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紋和白髮一樣,脆弱的關節是一個人衰老的第一徵兆。一旦關節衰老,你就要開始漫長的慢性疼痛。與其等老了依靠抗炎藥和止痛藥緩解這種疼痛,不如趁年輕採取多種措施減少,甚至防止骨關節磨損。對於全身的8大關節,專家提出了相應的保護措施。
髖關節
走路或站立時,腿部分擔髖部以下重量,而髖關節則承受著整個上身的重量。因此,它是所有承重關節中活動幅度最大,也是磨損最厲害的。一般到45歲以上,男女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髖關節問題。要護好髖關節,增強它周邊的肌肉、韌帶和肌腱力量非常重要。
保護建議:運動時可選擇瑜伽、普拉提、游泳、騎車這些都屬於衝擊性不大的活動。跑步前一定要充分熱身,讓關節變軟後,再開始鍛煉。
小動作:每天向後甩腿10次,或者經常左右搖擺,可以鍛煉髖關節。
膝關節
在全身關節中,膝關節是第二易磨損的。在臨床中,磨損性膝關節炎患者里,男性居多,通常是由於早期運動導致的;肥胖女性則更容易發生膝蓋磨損。要護好膝關節,必須讓自己的雙腿肌肉更強健,如果腿部肌肉沒力氣,跑步或走路時,膝關節就會反覆受到衝擊,導致軟骨磨損。
保護建議:肥胖是膝關節損傷的重要原因,體重每增加1磅(約454克),跑步或跳躍時對膝關節造成的壓力就會增加10倍,因此保護膝關節要適當控制體重。
小動作:平時應多做抬腿運動,有助增強大腿肌肉。撿重物時,一定要避免靠膝部支撐。
頸關節
點頭和搖頭時,經常會用到我們的頸關節。頸椎是脊椎最上面的3塊,很靈活,可一旦受損傷,就會變得非常僵硬。
保護建議:看電腦、熨衣服都會讓你的身體向前彎曲,容易給椎間盤造成壓力,進而加重頸椎關節僵硬,所以辦公時最好不要低著頭。
小動作:可以將下巴儘量下壓貼近胸部,然後抬頭看天花板。動作緩慢,連做5次,再同樣緩慢地將頭部左右下壓10次,這樣有利於鍛煉頸關節。
踝關節
走路或跑步時,踝關節最先受到衝擊。愛穿平底鞋的女性,很容易得踝關節炎。此外,弓形足和扁平足的人,每走一步,踝關節的壓力都會隨之增大。據調查,扁平足患者中,近1/10的人都有踝關節炎。
保護建議:35—45歲,是它的發病高峰期。為保護踝關節,鞋跟高度最好控制在1.3—3.8厘米內,儘量不要穿平底鞋和人字拖。
小動作:保持坐姿,腳尖上下運動10次,然後再順時針和逆時針轉動腳尖,早晚各一次。
肩關節
肩關節是全身比較輕鬆的一個關節,因為肩膀平時不承受任何重量,所以肩關節磨損幾率較小,只在常提重物的中年男性中較為普遍。當肩關節出現問題時,起初的症狀為洗頭等動作困難,然後是肩膀僵硬。
保護建議:對於肩關節來說,最好的保護方法是多活動,避免軟組織沒有活動開造成肩膀疼痛。
小動作:雙手舉過頭頂拉伸,可提高肩部靈活度;走路時擺臂也有很大幫助。為防止弓腰駝背增加肩關節磨損,每天可將肩部大幅度向後轉動10次。
肘關節
舉重物會導致肘關節損傷,同時做伸臂和旋轉這樣的動作,也會拉傷肘關節附近的韌帶。此外,很多人都知道「網球肘」或「高爾夫肘」,這是反覆用力做肘部運動造成的。
小動作:抓東西時最好將把手換成大號的,這樣就不會太費勁。使用電腦時,鼠標最好離身體近點,以免拉伸肘關節韌帶。
鍛煉方法:每天彎曲伸直手臂10次,可以讓肌腱和韌帶保持柔軟。
腕關節和手關節
手指的關節比腕關節更容易發生磨損,尤其是那些長時間做手工活,比如織毛衣的女性,發病率非常高,常常會覺得大拇指根部疼痛。
保護建議: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老讓手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活動越多樣化,對腕關節和手關節越有利。
小動作:經常做做抓握動作,或者一手握拳,另一手抱住拳頭,左右上下活動手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吃完海鮮後肚子怎麼辦?
