較差。

聞豆腐的氣味,優質豆腐有濃濃的豆香味,劣質豆腐則無豆香或豆腥味。

看豆腐的加工,優質豆腐塊形完整,質地細嫩,結構均勻,無雜質,而劣質豆腐則切面較粗糙,加工較差。

豆腐做法多樣

它可以單獨成菜,也可以作主料、輔料,或充作調料;它可以作多種烹調工藝加工,切成塊、片或丁或燉或炸;它可做成多種菜式,多種造型,可為冷盤、熱菜、湯羹、火鍋,可成卷、夾、丸、包等等還可調製成各種味型,既有干香的本味,更具獨一無二的吸味特性,「豆腐得味,遠勝燕窩」。由於豆腐及其製品具有這麼多的優點,難怪它膾炙人口,久盛不衰了。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飲水機里的水能致癌麼 識破騙人流言寶典

我們的生活中總流傳著一些關於健康的常識。這些常識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哪些是商家搞出來的噱頭?哪些又是在口口相傳中變形,被漸漸誇大的小常識?下面為你解讀這些健康常識的來龍去脈,幫助你從紛繁複雜的偽常識中發現科學的健康常識。

1、飲水機里的水能致癌

真相: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指出,飲水機里的水就開啟飲水機的加熱鍵到自動停止,溫度最高也只到90攝氏度,沒有沸騰。水放時間長了或者反覆煮沸,水裡的部分硝酸鹽可能轉變為亞硝酸鹽,但是亞硝酸鹽的量還是在安全範圍內的,不足以讓人致癌。

2、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

真相:「酸性體質」只是一個「偽概念」。人體的不同體液pH值也有所不同,比如胃液就是強酸性的。正常情況下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酸中毒和鹼中毒都是必須接受專業治療的嚴重疾病。短期內的特定食物不可能改變正常人血液的酸鹼度。

3、吃藥能預防感冒

真相:「預防病毒性感冒,藥物從來不是一個好手段。」衛生部北京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張亞同表示,保證充足睡眠、多喝水、補充營養、遠離人群多的公共場所,都是比藥物要好的預防手段。

4、宿便是健康殺手

真相:任何一本醫學教科書中都沒有「宿便」這個概念。如果相信此說,而採用瀉藥來「排宿便」,會對腸道的功能造成影響,嚴重者可能造成水電酸鹼紊亂、昏迷甚至死亡。

5、果汁與海鮮不能同吃

真相:這些傳說要麼來自於人們對日常生活的不恰當總結,要麼來自於對科學研究的誇大和誤讀。有科學家驗證了坊間流傳的數百種食物相剋傳說,無一成立。

6、孕婦需穿防輻射服保護胎兒

真相:這條謠言故意歪曲了一些二十多年前的研究結論。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日常非電離輻射會導致孕婦流產率、胎兒畸形率的提高,也不會導致新生兒出生體重過低。孕婦無需特別防護。

7、 吃蛋白粉可使人精力充沛

不少人喜歡買蛋白粉來吃,認為每天吃一勺會使人精力充沛。

事實:我們大多數人的飲食中蛋白質是不缺的,甚至是過量的。如果再補充蛋白質,過多的蛋白質並不能被身體利用,還會轉化為脂肪,讓人發胖,甚至還會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一般來說,只有嚴重偏食,不吃肉、蛋、豆製品等蛋白豐富的食物以及身體很虛弱不能正常進食者,才有吃蛋白粉的需要。

8、黃油麵包片比炸薯條更健康

人們都知道快餐中的炸薯條熱量大,轉而選擇看起來更健康的麵包片。但是為了讓麵包片的味道更好,很多人在吃的時候都會抹上黃油。

事實:抹上黃油的麵包片和炸薯條相比,兩者的油脂含量區別極小,它們含有的澱粉、蛋白質和礦物質也幾乎完全相同。而且相對來說,炸薯條所含的維生素C更豐富,所以黃油麵包不並不比炸薯條更健康。

管住嘴巴!4種人千萬不要食用魚肉

魚肉營養雖高4種人千萬不要食用:

1、服用某些藥物者

服用止咳藥者不要吃魚,尤其是深海魚更不要食用,以免引起組胺過敏反應,導致患者出現皮膚潮紅、結膜充血、頭暈、心跳加快、蕁麻疹等不適症狀。不少深海魚都含有組胺物質,一旦人體內的組胺量超標,該物質就會進入人體血液循環中,導致組胺過敏反應。平時吃深海魚之所以沒有上述不適症狀,是因為人體腸胃和肝臟中有一種抑制組胺活性的物質——單胺氧化酶,它可使組胺無法進入血液中。但是有些止咳藥卻存有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會抑制人體腸胃和肝臟分泌出單胺氧化酶,此時再食用深海魚非常容易造成組胺物質快速在體內積蓄。

除了止咳藥,還有其他藥物也能抑制單胺氧化酶。抗菌藥,如呋喃唑酮(如痢特靈等)、酮康唑、灰黃黴素;降壓藥如優降寧;治療帕金森的司來吉蘭;抗抑鬱藥如嗎氯貝胺;抗腫瘤藥物甲基苄肼等。中藥里也有能抑制單胺氧化酶作用的藥物,如鹿茸、山楂、何首烏等。

2、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時機體難以產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輕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會使病情急劇惡化,猶如雪上加霜。

3、孕婦

孕婦不宜經常食用海魚,常食海產品,會過多攝入甲基汞,胎兒在宮內接觸的汞量越高,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能力等其他機能發育輕微遲延的危險越大。科學家還提醒,即使母體攝入的汞不多,其胎兒的腦發育還可能發生遲延。為此,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少吃海鮮,每周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槍魚、劍魚等含汞量高的海魚,可選擇食用不受汞污染的池塘養殖的魚類。

4、出血性疾病患者

如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魚,因為魚肉中所含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狀。

枕邊人睡覺鼾聲如雷 教你7招入睡小竅門

有多少夫妻關係緊張或者不和都是由於夜裡的鼾聲。如果你也在經歷著這樣的痛苦,那再把你的枕邊人趕去沙發睡覺之前,不妨先讀一下這篇文章。據報道,7個得到驗證的簡單實用的小竅門,只要你願意試試,即使枕邊人睡覺愛打呼嚕,你也可以輕鬆地睡個好覺,從而避免夫妻之間的危機。

小心掏耳朵掏出癌症來 咋掏耳朵不得病

生活中,很多人吃完飯或閒著沒事時就喜歡隨便拿支「耳勺」掏耳朵,有些人甚至養成了沒事就用髮夾、指甲等掏耳朵的習慣,覺得這樣很舒服,卻不知這很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把細菌帶進耳道里,引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