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如何祛濕呢?

悶熱潮濕的三伏天,人體容易被濕邪侵襲。人體內濕氣太重,會導致口中無味、胃口差、消化不好、大便溏稀。

那麼三伏天如何祛濕呢?

1、按足三里穴

對付暑濕,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於運化水濕。取足三里穴,也就是俗稱的「老母雞穴」,握拳輕扣兩百下,以略感酸脹為度,早晚各一次,可以達到調和營衛之氣的作用。

2、承山穴是祛濕大穴

每天早上起床時,將兩腿伸到床外,讓承山穴(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後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正好擱在床沿上,兩腿左右擺動,以按摩承山穴。按揉承山穴會有明顯酸脹痛感,這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按揉承山穴一段時間後,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逃逸。

3、防濕健脾胃

要注意對脾胃的保養,脾胃虛的人少喝冷飲、少吃涼菜,注意肚臍不要受涼。三伏天是消化道疾病多發的時節,在飲食要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冷飲冷食不宜過多,一切都應以適量為宜。

4、溫水泡腳

睡前用40℃溫水泡腳,可祛濕,還能提高睡眠質量。還可以刻意出些汗,讓濕氣隨著汗水散發出去。推薦泡腳祛濕方:藿香10g、佩蘭10g、蘇葉10g、荷葉10g、金銀花10g。一劑藥方配適量的水(根據腳盆大小,水量能沒過腳踝為宜)煎煮30分鐘,溫度合適後進行泡腳,全身出汗後即可。

5、刮痧防暑

三伏天濕氣重,易出現嘔惡頭昏等病症,可採取刮痧辦法。具體是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過的紗布,上下刮背脊兩側,或肋骨兩側或額頭,出現紫暗色即可,也可塗上清涼油刮。或服用藿香正氣丸(水),多喝綠豆湯、荷葉、藿香代茶飲,出汗多要及時補充淡鹽水。

6、保證良好的睡眠

充足高質量的睡眠有助機體自我修復,是保證機體良好運轉的基礎,是天然的祛濕藥。應當順應天時,宜晚睡早起,但晚上最好不要晚於11點入睡,中午需要午睡,但不宜超過一小時,還要切記貪涼,忌在溫度很低的空調屋或潮濕的地上睡覺,也不可迎窗而睡。

7、多喝薑茶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姜具有溫補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喝薑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適宜喝薑茶的季節。

8、常運動

防濕、祛濕的最佳運動方式是輕微的活動四肢,使身體的陽氣慢慢的恢復,濕氣逐漸散去。不可大運動出大汗,這樣氣隨汗泄,氣受傷了,水濕的代謝受到影響,水濕雖然隨著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內濕又出來了,最終濕氣還是沒有去掉。

9、吃健脾化濕的食物

多吃健脾化濕的食物也有幫助,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朮泡茶,生薑切片煮水,都有祛濕之效。辣椒雖能開胃助消化,祛濕功效卻一般。

三伏天祛濕,試試這三個小食方

1、薏米紅豆粥:材料有薏米、赤小豆,首先將準備好的材料泡上幾個小時,然後放入鍋中用足量的水燒開。讓薏米和赤小豆在鍋里燜半個小時,再開火,燒開後再燜半個小時,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此粥有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

2、茯苓粥:取粳米100克,淘淨,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調至武火將水燒沸,水開後轉用文火熬至糜爛,然後加入鹽、生薑粒若干,攪勻即成。長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滲溫、健脾祛濕的功效。

3、冬瓜粥: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淨,帶皮切成小塊,和粳米一起放入砂鍋,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爛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利尿祛濕,同時也是消暑佳品。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冬季濕氣重的症狀

冬季濕氣重的症狀

1、頭部沉重四肢乏:濕性重濁,其特點就是沉重,失眠,記憶力下降,易怒,煩燥。

2、胸腹脹滿小便不暢:濕為陰邪易滯留臟腑,阻礙氣血運行致脘腹脹滿,脾胃功能失常。濕邪停於下焦,則小便短少而不舒暢。

3、口中發黏舌苔膩:感受濕邪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口中發黏。

4、下肢浮腫便溏瀉:常表現為下肢浮腫,朝輕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滯,便完後感覺不爽。

5、腳縫癢,起水泡甚至潰爛。

不要以為冬天氣候乾燥,就沒有濕氣了。其實冬天全國大部分地方都是雨雪天氣,寒冷加上陰濕反而加重了濕氣的漫延。冬天變得不愛動,除了跟寒冷有關,也可能是因為濕氣導致的。很多女性也發現,當濕氣重時,臉上會顯得油多粘膩,好像總也洗不乾淨。那麼,在冬天就要注意儘量避免下雨下雪天氣時外出,不要蓋潮濕的被子,衣服要曬乾了再穿。多鍛煉身體,飲食也要清淡些。紅豆和薏米仁是我們最了解的祛濕食物,除了它們平時還可以常喝一些祛濕茶,吃飯時煲些祛濕湯喝將會更有效果。