吃海鮮時,最好喝碗生薑蘇葉茶,可以有效地預防吃海鮮引起的胃寒、腹痛、腹瀉、嘔吐等不適。
吃海鮮的季節快到了,可是有的人吃完海鮮後會拉肚子。這是為什麼呢?有什麼辦法對抗它呢?
海鮮烹製時為保持其鮮味,沒有烹製透,有一些致病菌存在;另外,有些人脾胃不好(脾胃偏寒),而大多數海鮮性味寒涼,又屬於高蛋白,不大好消化,容易引起腹瀉。所以吃海鮮時,最好喝碗生薑蘇葉茶,可以有效地預防吃海鮮引起的胃寒、腹痛、腹瀉、嘔吐等不適。
蘇葉中含有的紫蘇醛等多種揮髮油,具有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多種病菌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生薑性味辛、微溫,具有溫中、解魚蟹毒的作用,既可以緩和魚蟹的寒涼之性,也可以殺菌抑菌。
方法是:取生薑9克,蘇葉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最好在食用海鮮之前就飲用,或是在進食期間溫熱飲用,都可以起到預防作用。也可在烹飪海鮮時適量加入生薑絲和蘇葉。
處暑日:中醫養生食譜大揭密
處暑防「暑濕」是首要養生重點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久坐缺乏運動就會傷脾,所以,「伏案久坐」的人容易成為「暑濕」的危險人群。對著鏡子看一看,如果自己的舌苔厚膩且發黃,就要警惕「暑濕」到訪。中醫常說的「濕」分內濕、表濕兩種:因節氣所致,「伏案久坐」人群易感的為「內濕」,退濕過程相對漫長;雨淋、中暑為「表濕」,來得快、去得也快。
去暑濕應多吃瓜「皮」
去「暑濕」,飲食上應注意多食用薏米、西瓜、冬瓜等除濕化濕的食物。常食薏米有健脾化濕的作用;西瓜皮是化濕的藥,可吃些皮和瓤相間的部分;荷葉主要去表濕,用荷葉做的荷葉包飯、荷葉茶水有助除濕;冬瓜最好去掉軟毛後帶皮煮,可以化濕,也可用冬瓜皮和綠豆一起煮,為1:2的比例,冬瓜占1,綠豆占2;魚肉大都「生濕生痰」,因此,處暑期間最好少食大魚大肉。
處暑養生食譜推薦
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以下是參考食譜:
芝麻菠菜:
[配料]鮮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鹽、香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菠菜去根洗淨,在開水鍋中滾燙一下,撈出浸入涼水中,涼後撈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盤內,分別加入鹽、味精、香油,攪拌均勻,再將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補肝益腎,開胸潤燥。
青椒拌豆腐:
[配料]豆腐1塊,青椒3個,香菜10克,香油、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豆腐用開水燙透,撈出晾涼,切成1厘米見方小丁。青椒用開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將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鹽、味精等攪拌均勻,盛入盤內即可。
[功效]益氣寬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對胃口不開,食欲不振者尤其適合。
百合蓮子湯:
[配料]干百合100克,干蓮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後,沖洗乾淨。蓮子浸泡4小時,沖洗乾淨。將百合、蓮子置入清水鍋內,武火煮沸後,加入冰糖,改文火續煮4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養心,健脾和胃。
百合脯:
[配料]生百合60克,蜂蜜2湯勺。
[做法]將百合清水洗淨放入碗內,澆上蜂蜜,放入蒸鍋內蒸30分鐘出鍋,或烘乾或風乾即可。分七次睡前服用。
[功效]清心安神。適於睡眠不寧,驚悸易醒者。
早秋身體調養 中醫養生不可少
人們經過炎熱的夏天,身體消耗大,體內的營養物質相對缺乏,故有體重減輕、倦怠乏力、食慾降低等體虛症狀,因此入秋後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8.23迎來處暑 鍛煉身體的黃金季節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鍛煉」。處暑過後,人們倍感秋季的涼爽和舒適。宜人的秋季,也是鍛煉身體的黃金季節,這裡列出幾種比較適宜秋天的健身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