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稱得上萬物之源,沒有水,花朵會凋零,植物會枯萎,人的生命也會受到威脅。但是,過多的水也不見得就好,這就好比給花兒澆過多的水會將其淹死,人也一樣,大量飲水也會有致命危險。
據俄羅斯消息,美國一名17歲的足球運動員在某次足球賽後因過量飲水死亡。
專家稱,過量飲水會導致急性中毒,如果一個人一小時內飲水量超過3升,就可能因低鉀血症或肺部、腦部水腫而死亡。
這是因為短時間內飲用超量的水,腎臟不能及時將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使得血液被稀釋,血液中的鈉鹽濃度降低,過量的水分湧入人體的腦細胞內,引起腦水腫,最終導致大腦不可逆的損傷。一般人運動之後,因為流汗過多,需要及時補充水分,但若補給不當,就會可能導致水中毒。
每天應該喝多少水
通常來說,合理的喝水方式是,每次100—150毫升,間隔時間為20—30分鐘。
上班族:一到單位就先喝一杯水,再打上一杯水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在水裡放片檸檬,味道更好,也能吸引你多喝點。每工作半個小時左右休息一會兒,並喝100毫升左右的水。養成這種習慣不但能夠為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還能使工作更有效率,並防止久坐導致的身體損傷。
室外工作者:隨身攜帶水杯或水壺,裝約400—500毫升的礦泉水或者開水,稍覺口渴就喝。因為室外工作水分丟失較多,建議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的水。
在家老人:定個喝水時間表,然後按照計劃喝水。不妨上個鬧鐘,至少每小時提醒一次,每次喝幾口水。出門時帶上水杯,走到哪兒喝到哪兒。另外,老年人消化功能差,建議最好減少每次的喝水量,增加喝水次數。
多喝水不如會喝水
感冒:喝更多的水。《紐約時報》2011年1月21日撰文指出,感冒時多喝些水或純果汁,對於疾病康復很有幫助,因為有助於沖走呼吸道上的黏液,讓人感覺呼吸舒暢。此外,如果發燒了,人體出於自我保護機能的反應要自身降溫,這時就會有出汗、呼吸急促、皮膚蒸發的水分增多等代謝加快的表現,需要補充大量水分。多喝水不僅促使出汗和排尿,而且有利於體溫調節,促使體內病菌迅速排出。
便秘:大口喝水。便秘的成因簡單地講有兩條:一是體內有宿便,缺乏水分;二是腸道等器官沒有了排泄力。大口大口地喝水,吞咽動作快一些,這樣水就能儘快到達腸道,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中醫認為便秘的原因之一,是人體缺少津液,大口喝水能起到迅速補充津液的作用,從而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陳霞飛建議,便秘的人在補充水分的同時補充些膳食纖維效果更佳,所以最好每天喝一杯高纖蔬菜汁。
肥胖:餐前餐後喝杯水。人體內的很多化學反應,都要在「水」里進行。有了足夠的水分,才能保證身體的代謝機制正常運轉。對於肥胖的人來說,可以在飯前半小時左右喝一小杯水,增加飽腹感;飯後半小時,再喝一小杯水,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有助於保持身材。
嘔吐:喝點淡鹽水。嘔吐是人體吃了不潔食物後,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為避免嚴重嘔吐或腹瀉後引起的脫水症狀,可以適當喝些淡鹽水來補充體力,緩解虛弱狀態。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夏季來臨 試試4款偏方緩解脾胃濕熱
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濕熱體質逐漸成為我國人群中常見的體質類型之一,約占人群總數的9.88%,以南部和東部地區最為多見。濕熱體質是怎麼形成的呢?
