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進補吃什麼中藥?
1、西洋參
西洋參是夏季進補的常用之品,性涼味甘,用其泡水喝能扶正氣、降虛火、生津液、除煩倦,非常適宜酷暑盛夏飲用。最適宜於氣陰兩虛有熱的人,其特點為不熱不燥,凡不適合人參和熱補的人,均可用西洋參。
早飯前或晚飯後取2~3克西洋參片含於口中,細細咀嚼。或者取西洋參切片或參須3克,用沸水沖泡,悶約5分鐘後,當茶頻飲,可反覆飲至無味,然後將參片或參須嚼服。
2、太子參
煮湯常用到的太子參,其體潤性和、補氣生津,對脾虛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虛咳嗽、津虧口渴等症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太子參補氣生津作用的效力比人參、黨參、西洋參都弱,但藥性十分平穩,且副作用比上述參種小得多,適合那些體虛又受不住滋養藥物大補的人。
如脾胃虛弱的人初次進補,用太子參比較放心;而那些虛證患者,夏季大補容易「上火」,則不妨用太子參清補扶正;氣陰不足而又血壓偏高的人,食用太子參不僅可改善症狀,且無服食人參後血壓升高的危險;青壯年、兒童也可服用太子參,無引發早熟之嫌。
3、黃芪
夏季高溫酷暑,不少人因為出汗較多,感覺氣虛無力、肢體疲倦,有的還出現咽喉痛、咳嗽等感冒的症狀,此時可適當食用黃芪補氣。據藥書等記載,黃芪性甘微溫,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生肌等功效。
將黃芪洗淨後泡開水喝是最簡單的食療方,也可用水煎服飲用。還有一種簡便的辦法就是喝黃芪粥。做黃芪粥,要注意黃芪本身是不能吃的,要把黃芪通過中藥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藥汁,用此藥汁加大米煮粥。
4、山藥
夏季脾胃虛弱,人體消耗也大。具補中益氣、強筋健脾等滋補功效的山藥,補氣而不滯,能很好地調節脾胃功能。《本草綱目》記載,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清代醫家李修園說山藥能補腎填精;《藥性本草》則以為,山藥能補五勞七傷,去涼風,鎮心神等。
山藥為補中益氣藥,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者進補前食用。將山藥、大棗20克、米(粳米、糯米各一半)熬成粥,就是很好的選擇。
5、蓮子
夏季人的腸胃比較虛弱,容易腹瀉,蓮子恰好是補脾益胃的餐桌幫手。蓮子能養心安神,夏天食用有利於養心,如果不怕苦的朋友可以不去蓮芯,這樣還能清心火,配合其餘滋補藥材,達到整體的調和目的,能滋養五臟。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秋季進補最好選擇食補
秋季進補最好選擇食補
對於秋季進補而言,人與人因體質不同,補法也因人而異。
如陰虛體質者,體內因虛火旺盛,導致其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常常手足心冒汗、口燥、口渴。這類體質的人不易食洋蔥、生薑、辣椒、茴香、桂皮、香菜等辛溫助火的食物,應該適當吃豬肉、鴨肉、枸杞、牛奶、百合、蓮子、山藥等甘涼滋潤、生津養陰、潤燥養液的食物,補足體內的津液。
陽虛體質者,體型雖又白又胖,但體內有燥邪之火,手腳經常發涼。他們應多吃胡蘿蔔、菠菜、桃子、蘋果等潤肺的食物,少吃苦瓜、萵筍、梨子等清熱的食物。
氣虛體質者,由於陰虛火旺,導致常出虛汗,呼吸短促、疲乏無力等情況。這類人則應該多吃小米、黃豆、雞肉、菜花等,遠離空心菜、生蘿蔔等耗氣的食物。
氣鬱體質者,其肝氣鬱結於體內,氣鬱化火而導致肝火上延傷及內陰,使得形體偏瘦,常煩悶不樂,並伴隨有胸悶、氣短、失眠等症狀。這類人適當多吃山楂、蘿蔔、絲瓜、山藥、冬瓜、枸杞,而少吃辛辣和高熱量食物。
過冬吃什麼進補
1、冬蟲夏草:補陰虛