入秋食療 喝湯潤燥喝粥祛濕

夏季雖過,但已經能隱約感覺到秋天的燥熱。中醫專家稱,現在處於長夏,既要應付秋燥,又要對付濕邪,喝湯和喝粥是很好的辦法。除此之外,多出戶外運動,少泡空調房也是很必要的。

又要防秋燥又要祛濕

 眼看就要進入中秋,現在也可被認為有秋燥了,此時養生要防燥邪。專家認為,秋燥可算是一種季節性的病,天氣涼爽了,但隨之空氣中的水分散發速度也變快,氣候變得乾燥起來。陳瑞芳指出,燥邪可引起肺燥,導致咽干、口燥、鼻出血、乾咳、大便乾結,連帶著人的情緒也會變得煩躁不安。除了養肺潤燥,還應調理脾胃。她表示,現在屬於長夏,因為還未進入秋分(今年秋分為陽曆9月23日)。長夏主濕,濕邪容易損傷脾胃。另外,這段時間天氣炎熱,很多人愛吃冷飲消暑,導致脾胃受損。而且,嶺南地區濕邪偏重,雨水又多,秋老虎也導致天氣燥熱,人處於天地之間,濕邪包圍人,人就更易被濕邪入侵。被濕邪侵襲則多表現為腹脹、四肢困重、不想吃飯、疲勞,與秋乏很像。

單純喝水無法防秋燥

既然身體乾燥缺水,就得想辦法給身體解渴「喝」水。但是單純喝水解得了口渴卻解不了體渴。專家表示,秋季解體渴,關鍵在潤燥。而按照中醫的五行與五臟的對應理論,秋季乾燥,五行屬金,人體所對應為肺,因此秋天潤燥關鍵就是要養肺,養肺潤燥,同時再輔以其他方面的保健措施。

專家稱,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體內的潤滑劑。秋季人體每日水的攝入量應比其他季節多500毫升以上,每日水的攝入量要達到2000毫升,才能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維持水電解質代謝平衡。但是要注意少量多次才能有效吸收。

另外,陳瑞芳表示,喝湯是最好的潤燥方法,而健脾則應喝粥。入秋後是養陰的好時節,淮山是最好的健脾養陰材料,喝粥則可以養脾胃,緩解秋燥。她建議早上喝粥,為防秋燥打好基礎。

【湯方】

祛濕

●赤小豆排骨湯

【材料】赤小豆150克,排骨500克(3人份)

【製法】將排骨飛水,同赤小豆同煮2小時。

【功效】健脾、祛濕、利水。

潤燥、祛濕

●生地土茯苓煲龜

【材料】生地30-50克,土茯苓100克(3人份)

【製法】土茯苓先煮出水,再和生地、龜同煲1小時。

【功效】生地能清熱、涼血、潤燥,土茯苓清熱利濕,龜滋陰降火,既防秋燥又祛除。

潤燥、潤肺

●紅蘿蔔馬蹄竹蔗湯

【材料】紅蘿蔔250克,馬蹄200克,竹蔗500克(3人份)

【製法】將材料煲在一起1小時左右。

【功效】紅蘿蔔所含維生素和粗纖維,能改善口乾舌燥、大便秘結;馬蹄能清熱潤肺;湯的水分含量高,生津止渴;含糖,能量高,解秋乏。

潤肺、清熱 

●霸王花豬骨湯【材料】霸王花50克,豬骨400~500克(3人份)

【製法】將材料煲在一起1~2小時。

【功效】潤肺、清熱。潤燥、益肺 

●太子參百合瘦肉湯【材料】太子參100克,百合50克,羅漢果半個,豬瘦肉150克

【製法】除瘦肉外材料一起武火煮滾後,放入瘦肉,文火煲1~2小時。

【功效】清潤肺燥,益肺生津,適合氣虛肺燥、咳喘氣短、口乾渴飲、燥熱傷肺者飲用。

【粥方】

●淮山粥【材料】淮山30克,米適量(1人份)

【製法】淮山與米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養脾陰,適合腹脹、脾胃虛弱、大便溏爛的人。

●蓮子粥【材料】蓮子30克,米適量(1人份)

【製法】蓮子與米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養心、安神。

●玉竹粥【材料】玉竹30克,米、瘦肉適量(1人份)

【製法】玉竹與米、瘦肉同煮成粥。

【功效】適合腹脹、脾胃虛弱、大便溏爛的人,能起收斂,改變大便溏爛。

祛濕的食物 秋季助女人祛濕的食譜

各物分別洗淨。土茯苓切塊;茅根切段;紅棗去核。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8款秋季祛濕粥的做法

中醫認為,立秋到秋分這段時間叫「長夏」。長夏主濕,濕邪容易損傷脾胃。另外,秋季有段時間天氣也比較炎熱,很多人愛吃冷飲消暑,導致脾胃受損。而且,嶺南地區濕邪偏重,雨水又多,秋老虎也導致天氣燥熱,人處於天地之間,濕邪包圍人,人就更易被濕邪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