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每一個女性來說,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要素,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創造屬於女性的亮麗天空。以下是近年來全球科學家關於女性健康的最新研究成果。
每天吃雞蛋女性短命
在許多人的日常生活中,雞蛋是不可或缺的食品。但日本專家十多年的研究發現,對於不少女性來說,每天吃雞蛋卻有損健康,甚至可能帶來致命的隱患。由於蛋黃中膽固醇含量很高,對健康不利,每天吃一個以上雞蛋的女性可能比每周吃一兩個雞蛋的女性短命。
女性晚育更長壽
英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年紀比較大才生育子女的婦女,肌肉、骨骼或神經系統都將因此而獲益。這些女性不僅更年期延後到來,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幾率降低,而且較長壽。當然,也有不少醫師認為,高齡產婦生產事實上存有不少風險。
女性更容易頭痛
2006年2月,英國醫學家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頭痛病。
在過去的9年裡,來自倫敦國王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對253例普通病例進行調查後發現,6.4%的病例為女性頭痛,而男性頭痛的病例為2.5%,這意味著女性患頭痛病的幾率約是男性的3倍。通常,頭痛的原因包括壓力、不正確的姿勢、耀眼的陽光以及乾酪和紅酒等飲食。
吃太多奶製品可能誘發卵巢癌
2006年,《國際癌症雜誌》刊登了瑞典一項最新研究。該研究認為:女性吃太多奶製品可能會誘發卵巢癌。研究人員發現女性罹患卵巢癌與全脂奶製品、低脂牛奶和乳糖高攝入量之間存在明顯聯繫。他們認為,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過多攝入奶製品可誘發卵巢癌的觀點。
懷孕期間每天運動30分鐘
多數女性懷孕後因為害怕動了胎氣,就不太愛活動。但歐美國家的最新研究顯示,懷孕期間每天適當地運動30分鐘可以幫助女性產後保持身材。另外,懷孕期間進行一定的鍛煉還可以幫助女性避免一些疾病。
女性喝牛奶可能催生粉刺
不少年輕的女孩都為自己臉上長出的青春痘發愁,一項新研究發現,長粉刺的幾率與每天喝牛奶的多少有關。
研究人員稱,每天喝兩杯以上脫脂牛奶的女性,面部長粉刺的幾率要高出常人44%。如果不局限於脫脂牛奶,只要每天喝三杯以上,患粉刺的可能性就會提高22%。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老人忌穿什麼鞋
李教授其實並未老,現年才60歲略出頭,30年前嶄露頭角,逐漸成為同行中知名的豐產論文作者,他的勤奮、鑽研,成為一代代青年學生的楷模。他的業績不用多說,令人惋惜的倒是,不知怎麼搞的,在不足一年的時間內,在一些微不足道的意外中,竟然接踵而來發生兩次斷骨!
一次,只是在日常工作的漫步中,突然腳下一閃失,腳踝子往外一扭,疼痛不已,但仍能一跛一拐地堅持走路,並未以為意。翌日,腳面又紅又腫,在X光照片一看,楹骨骨折。楹骨即腳掌中的骨骼,並排五塊,照片中顯示最外側的第五楹骨斷裂了。休息治療了近兩個月才得以癒合。
難道真是禍不單行? 3個月後,也是在日常徒步中,他腳下一滑,身體後倒,右手著地一撐,又發生了前臂橈、尺骨聯合骨折和脫位。
有人說,李教授「流年不利」;有人說,偶然事件不足為怪。當然,「流年不利」之說委實荒謬,不必置評;「偶然事件」有其合理之處。深入了解之後,便會發現「偶然」早已孕育在「必然」之中,從中尋找各種誘因,對李教授本人以及普羅大眾才可能吸取「舉一反三」、「亡羊補牢」之益,才能減少以後的眾多「偶然」。
李教授治學勤奮,幾十年可以說是在書堆里度過,假若把每日24小時做100的基數的話,25%是睡眠(可能更少一些),60%用於案頭工作,餘下的15%只是吃飯、上洗手間等一切生物機體所必需的「時間開支」了。也就是說,體育性運動和活動,幾乎是0 。用進廢退,在所必然,致令他骨骼疏鬆而失去應有的堅硬度,在一般情況下,他人(同齡人)能夠承受的衝擊,在他卻已是「不堪一擊」!這是最基本的原因,是孕育在「偶然」中的「必然」。吸取的教訓應是合理安排「靜與動」,的確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呀。
任何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在40歲以後,體內各種代謝活動,包括內分泌功能,日益變化,特別是開始進入老年期後,變化更快而且日趨顯著,其中維生素D和鈣磷代謝的變化已開始被醫學界所重視。老年性骨質疏鬆及其引起的併發症的防治亦已提到臨床研究的日程上。李教授「小車不倒只管推」,或者是他發生骨折「偶然事件」的另一重要因素。如何防治老年性骨質疏鬆,此不詳贅。
