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物脾氣虛的人千萬別吃

枸杞子

性平,味甘。但古代醫家也有認為,枸杞性寒。如《別錄》中說它「微寒」。《食療本草》認為「寒,無毒」。《本草求真》中還說:「枸杞,甘寒性潤。」正因如此,對平素脾胃虛弱,或素有脾胃虛寒便溏者,皆當忌之,正如《本草經疏》中告誡:「脾胃薄弱,時時泄瀉者勿入。

山楂

又叫棠株、山里紅。能開胃消食,但有損害脾胃之弊。如《本草綱目》中曾說:「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脹悶者,於每食後嚼二三枚絕佳,但不可多食,恐反克伐也。」《本草經疏》中也指出:「脾胃虛,兼有積滯者,當與補藥同施,亦不宜過用。」元•朱丹溪還認為:「山楂,若胃中無食積,脾虛不能運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發之氣也。」因此,脾虛之人勿食之,更忌多食常食之。

甲魚

有涼血滋陰作用,屬於清補食品,滋膩之物,多食久食則有礙脾之運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尤其是脾胃素虛之人,應當忌食之,正如《本草從新》中所告誡:「脾虛者大忌。」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心氣虛治療需辨證施治

(1)心氣虛

證候:心悸、氣短、自汗,胸悶不適,神疲體倦,面色淡白,脈細無力或結代等。治則:調補營衛,安養心神。主方:宅中湯加減。方藥:炙黃芪、炙黨參、朱茯神、遠志、當歸、白芍、丹參、柏子仁、酸棗仁、炙甘草。

兼見血虛,症見口唇淡紅,心悸不已者可加桂元肉、制首烏以養血安神;若兼見膽虛,症見心悸不寐,寐中惡夢紛紜,易驚恐,可加茯苓、石菖蒲、珍珠母,以補氣益膽安神。

(2)心氣虛偏陽虛

證候:心虛血少,神氣不寧,怔忡驚悸。治則:養肝脾,通腎氣,寧心神。主方:養心湯加減。方藥:炙黨參、炙黃芪、柏子仁、酸棗仁、朱茯神、當歸、白芍、百合、桂枝、炙甘草。

若形寒肢冷者加附片、蓽澄茄以溫陽;若納呆、腹脹、大便溏泄者加炒白朮、薏苡仁、陳皮、砂仁以健脾利濕;若氣虛致血瘀,症見胸悶憋痛,口唇發紺者加檀香、桂枝、丹參以活血通絡;

(3)心氣虛偏陰虛

證候:脈結代,心動悸,虛羸少氣,舌光少苔,或質干而瘦小者。治則:益氣滋陰,通陽復脈,養血定悸。主方:炙甘草湯加減:炙甘草、炙黨參、生地黃、阿膠珠、朱麥冬、大麻仁、百合、廣木香、生薑、大棗。若兼咳嗽少氣,喘促面浮加沉香、蛤蚧、核桃仁焙乾共研末以固腎平喘。

脾氣虛弱不能吃5種食物

鴨肉

性涼之物。《飲食須知》中曾說:「鴨肉味甘性寒,滑中發冷氣。」清·王孟英亦云:「多食滯氣,滑中,凡為陽虛脾弱,皆忌之。」因此,脾虛之人,尤其是脾陽不足者忌食鴨肉。

田螺

性寒,味甘咸,有清熱解暑作用。正因其性質大涼,《隨息居飲食譜》中才明確告誡:「多食寒中,脾虛者忌。」

螺螄

性寒,味甘,雖有清熱作用,但對脾胃虛寒之體則不相宜。正如《本草匯言》中指出:「此物體性大寒,善解一切熱瘴。胃中有冷飲,腹中有久泄不實,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亦說:「多食令人腹痛不消。」故凡脾虛者,法當忌食之。

蚌肉

性寒,味甘咸,能滋陰、清熱,但脾虛之人不宜多食,食之易傷脾胃陽氣。所以,清代食醫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告誡:「蚌,甘咸寒。多食寒中,脾虛便滑者皆忌。」

牡蠣肉

性質微寒,味甘咸,雖有滋陰養血作用,但多食久食則導致脾胃虛寒,加重消化系統慢性疾病的病情,凡因脾虛所致的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症、慢性腹瀉者均忌多食。清·黃宮繡還說:「脾虛精滑者忌。」

氣虛吃什麼好 8種補氣食物最適合

紅薯常常出現在各種疾病的食療方裡面,它是多種疾病的剋星。從古時候就知道紅薯是最佳的補氣食物,有書曾經記載過紅薯能夠補氣健胃還能壯陽呢!現在醫學也證明這點,而且紅薯還是肥胖的剋星。女性朋友多吃紅薯不但可以補氣還能健體。

心氣虛吃什麼食物 推薦5款食物

用豬心一枚,切後同姜、蔥、細鹽適量煮食。因豬心補心,可治心悸怔忡,適宜心血不足,心氣虛弱而心悸者服食。也可用不落水豬心1隻,剖開,連豬心血,加入硃砂6克,重湯燉約3~4小時,分3~4次服食,連吃2~3隻豬心。此法適宜痰火入心,驚悸發狂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