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也分型 便秘要少吃涼性水果

  便秘也分症型

  根據便秘患者的臨床表現不同,中醫將便秘分為多種症型,對於大部分青壯年而言,便秘多屬於實症、熱症,因此,適當增加梨、香蕉等具有清熱、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就可以緩解便秘。

  但老人的便秘多屬於虛症,因為人體的陽氣會隨年齡的增長逐漸衰弱,大多數老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腎陽虛症狀,常常表現為大便乾澀難解、四肢欠溫、畏寒喜暖、腰膝酸軟,或腹中冷痛、得溫則舒。這些患者如果盲目增加梨、香蕉等涼性水果的攝入無異於「雪上加霜」,不僅會增加老年人便秘的症狀,還會誘發或加重畏寒、腹中冷痛等陽虛症狀。

  老年便秘患者應多吃羊肉

  由此可見,除了極少數以大便乾燥、口臭、面赤、口渴、腹部脹滿等實熱證為主要表現的老年便秘患者外,其他老人都應該在日常飲食中適當減少梨、香蕉、黃瓜、冬瓜、橙子、西瓜等寒涼性果蔬的攝入,增加核桃仁、肉蓯蓉、羊肉、羊腎、狗肉、韭菜等具有溫陽作用的食物的攝入量。

  由於老人在脾腎陽虛的同時,還存在不同程度的氣血不足、津液虧虛,因此,患有便秘的老年朋友在飲食方面還應適當增加山藥、玉米、粳米、糯米、紅棗、蜂蜜、桑葚、黑芝麻、松子等具有益氣養血、潤腸通便作用食物的攝入量。同時做到忌煙、酒、濃茶、辣椒、芥末、胡椒等。

  日常調理才是根本之道

  老年人便秘與腸功能衰退、蠕動功能減低有密切關係,對於這種便秘,千萬不能依賴瀉藥,貪圖「一時之快」的後果,可能是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腸蠕動無力、腸道更加乾燥。

  因此,老年便秘患者應從生活上進行綜合調理,除了進行飲食調養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第二,在病情和體力允許的情況下,根據健康狀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如散步、太極拳、體操等;第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不論有無便意,都要按時排便;第四,採用按摩法來解除便秘:雙手重疊,用力均勻,自右下腹開始繞臍順時針按摩100下,逆時針100下,每日3次。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15分鐘簡單小體操讓你10天瘦下來

  相信嗎?只需十分鐘就能變瘦。不信,那就試試下面的伸展運動。

  面檣壁站立,右腳前左腳後,右腳跟應放在左腳腳趾前30~45公分處。雙手手掌平貼檣壁。右膝彎曲,左腳幾乎打直。臀部緩緩向前推,直到小腿或左腿有拉緊的感覺為止。保持此姿勢15~30秒。之後略彎起左腳著膝,但左腳跟不離地,拉緊左腳的腱。另一腳重複此動作。

  坐在地面雙腳的腳底併攏。為穩住此姿勢用雙手握住雙腳,再將腳跟拉向鼠蹊部。上臀或手肘壓在各膝蓋的內側,身體向前傾,讓膝蓋壓向地面。鼠蹊部與背部下方應有拉緊的感覺。保持此姿勢15~30秒不動。

  把左腳放在高約腰的平台或欄杆等物上,左腳跟放在平台上,臀部前彎,上身朝舉起那隻腿的方向傾斜。維持此姿勢15~30秒。右腿重複這個動作。拉緊的感覺應該是舉起之腿的腱及下背部。

  面向檣壁站立,右手頂住檣,撐起身體。右腿舉向臀部,再用右手握住腳背或胎踝。輕拉起右腳靠向臀部,使得大腿有拉緊的感覺。保持此姿勢10~20秒。之後另一隻腳重複該動作。

  面向門框,將手放在門口的兩側,於肩平高后,向前走穿過門口直到胸肌略感拉緊之止。維持此姿勢20秒不動。

  面對門框的一側或直立的柱子,將雙手置於門框或柱子上,約與肩同高,略拱背聳肩,使得上背部分的肌肉有拉開的感覺。保持此姿勢20秒不動。

  站立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伸出右手臂過頭,向左側彎腰,保持此姿勢20秒不動。再伸左手向右彎,重複此動作。

  右腳屈膝跪在左側後,左腳平貼於地面,腳趾朝前方,往前方移動,讓左腳跟略位於左腳膝前。不改變右膝或左膝的姿勢,將臀部往前與下推。右臀的上方部位、鼠蹊或腡旁腱應有拉緊的感覺。維持此姿勢15~30秒不動。另一腿再重複此動作。

  頭朝下俯臥。用右手抓住右腳,輕輕地往後拉向臀部,右側四肌頭肌(右大腿上方部位)應有拉緊的感覺。保持此姿勢15~30秒不動。左腿再重複此動作。

  坐在地面雙腿前伸,膝蓋伸直,兩腳打開約相距90公分。臀部向前彎,上身朝左腿彎,兩手握住左腳踝。保持此姿勢15~30秒。右腿再重複此動作。腡旁腱與下背應有拉緊的感覺.

