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是梵文YOGA的音譯,在佛典中漢語意譯為相應,指控制自己身心令與某種東西相應(相契合,一致)。瑜珈是古印度各宗教對自我調製以鍛煉身心的功夫的統稱,佛教亦稱其禪定為瑜珈。修禪定者被稱為瑜珈行者,或瑜珈師。佛教密宗的修練方法更多以瑜珈命名。在印度,至今仍將各種修練方法統稱為瑜珈,不過有了一些變化,有多種精神內涵和鍛煉姿勢。近年來,由於它具有調節身心的特點,在世界上引起了重視,尢以歐美為甚。
禪修是指禪定的修習。禪為梵文禪那的簡稱,漢譯靜慮、思維修,指在寂靜的心態下思慮。定為梵文三昧的意譯,指擺脫散亂、昏沉的一切寂定心境。禪定合稱是對佛教各種瑜珈的通稱。需要指出的是,禪宗的明心見性功夫也被稱為禪,有其特殊含義。禪修是佛家的一種修練方法,是指在安靜的環境和正常的生活中,放下一切不必要的樊緣和雜念,集中精神,進行不斷的修習。
氣功與瑜珈術、禪修有很多共同點,比如,兩者都是自我心身鍛煉的方法,要求用調身、調息、調心的方法結合起來修習,以達到入靜狀態,使人在精神和智慧上獲得多種益處,都能祛病健身,涵養道德,陶冶性情,並把它作為人們認識自身生命運動的新途徑。雖然他們之間有很多一致性,但總的看來,氣功與瑜珈術、禪修等仍有質的不同。氣功研究的目的,在各階段始終立足於現實人生,以使人類得到現實利益為宗旨。氣功鍛煉的目的,一般在於健身治病,養生益智,陶冶性情等。佛教徒修習瑜珈術、禪修的目的在於獲得大智慧,擺脫煩惱,了卻生死。至於防病、健身,只不過是修習過程中獲得的副產品。同時,二者意守之境即觀也不同,氣功中意守多為有益於健康的某些景,而瑜珈、禪修所意守的都是會有一定宗教性的內容,例如念佛等。在佛教徒看來,一個人為治病健身延年,花費許多時間去練氣功,不知佛家止觀以了生死,是拿金條當稻草使。可見,人們練氣功靜坐與佛教徒禪修,從外表、方法上看起來無多大區別,但其主觀信念卻有質的不同。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中醫排汗法有排毒降溫奇效
「體若燔炭,汗出而敬」。這句話出自兩干多年前,中醫最早的一本經典著作《內經》。意思說發燒的時候,皮膚表面摸上去灼熱燙手,可以通過發汗,使毒邪隨汗外泄,讓熱度降下來。這種處理和現代西醫的治療是共通的。西醫遇到體溫40度,肌膚灼熱,頭痛如裂的患者,也常給予解熱鎮痛藥,使之發汗退燒。西醫認為,出汗對人體的主要作用,就是調節體溫和排泄。即使冰凍三尺,人體每天仍然要出汗500毫升,只是感覺不明顯,叫做不顯性的出汗。至於顯性出汗,則一天要失去水2000毫升以上,大汗淋漓一小時,失水可高達3000毫升。而每克水成為汗液蒸發,就可以從體錶帶走580卡熱量,所以發汗以後,體溫可以明顯下降。中醫在幾千年以前已經懂得運用汗法來治療疾病,這可以說是對世界醫學的一大貢獻。
發汗須辨表里寒熱
具有發熱症狀的疾病很多,病情複雜,當然不能見熱就發汗。實際上中醫對於汗法的應用範圍和分寸是很講究的,其要點之一是要區分表里寒熱四字。
表和里是指人體病變部位的淺和深而言。汗法適用於治療表證,所以又稱之為解表法。凡病變部位在皮膚、肌肉、經絡,表現為發熱、惡寒、頭痛、無汗或少汗等症狀的稱為表證,傷風以及各種傳染病的初起大抵就是這種表證的症狀。《內經》說:「在其皮者,汗而發之」,如果病在表證,不用發汗解表,而過早地用治里證的清熱、瀉下諸法,反而加重病情,即所謂「引狼入室」,促使外邪內傳,那時發汗就鞭長莫及了。
中醫認為,雖同為表證,病的性質還有寒、熱之不同,因而所用的發汗藥物也有差別。一種是風寒表證,表現為惡寒重,發熱頭痛,無汗,周身關節肌肉酸痛,口不渴,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對這種風寒表證要用溫性的辛溫解表藥,它們的發汗力強。如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生薑就是這種藥;成藥則有午時茶、蘇杏二陳丸、通宣理肺丸等。第二種是風熱表證,表現為發熱較重,惡寒輕微,汗出不暢,口乾微渴,咽喉疼痛或紅腫,或者咳嗽痰稠黃,大便干。所用藥為涼性的辛涼解表藥,發汗力比較弱,如桑葉、薄荷、牛蒡、豆豉,成藥有銀翹解毒片(丸)、桑菊感冒片、感冒退熱沖劑等。這兩種表證性質不同,治法各異,不能混淆。但是,有經驗的中醫往往於辛涼解表方中,有針對性地加一、兩味辛溫藥,這是為了加強發汗能力,是中醫治法靈活多變的表現。