冬蟲夏草性溫,味甘,入肺、腎二經,有補虛損、益精氣、止咳化痰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冬蟲夏草含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礦物質、蟲草酸、蟲草素和維生素B12等成分,有增強免疫功能、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膽固醇、抗缺氧、抗癌、抗病毒、抗菌和鎮靜等作用。
推薦:蟲草全鴨
取老公鴨1隻,冬蟲夏草10克。鴨去毛及內臟,將鴨頭順頸劈開,將冬蟲夏草數枚裝入鴨頭和鴨頸內,再用棉線纏緊,餘下的和生薑、蔥白一起裝入鴨腹內,放入盆中,注入清湯,用食鹽、胡椒粉、料酒調好味,密封盆口,上籠蒸約2小時,出籠後揀去生薑、蔥白,加味精,即成一道聞名遐邇的「蟲草全鴨」。
2、鹿茸:補陽虛
鹿茸性溫,味甘咸,入肝、腎二經,有補腎壯陽之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鹿茸能「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鹿茸精含多種胺基酸、硫酸軟骨素、雌酮、骨膠原、蛋白質和鈣、磷、鎂等礦物質,有滋補、強壯作用,可使血中的紅細胞、血紅蛋白和網織紅細胞增加,中等劑量可加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對衰心臟有強心作用。服用可使人精力充沛,但陰虛者不可服。
推薦:鹿茸小米粥
研末,每次取1克,放小米粥內服用。或取鹿茸、山藥各30克,分別切片,浸入500克白酒內,密封1周,每次取20毫升服用,日服2次,治陽事不舉、尿頻、面黑。市面上有以鹿茸為主料製成十補丸、口服液等藥,可按藥品說明書服用。
3、人參:補氣虛
人參性溫,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經,大補元氣。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其主要有效成分為人參皂甙和黃酮類物質,分別有抗衰老、抗疲勞、對抗有害物質、抗腫瘤、提高免疫力、調節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等功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心肌耗氧量,調節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推薦:人參茶
將人參切成薄片,每次取2-3克放入杯內加開水,浸泡1小時後便可飲用,飲完後再加入新水,如此循環。最好12小時內服用完畢,最後嚼服人參片,也可將人參片直接含服。如用於急救,每次取30克,濃煎頓服。參須、參花、參葉亦可泡水當茶喝。
4、阿膠:補血虛
阿膠性平,味甘,入肺、肝、腎諸經,以滋陰養血著稱。歷代醫家視阿膠為婦科良藥。民間稱阿膠、人參、鹿茸為冬令進補「三寶」。又因阿膠對調治各種婦科病有獨特之功,尤得女士們青睞。
推薦:阿膠冰糖煲芝麻
取阿膠5-10克,加黃酒適量,隔水蒸服。或取阿膠500克,浸在1500克黃酒內,等膠塊散發成海綿狀,隔水蒸成液體,趁熱加冰糖1000克,當糖與膠溶為一體時,加入炒熟的黑芝麻及敲碎的核桃肉各適量,製成黏稠膏滋,每日早晚各取1~2匙,以溫開水送服。
依據體質選擇進補食物
陰虛:陰虛的人因為體內陰精短少,相對來說陽氣亢盛,因而簡單上火,進補不妥更易火上澆油。這類人群大多體型偏瘦、脈細、口乾、眼乾、睡覺差。治療應以養陰兼疏通為主,多用黑礬、當歸、砂仁、厚朴等中藥。平時禁菸酒、辛辣,勿過飢過飽。
冬季進補要得法
清補法:是補而兼清的一種方法,多適用於外感溫熱病後,陰津耗損,或氣陰兩虧而邪熱未盡的情況,見到時有低熱,口燥咽干,舌紅少津等。常用藥物如西洋參、生地、麥冬、沙參、石斛之類,中成藥如生脈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