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療是醫療還是保健

足療是怎麼回事?

最早發現有關足部按摩的文字記載是在古埃及的蘆葦上的文字記載,4600年前在金字塔中有一幅奴隸為巴路王按腳的壁畫,巴路王問:「為什麼這麼痛?」奴隸答:「疼痛之後你就知道有什麼效果了。」

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裡記載的最多最全面,如湧泉穴的記載,它是與人體保健密切相關的重要穴位。2500多年前東漢華佗的《五禽戲》中很重視足部導引術,並在《華佗秘笈》中稱此法為專門研究腳部按摩的學問「足心道」。到了近代,在中國傳教區工作的瑞士人瑪薩佛雷特女士習得此法,帶回西方國家,後由吳若石神甫將在國外研究多年的足部按摩術傳回中國台灣,上世紀80年代傳到北京。

足療是否能治病?

醫療專家和足療業界人士看法不一。有專家說,足療既有保健按摩功能,同時又有醫療功能。他說,實踐證明足療能治療三類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失眠、頭痛;陽痿、早泄等性功能疾病。同時,足療的保健功能很明顯,沒有按摩足部時,足部血液流速為12mm/秒,但當全面按摩足部後,足部的溫度會升高,血流速度加快,可達到24~25mm/秒,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減輕心臟負擔,使新陳代謝功能提高。

但也有專家認為,足療是一種保健按摩,而不屬醫療範疇,不能治病。但通過足療可以達到緩解疲勞,放鬆神經,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做足療後,為什麼有些病見好呢?這並不奇怪,因為足部穴位多,並有脾、肝、腎、胃、膽、膀胱等六條經絡,只要經常做,手法正確,對身體肯定有好處。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足療保健 中藥4款足療養腳方

應酬或是聚會之後,現在許多人的休閒去處是各式各樣的足療店,足療保健已經漸漸成為一種風尚,休閒時做個腳底推拿,一天的疲憊、不適仿佛都在按捏間消逝了。腳底按摩的原理是以刺激腳底反射區(中醫稱為穴位),透過神經(中醫稱為經脈),令相對應的器官產生反應和功能,使血液循環順暢,排除積聚在體內的廢物或毒素,使新陳代謝作用正常運作,達到治療的效果。

當歸桂圓方

當歸40g,桂圓肉25g。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40分鐘,去渣取汁,與2500ml開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鐘。可養血益顏。適用於黑色素沉著、皮膚老化等。

山楂當歸方

山楂、當歸各16g,白蘚皮、白蒺藜各15g。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取一杯代茶頻飲,余液與2000毫升開水—起倒入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鐘,10天為1療程。

補血疏肝,散郁祛瘀。適用於面部黃褐斑。尤其適用於產後服用避孕藥而使面部長黃褐斑的婦女。

雙花川芎方

杏花、桃花、川芎各40g。將上藥加清水適量,浸泡20分鐘,煎數沸,取藥液與1500ml開水同入盆中,趁熱熏洗面部,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40分鐘。

清熱涼血,活血潤膚。適用於面色無華,皮膚粗糙、乾燥,面部色素沉著。

杏仁茶葉方

苦杏仁45g,綠茶10g。將上藥一同入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取1小瓶藥液外搽臉部及手臂,餘下的藥液倒入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泡足30分鐘。20天為1個療程。

可滋潤皮膚,消炎殺菌,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防治皮膚萎黃、黯黑、粗糙及痤瘡、疥瘡。

足療保健原理 睡前足浴有哪些好處

足浴,即熱水洗腳。實踐證明,足浴是一種簡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故我國民間素有「睡前一盆湯」的習慣做法,和「春天洗腳,昇陽固脫;夏天洗腳,除濕祛暑;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的說法。

中醫學對腳部的保健非常重視。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連接人體臟腑的12條經脈,其中有6條起於足部,腳是足三陰之始,足三陽之終,雙腳分布有60多個穴位與內外環境相通。如果能堅持睡前用熱水洗腳,能刺激這些穴位,促進氣血運行、調節內臟功能、舒通全身經絡,從而達到祛病驅邪、益氣化瘀、滋補元氣的目的。現代醫學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腳有無數的神經末稍與大腦緊密相連,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因此,經常用熱水洗腳,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

經絡具有聯繫臟腑和肢體的作用。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筋骨皮肉等組織器官主要是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使機體協調統一。經絡具有運行氣血、濡養周身、抗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於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繫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人體十二經脈中有六條經脈到達足部即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通過足部刮痧按摩治療,可以疏通經絡,解除病痛,調節和恢復人體臟腑功能,使失調、病變的臟腑功能得以重新修復和調整,進而達到康復。

從理療學的觀點看,熱水洗腳是一種浸浴療法。洗腳時,水溫以40至50℃為宜,水量以淹沒腳的踝部為好,雙腳浸泡5至10分鐘。同時,用手緩慢、連貫、輕鬆的按摩雙腳,先腳背後腳心,直至發熱為止。這樣,能使局部血管擴張,末稍神經興奮,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增強。如能長期堅持,不僅有保健作用,還對神經衰弱引起的頭暈、失眠、多夢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如在浴水中加入某些藥物,還能防治感冒、腳疾、凍瘡和關節痛等症。

中醫足療是能讓你不生病的保健方法

中醫腳底養生,可以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因為腳部特定部位與體內各臟器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繫。腳底部存在著各臟器的反射區,某些臟器發生病變後,可以在其反射區上反映出來。按摩和刺激相應的反射區,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足療的養生穴位、位置及其功能

足療技術在養生保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足療包括兩部分:足浴和足部按摩。足部是人體的「第二心臟」,是人體的陰晴表,能夠很準確地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那麼足療穴位的具體位置在哪呢?與之對應的足療穴位的功能又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