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補血的功效
艾灸是扶陽和扶正氣的,所以能夠補血,補血時要灸哪?要看血從哪裡來,從哪裡枯竭的。通過學習現代醫學可以知道,血是從骨髓產生的,中醫里提出「腎主骨生髓」,尤其針對女性的貧血症狀,可以灸與腎有關的穴位,如腎腧穴、氣海穴、三陰交。
1、腎腧穴
很好找,肚臍正對著背後脊柱骨下面的凹陷處,為命門穴,命門的兩側旁開1.5寸的位置就是腎腧穴。伸出手掌,併攏手指,食指到小拇指的寬度就是相對於你身體的「同身寸」——3寸,把手掌中點放在命門穴上,手掌兩側的位置就是腎腧穴。
2、氣海穴
也比較好找,在腹部,即肚臍下1.5寸的位置。
3、三陰交
是三條陰經,即肝經、脾經和腎經的交匯處,位置在腳腕踝關節最高的骨頭點往上3寸的骨頭內側緣,按壓時有酸疼感,是女性重要的保健穴。女性朋友如果有氣血虛弱、神經衰弱、婦科病或更年期綜合徵等症狀,灸這些穴位會比較好。
4、血海
在此基礎上,如果血虛嚴重,女性生理期時出血量少,還可以灸血海,血海在大腿上,以對側的手掌按住膝蓋,虎口張開手指向上,拇指點按的位置就是該穴位。如果女性在生理期出血量大,或有功能性子宮出血,艾灸時要加「隱白穴」,效果較好。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艾灸養生要注意哪些問題
艾灸養生要注意哪些問題
1、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2、注意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3、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4、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5、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
6、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7、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8、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夏天陰虛內熱體質如何調理
夏天陰虛內熱體質如何調理
1、燕窩
性平,味甘,有補氣陰的功用,尤其能益肺陰,為清補佳品。凡陰虛體質,尤其是肺陰虛者,如肺結核病、支氣管擴張、肺痿、老年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等,
2、枸杞子
性平,味甘,有滋陰益壽之功,尤其是對肝腎陰虛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視物昏花、耳鳴耳聾,或是肺陰虛的結核病盜汗、虛勞咳嗽,糖尿病的陰虛消渴等,食之更佳。
3、銀耳
性平,味甘淡,有滋陰養胃、生津潤燥的作用。銀耳含有豐富的膠質、多種維生素和17種胺基酸、銀耳多糖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為民間最常用的清補食品,尤其是對肺陰虛和胃陰虛者,最為適宜。
4、西洋參
西洋參,性涼,味甘微苦,能益氣養陰,對氣陰兩傷之人最宜。
5、海參
有滋陰、補血、益精、潤燥的作用。
6、蛤蜊
性寒,味咸,能滋陰、化痰、軟堅。古代醫家認為「蛤蜊功同蚌蜆,滋陰明目」。「蛤蜊其性滋潤而助津液,故能潤五臟,止消渴,開胃也。」可見陰虛體質或陰虛病人,包括糖尿病、乾燥綜合症、結核病以及腫瘤病等,食之頗宜。
7、蚌肉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有滋陰、清熱、明目的功效。
艾灸的好處有哪些
調和氣血:氣是生命之源,血為物質基礎,氣血充足、氣機條達則人的生命活動正常;反之則發病。艾灸可補氣養血、疏理氣機,且可提升中氣以達養生保健的目的。
陽虛體質的調理方法
表現為心悸、氣短(活動時加劇)自汗、胸悶不舒或痛;面色蒼白、體倦乏力、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至昏迷不醒;舌質淡、舌體胖嫩、苔白、脈虛欲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