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一直是醫學界難以攻克的難題,其發病期可隱藏至十年,一旦發作,死亡率是100%。恐水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狀之一,典型者見水、飲水、聽流水聲甚至僅提及飲水時,均可引起嚴重咽喉肌痙攣。那麼,為什麼狂犬病發作會恐水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當知道,狂犬病毒主要存在於患病動物的延腦、大腦皮層、小腦和脊髓中,是一種特異性的嗜神經病毒。狂犬病病毒與其他病毒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專門攻擊生物的神經系統,因此,狂犬病毒不存在於動物的血液內,檢測血液根本檢測不出病毒,而是附著動物的神經系統。
據上所述,正因為狂犬病毒嗜神經性,在狂犬病發作的情況下,人體的神經系統被該病毒感染,出現怕水是人體的神經系統自然反應。再則,病毒自中樞神經系統向周圍神經離心性擴散,侵入各組織與器官,其中尤以唾液神經核、舌咽神經核和舌下神經核受損。這種損害表現為咽喉肌肉的極其痛苦的痙攣,對於某些病人,只要是和吞咽液體動作相關的都會引發痛苦。顯然,患者直接見到水很容易觸發這種痛苦,這就是恐水的來源。
另外,狂犬病患者對聲、光、風、痛等都較敏感,出現怕風、怕光、怕聲的症狀,究其原因,道理是相同的,恐水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反應。
冬季易中風 防範很關鍵
冬季是中風高發季節,調查發現,半數以上患者在此段時間發病。中風有先兆,一旦發現「危險信號」,應及時就醫。
霧霾藏1300種微生物 霧霾天靠譜護肺妙招
近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朱聽研究員課題組在權威環境學雜誌《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發表了題為《嚴重霧霾天氣中北京PM2.5與PM10污染物中的可吸入微生物》的研究論文,報道了北京市霧霾天氣中大氣懸浮顆粒物的微生物組分。朱聽研究組利用一套新的研究方法,首次鑑別出大氣懸浮顆粒物中的微生物組分,其中包含1300多種微生物,絕大部分為非致病性的,但也含有極少量可能致病或致過敏微生物的DNA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