  坐在地上,雙腿前伸直,兩腳打開約相距90公分。雙手托住左踝與膝蓋,將左腳朝胸部上舉。臀部的部分(大腿外側與臀部)應有拉緊的感覺。保持此姿勢15~30秒。另一腿再重複此動作。

運動量費思量 教你把握好運動量

  《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什麼事都要有個度,運動也不例外。

  運動過度,身體、精神有何反應

  運動是對人體的一種刺激。這種刺激使人體產生應激反應。刺激的強弱在人體產生的反應各有不同。這種刺激強度的大小就是運動量的大小:運動量小,刺激強度小,對身體產生的反應就小;運動量適中,刺激強度適中,身體反應就良好;運動量過大,刺激強烈,身體反應也強烈。運動量主要包括運動強度、運動數量、運動密度、運動的總時間和運動頻率。這些因素綜合作用於人體,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改變,都會影響運動量的大小。

  如果在較長時間內運動量過大,身體恢復不過來,就會引起身體各部分的不良反應,造成運動過度。表現為如下兩方面:一是身體的疲勞,表現為全身感覺疲倦,無力,運動能力下降,完成原來的運動量很困難,運動後心率恢復也慢,同時會感覺肌肉疼痛;二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疲勞,表現為精神不集中,焦躁不安,過度興奮和抑制,情緒低落,經常出差錯,頭重、頭暈,睡眠不深、易驚醒,吃飯不香、食慾差等,嚴重時會造成心血管和其他疾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進行運動量大的登山和馬拉松時,甚至會發生運動猝死現象。

  出現過度運動後,及時糾正

  運動過度後,身體恢復所需的時間取決於運動強度和數量。運動強度大、數量大,則恢復的時間長。運動強度和數量的合理組合很重要。對於大強度、大數量的運動組合,若恢復時間不夠,極易產生過度運動疲勞。若連續較長時間大強度作這樣的鍛煉,就會破壞身體恢復時間和運動強度及數量的平衡。普通的健身運動,中等數量和中小強度就可以了,也就是運動後即刻心率為(220-年齡)×60%~85%,一周鍛煉3次。

  在排除身體疾病的前提下,消除運動過度的方法是暫停運動或減少運動量。減少每周鍛煉的次數,如一天鍛煉兩次的,減為一次;減少每次鍛煉的時間,每次鍛煉一個多小時的,減少到一小時以內;減少運動強度,如走跑鍛煉的,可以減少走和跑的距離和速度。還可變換鍛煉的內容和環境,跑步鍛煉的改為走步或其他運動,在居室周圍鍛煉的改為去公園遊玩。經過一段時間恢復就可以繼續鍛煉。

  適應性鍛煉,預防運動過度

  適應性是人的基本屬性,是人體對其周圍變化的環境條件給予正確反應的能力。運動量是外界對人的刺激,當運動量與人的承受能力相互協調,達到動態平衡,我們的運動能力就會得到提高,達到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的目的。由此,採用我們能承受的運動負荷,進行長時間的適應性鍛煉,可預防過度疲勞。

  有的人散步半小時或更長時間,走步的速度不快,和生活、工作強度差不多, 比久坐不動的活動量多些,雖說消耗了身體的一部分熱量,但強身健體的效果並不理想。而進行身體能承受、大於生活和工作強度的鍛煉,如快走、跑步、游泳、健身操和球類等,並持之以恆,就能取得理想的健身效果。若沒有練過馬拉松的人去跑馬拉松、沒有爬過山的人去爬山,和經常鍛煉的人攀比,常導致運動強度過大,身體難於承受,從而出現運動過度。

  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量

  掌握好運動量,使之與人的承受能力相互協調,達到動態平衡,運動能力就會得到提高,達到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的目的。開始時,運動量可以在一個較低的起點進行,例如走步鍛煉的人,開始以70~90步/分鐘走2公里,走完後身體可能會有一些疲勞,身體的生理指標會有些變化,恢復之後,身體處於正常狀態,再進行下一次鍛煉。這樣經過6~8周或更長一段時間的適應性鍛煉,若鍛煉後身體感覺比以前好了,身體恢復得比剛開始快,身體的生理指標穩定在正常範圍內,身體完全適應這種運動量之後,就可以提高走步的速度或時間,提高的幅度應以身體能承受為準。如提高到91~120步/分鐘,或是維持原來的速度,增加距離到2.5公里,適應一段時間再提高。當達到理想的運動量時,可以堅持下去,以後根據年齡和身體情況適當調整,始終保持適合自己的運動量。

  總之,要結合自己的年齡、性別、運動經歷和身體狀況等,掌握運動的起點、每個階段鍛煉的適應時間和每次提高運動的負荷幅度,就不會出現運動過度現象。寧可起點低一點,適應時間長一點,提高幅度小一點,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

    推薦閱讀:

    夏日運動四方面需注意

    合理安排跑步運動量 護關節更可健身

    大暑節氣最適合做哪些運動?

炎熱夏季 體操來養生

夏季該怎麼養生?天氣炎熱,讓人疲倦無力,煩躁不安,而人體的心血管功能對天氣的變化是最敏感的。夏季養生不僅可以調節情緒,還能保護肝臟,有益健康。養生專家推薦,夏季養生就來做醫療體操,而醫療體操中又首推引導術。

中國古代養生體操發展二事

中國體操有著悠遠而深厚的歷史內涵,下面跟著小編穿越時空看看古代體操養生之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