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以一手或雙手疊加,用掌面在兩側腰部、尾骶部和臀部上下來回按揉兩分鐘,然後雙手掌根部對置於腰部脊柱兩側,其它四指附於腰際,掌根部向外分推至腋中線,反覆操作兩分鐘。
第二步 :以一手的小魚際推擦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從白白環俞穴止,重複操作兩分鐘。然後再推擦膀胱經第二側線從秩邊穴至盲門穴,反覆操作一分鐘。
第三步:雙手掌疊加,有規律地用掌根部按壓命門、腰陽關穴各半分鐘。以一肘尖著力於一側腰部的腰眼處,由輕而重地持續壓腰眼半分鐘,然後以同樣的方法按壓另一側的腰眼半分鐘。
第四步:雙手拇指端分置於腰部脊柱兩側的腎俞穴,向內上方傾斜用力,持續點按一分鐘。用雙手拇指指腹按揉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各半分鐘,按揉的力道以微酸即可,切勿大力按壓。
第五步 :五指併攏,讓掌心顯得空虛,以單掌或者雙掌拍打腰部和尾骶部一分鐘。雙手十指對靠攏,指尖分開,手腕放鬆,雙前臂做主動的旋轉運動,用小指側有節律地叩擊腰部,反覆操作一分鐘。
第六步 :兩手手指併攏,自然伸直,一隻手掌放在另一隻手掌的背上,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在下的那隻手掌和手指平貼腰部,用力向旁邊推按,一推一回,然在上的手掌用力向後壓,由上而下慢慢移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拔火罐有講究 注意四大要點
拔罐是中醫特色治療與保健的一種方法,它以杯罐為工具,採用熱力、抽吸等方法,排出其中空氣,造成負壓,吸拔穴位區或特定的部位而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早在晉、唐時代,拔罐就已是流行的治療和保健方法。
拔罐顏色深淺與疾病有很大關係,主要表現如下:
罐印顏色黯黑,一般表示體內有血淤。多見於痛經或心臟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較重,也會出現此種印跡。如印跡數天不退,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較長時間來調理;如走罐時出現大面積黑紫印,提示風寒所犯面積大,應驅寒。
罐印發紫伴有斑塊,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淤。
罐印呈散在性的紫點,深淺不一,一般提示為氣滯血淤之證。
罐印淡紫伴有斑塊,提示以虛為主,兼有血淤。如斑點在穴位處明顯者,表明與此穴相關的內臟虛弱,比如在腎俞穴處呈現,則提示腎虛。
罐印鮮紅而艷,提示陰虛或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也會出現。
罐印呈鮮紅散在點,通常在大面積走罐後出現,不高出皮膚,如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則提示與此穴所相關的臟腑異常或存在病情。一般在臨床上走罐尋找此類紅點,用針刺來治療,以調節內臟功能。
拔火罐的四大注意要點
注意要點一:時間間隔把握好
有人因為享受拔火罐的過程,就經常拔,這是不對的。這樣做會損害皮膚,引起感染,而且也會造成皮膚重度淤青。
注意要點二:不能立馬洗澡
拔火罐後,皮膚是非常脆弱的,這時候如果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和發炎。如果洗冷水澡的話,則很容易著涼。
注意要點三:時間不超過十分鐘
拔火罐根據火罐大小、材質、負壓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從點上火閃完到起罐不超過十分鐘為宜。因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於負壓而不在於時間,如果說在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直到拔出水疱,這樣不但會傷害到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注意要點四:根據身體狀況進行
對於某些帶有炎症或者本身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來說,拔火罐不但無助,甚至會造成更強的破壞性後果。
針灸如何治療女性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困擾著很多女性朋友,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中醫博大精深,月經不調的女性除了要定期吃藥之外,還可以試試針灸治療。
針灸的介紹
針灸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通常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刺激人體特定部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刺入點稱為人體腧穴,簡稱穴位。
根據最新針灸學教材統計,人體共有361個正經穴位。灸法是以預製的灸炷或灸草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熏熨,利用熱的刺激來預防和治療疾病。
通常以艾草最為常用,故而稱為艾灸,另有隔藥灸、柳條灸、燈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的多是艾條灸。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東方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中醫針灸治療月經不調
1、經早
治法:清熱調經,以任脈及足太陰經穴為主。
主穴:土穴、關元、三陰交、血海
配穴:實熱證者,加太沖或行間;虛熱證者,加太溪;氣虛證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經過多者,加隱白;腰骶疼痛者,加腎俞、次髎。
操作:關元、三陰交用平補平瀉法,血海用瀉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氣虛者針後加灸或者用溫針灸。
方義: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熱和血,調理沖任。關元屬任脈穴,為調理沖任的要穴。血海清瀉血分之熱。三陰交調理肝脾腎,為調經之要穴。
2、經亂
治法:疏肝益腎,調理沖任。以任脈及足太陰經穴為主。
主穴:關元、三陰交、肝俞
配穴:肝鬱者,加期門、太沖;腎虛者,加腎俞、太溪;胸脅脹痛者,加膻中、內關。
操作:肝俞用毫針瀉法,其餘主穴用補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
方義:關元補腎培元,通調沖任。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穴,能補脾胃、益肝腎、調氣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氣之作用。
3、經遲
治法:溫經散寒,和血調經。以任脈及足太陰、足陽明經穴為主。
主穴:氣海、三陰交、歸來
配穴:寒實證者,加子宮;虛寒證者,加命門、腰陽關。
操作:氣海、三陰交用毫針補法,可用灸法。歸來用瀉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溫針灸。
方義:氣海可益氣溫陽,溫灸更可溫經散寒。三陰交為肝脾腎三經交會穴,可調補三陰而和血調經。歸來為足陽明經穴,可調理氣血而調經。
口臭尷尬多 口臭多按哪個穴位能消除?
口臭是令人尷尬的症狀,影響情緒和社交。除了牙周病會引發口臭,近來因口腔乾燥引起的口臭現象也越來越多。
中醫教你如何打坐養生 打坐注意5點
打坐可以使全身血液相對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時心臟又在加大對五臟六腑供血力量,改善臟腑機能,促進大腦供血使人的內部微循環處於更深層次,身體內外達到平衡。中醫教你如何打坐養生,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