首先需了解什麼是濕、什麼是熱
濕就是我們常說的水濕,分外濕和內濕兩種。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因臟腑正常功能失調所致。消化不良,暴飲暴食,食用過多油膩、甘甜、厚味的食物,就會加重臟腑負擔,位於中焦脾胃肝膽最易受損,特別是脾最易受濕困,脾不能正常運化進而使機體「水濕內停」。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居住環境潮濕,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的。外濕束縛體表,脾運化功能受阻或脾運不健,水濕滯留,致使濕從內生。因此濕與脾臟的關係最為密切。
熱則是一種熱象。如辛辣或者熱性的食物吃多了,人體會滋生內熱。體內陽氣過盛,陰並制陽,也易產生熱象。水濕滯留過久會化熱,而陽熱的人則因水濕入侵而形成濕熱。濕熱是指人體內的濕與熱同時存在的現象。
夏季濕熱食療方
廣東夏季濕熱較明顯,若此時人們貪涼飲冷,容易出現脘腹脹滿,全身困重,食慾不佳或者不欲飲食等症狀,也可以適當食用砂仁,配以荷葉、陳皮、法夏等藥物一同調配藥膳食用。
值得提醒的是,由於砂仁性味辛溫,對於平素陰虛體質、血虛體質或患者血熱、血燥或者患者火熱證候病症的人群應忌用或者慎用。
治療脾胃濕熱的食物
脾胃濕熱者,有口苦、口臭、舌苔黃膩、尿偏少、大便不爽等症狀。飲食要以清淡為主,戒除菸酒,保持體內清爽。還可選擇清熱、除濕等藥食,如金銀花、菊花、蘆根、桑葉、竹葉、荷葉、苦瓜、冬瓜、絲瓜、芥菜、蓮藕、鴨肉等。
另外,中醫認為,脾有運化人體水濕的功能,脾胃好了,體內濕熱得以運化,身體機能增強,濕熱也就不容易入侵,所以,選擇一些有健脾燥濕功效的藥食輔助效果更佳,如淮山、薏苡仁、白朮、芡實、蓮子、黨參、白扁豆等。
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幾款治療脾胃濕熱的偏方:
1、素燒苦瓜:新鮮苦瓜200克,切絲,先用開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鍋燒炒至九成熟,出鍋,勾欠(含有鹽、味精)澆汁。
2、赤小豆薏米飲: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加清水文火燉煮30分鐘後取100毫升汁液,再燉30分鐘後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將兩次的汁液攪勻,溫飲或涼飲。
3、金針冬瓜湯:干金針菜20克,切段,開水浸泡20分鐘後與50克冬瓜絲入沸湯,片刻即好,加鹽、味精,點幾滴香油。
4、五花茶:干木棉花30克、金銀花30克、槐花20克、雞蛋花20克、葛花20克。以上所有材料洗淨,放入煲內,加入400毫升清水煎渚。此款五花茶能清大腸濕熱。
大棗雖能養生 四種人千萬別吃
說起吃大棗的益處來,恐怕值當的人很多,的確,大棗對身體有很多補益作用,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病後體弱、貧血患者及冬季手腳冰涼的女性都可以通過大棗調理身體。小編提醒說:大棗屬於藥食同源之品,有自己獨特的藥性,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不辨體質,一律用大棗進補,有時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甚至還會幫倒忙。
大棗的功效
1、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七顆,或與黨參,白朮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症狀。
2、補氣養血:紅棗為補養佳品,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身體,滋潤氣血。台大免疫學孫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時多吃紅棗,黃耆,枸杞,能提升身體的元氣,增強免疫力。
3、養血安神:女性躁鬱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等,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4、緩和藥性:紅棗常被用於藥性劇烈的藥方中,以減少烈性藥的副作用,並保護正氣。如:「十棗湯」中,用大棗緩解甘遂,大戟,蕪花等瀉藥的毒性,保護脾胃不受傷害。
4類人最好少吃或不吃大棗:
痰濕偏盛者
這樣的人常表現為舌苔厚膩、口甜或口中發膩、食欲不振,平時常感覺胃部脹滿,嚴重者會伴有頭暈、噁心、嘔吐、眼瞼及面部浮腫等症狀。大棗的滋膩之性容易助濕,使得痰濕停留在體內難以清除,進而加重上述不適。這種體質的人更適合吃薏仁、紅小豆、山藥、絲瓜等健脾利濕的食物。
愛上火的人
這類人體質偏熱,經常出現便秘、口臭、咽喉牙齦腫痛等上火症狀,而大棗性味甘溫,偏於溫補,若大量食用,猶如火上澆油。
感冒初期患者
感冒初期,入侵人體的風寒或者風熱之邪正盛,若此時食用大棗,其黏膩的性質常常會導致邪氣滯留,造成「閉門留寇」的後果,使得體內的病邪難以驅除,不利於恢復。
糖尿病患者
大棗含糖量較多,會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大棗。
兩款素色營養食譜 清熱降火氣
在這種高溫天氣里,人們依然容易上火。我們經常說上火,那麼上火都有哪些症狀呢?應該如何預防調理呢?看看下文。
吃糙米有7大好處 簡易糙米飯做法介紹
吃糙米成了一種時尚養生方法,糙米做的飯口感比較硬一些,但是,吃糙米有很多好處,它可以為人體提供熱量、能有效調節新陳代謝、還能防癌,關於糙米營養難以吸收的問題也是錯誤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吃糙米的好處及糙米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