${FDPageBreak}
虛實有別四季不同
發汗還須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有的人體質虛弱,發汗就要慎重。比如平時就汗多的人,中醫稱為表虛;貧血或者流產以後,中醫稱為血虛;還有的平舊寸就患有肺氣腫、氣喘,素來倦怠乏力,中醫稱為氣虛。對這些虛證,在發汗時都要照顧到,不能只一味發汗,否則愈汗愈虛,表證不解,反傷正氣。所以虛證病人的發汗,要請中醫專門配方進行,醫生可以根據不同體質情況,加減各種性味功能的藥物予以照顧。至於心力衰弱、吐瀉失水、出血多、津液虧損的病人,在一般情況下,汗法是禁用的。而且,即使體質正常的人,發汗也要掌握以「汗出邪去」為度,不可太過。
汗法在四季的運用還有不同。這因為不同節令的氣候,對人體有不同的影響。比如夏季痰病中,大多挾有暑、濕因素的危害,中醫謂:「暑必挾濕」。這時候的感冒,往往發汗以後,熱度雖有減退,仍然會身熱有汗,心煩口渴,四肢睏倦,胸悶泛嗯,不思飲食,腹痛便稀,這就是挾濕的表現,西醫稱之為流感胃腸型。治療就必須解表兼.清暑利濕,中醫方新加香薷飲最適合,成藥藿香正氣散(水,丸)也是按這種治療原則配製的,所以,夏季感冒,多用這些藥。其他霉天、秋季、冬春發汗也各有不同。
最後還要提到的是,中醫汗法應用範圍非常廣泛,決不止於感冒。中醫汗法具有退燒、透疹、消水腫、祛風濕等多種作用。比如小兒急性腎炎、水腫嚴重、小便短缺,就可以利用發汗配合利水法治療,中醫稱為「開鬼門」(鬼門即指汗孔)。其他一切具有表證的疾病,如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初期、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腎炎、痢疾腹瀉、麻疹、皮膚病等也都可運用汗法。甚至在流腦、乙腦等嚴重疾病的初期也可運用。當然,這些都是有經驗的中醫的事,家庭中不能盲目地運用。
改善電腦族健康狀況的五禽放鬆操
電腦族因為長時間坐著不動,肩、頸、腰、背、手臂都容易酸軟疼痛,甚至發生病變。電腦族五禽放鬆操可以改善電腦族的健康狀況。
孔雀開屏式
雙手合掌,指尖朝上,從胸腹慢慢向頭頂上方伸直,配合慢慢吸氣,然後雙手分開向兩旁放下,掌心朝上,五指轉動,配合呼氣,再回到雙手合掌胸腹之間。
此動作可以預防頸背酸痛以及靈活手腕和手指。
雄鷹飛揚式
雙手向外平伸打開,邊吸氣,邊畫大圓抬向頭上,邊呼氣,繼續雙手在身體前面交叉再分開到兩手平伸姿勢。通過雙手伸直做最大幅度地內外畫圓轉動,讓肩膀儘可能的靈活,可強化肩背部的肌肉群。
鴛鴦擁抱式
右手搭左肩,左手扶右腰,然後吸氣右手向右上方伸展,同時左手向左下方伸展,邊吐氣邊慢慢換成左上右下,左手搭右肩,右手扶左腰,同時呼氣。這個動作有促進神經協調和動作整合的功用。
大鵬展翅式
雙手平伸兩旁,雙腳成前後弓箭步,身體向前傾,雙手掌心在前,雙手向前擺。慢慢吐氣,身體慢慢再向後仰,雙手分開向後拉伸,掌心仍向前。對於長時間坐著的人,這是很好的全身伸展動作。
鳳凰飛舞式
雙腳分立兩倍肩寬,雙手分置身旁,五指分開,身體向左轉,雙腳跟著轉動成前弓後箭步,吸氣,雙手從下向上拉伸。身體再轉向右邊,雙手順勢畫弧向下拉伸。再轉到正面馬步,呼氣。這個動作可強化肌力,輔助治療肩頸酸痛及腰腿無力。
過敏中醫稱「發物」 常見發物有哪些?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便加緊殘害開國有功之臣,元帥徐達患了「背瘡」,最忌吃鵝肉,因鵝為「發物」,易動火發瘡。朱元璋別有用心地賜徐肥鵝一隻,徐達明知其惡意,但又不敢違君之命,只好當場吃下,不久,徐達「背瘡」擴散而亡。此傳說雖不足為信,但了解「發物」還是有必要的。
國際睡眠日:5大養生穴按壓可提神緩解春困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睡眠日(國際睡眠日)。我們知道,身體健康狀況與睡眠質量是密不可分的。國際睡眠日,倡導人們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然而總處於睡不醒狀況,也影響身心健康。如今正值春季,春困襲來,可通過穴位按摩緩解春困,醒腦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