此外,或許生活用品的不善選擇,又是李教授「偶然事件」的重要誘因。第一次「扭斷」楹骨,是由於穿著一雙後跟較高的硬底鞋,堅硬的高鞋跟使雙腳與上身在活動過程中,未能及時保持軀體平衡而歪倒,此等事例,在筆者的有限視野內已見兩名,後果都是楹骨骨折。李教授第二次右手腕的骨折,則是穿著一雙平底軟膠鞋,鞋底防滑印紋很淺,再加之已穿日久,他有節儉之美德,捨不得更換,因而一旦步履不慎,便足下打滑而往後傾倒。鑑於此,年紀稍大的人,因軀體平衡能力已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應付突然體位變化的反應能力明顯遲緩,須慎於挑選柔軟、鞋跟低平、鞋底防滑凹凸花紋粗深的鞋,而且當鞋底已磨損而失去防滑功能時,應及時棄去,否則發生滑跌意外,恐怕是始料不及之事,也是一種「得不償失」的省儉。然否?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在線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遇到壓力 先緩解情緒
緊張的都市生活,飛漲的房價,現代人都感到不同程度的壓力,覺得日子過得很累。如何改變這種心理狀態?心理專家關舒俊認為,通過交談改變認知態度、思維方式和應對策略,才是正確規避壓力的方法。
三成白領對前途擔憂
「你覺得有壓力嗎?」據調查,97%的職場人士回答非常肯定。
其中,67%的人覺得有壓力,但是自己可以調節。30%的人已經覺得壓力十足,快喘不過氣了。
大多數人沒有想過最直接最根本的壓力來源在哪裡。調查顯示:在經濟方面,住房、教育和醫療成為白領最擔心的負擔。而在工作中,對自己前途的擔憂,是31%白領的壓力來源。
那麼對於職場壓力,又有多少人能坦然面對呢?調查顯示:有88%的人能調整好心態正視壓力,認為「態度決定一切」。其中,23%的人選擇以平和的心態擁抱壓力。而採取視而不見、得過且過消極態度的只有12%。
近兩成白領稱身心俱疲
白領在職場中,所承受的壓力,已嚴重影響了一部人的身心健康。調查顯示覺得還可以,只是偶爾有些煩躁、愁悶的占78%。認為當前狀況良好,沒什麼壓力的只占總數的4%。
壓力導致的健康問題有哪些呢?高級心理保健師關舒俊說,容易疲倦、情緒低落、易急躁是職場人最常見的三大症狀,分別有21%、19%和16%的人覺得在工作和生活中會出現類似情況。
面對種種壓力,關舒俊舉了兩個減壓例子,或許我們能從中得到啟示。
壓力總能熬過去
人物:鄧先生年齡:36歲
職業:傳媒行業管理人員
減壓秘訣:苦日子總會熬過去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大學剛畢業的鄧先生去了深圳。那時候,深圳的整體環境很差,他幾乎是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那時候,他是朋友中壓力最大的人,可以說是一無所有。每天坐一個小時公交車去上班,一年搬幾次家,還隨時擔心丟掉工作。所以在朋友眼裡,他總是很緊張,時常念叨著「我什麼時候才有房子,怎樣才能存到錢」之類的話。
因為有壓力,他拼命學這學那,考證書。到了一定階段,他發現,自己也有了一些錢了,終於可以買房子了。
鄧先生覺得,再苦都會熬過去的,關鍵是你要搞清楚,到底是壓力大,還是承受能力差。當然,除了因為經歷過,還因為他本身是個有規劃感的人,5年後做什麼他都規劃好了,有了目標,做什麼都覺得值得。
情緒控制是關鍵
人物:郭女士年齡:37歲
職業:做過十幾年公司白領,半年前成為家庭主婦
減壓秘訣:用豁達的態度,心平氣和去處理問題。
37歲的郭女士大學剛畢業的那幾年,也是在公司里做普通職員,和大多數白領一樣,每天忙忙碌碌。
郭女士的秘訣很簡單,就是用豁達的態度,心平氣和去處理問題。她身邊有很多熟人每天喊自己「有壓力,有壓力」。但她覺得更多人只是在抱怨,而壓力並不是那麼難以解決。她認為壓力80%都是一種情緒。對於具體的減壓方式,郭女士的建議是,感覺到有壓力時,立刻換一個環境和地點,先緩解一下情緒。
專家說法:主觀壓力危害大於客觀壓力
關舒俊說,其實每個人都有壓力。壓力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領導下達的任務不能完成,是客觀的壓力;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高,這是主觀的壓力。主觀的壓力發自內心,影響更大,會導致人的勇氣、精力、信心的消耗,危害更大,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是抑鬱症、焦慮症等,也會導致身心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胃出血等,這些由心理導致的疾病單純靠醫藥是很難根治的。
對於主觀的壓力,如果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進行調適,一般會進行認知行為治療,通過交談改變認知態度、思維方式和應對策略,從而正確地對待和規避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