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多見於冬春兩季。任何年齡都可發病,而以1-4歲小兒為多見。本病傳染性強,容易造成流行。預後一般良好,愈後皮膚不留瘢痕。患病後可獲終身免疫。若是接受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罹患本病,症狀嚴重,甚至可危及生命。
在古代醫籍中,有關水痘病的論述始於宋代,《小兒藥證直訣·瘡疹候》中最早提出「水疱」之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瘡疹論》則正式立名「水痘」:「其瘡皮薄,如水瘡,破即易,於者,渭之水痘。」
病因病機
水痘病因為外感時行邪毒,上犯於肺,下郁於脾而發病,其病在肺脾兩經。時行邪毒由口鼻而入,蘊郁於肺,故見發熱、流涕、咳嗽等肺衛症狀。病邪郁於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時邪與內濕相搏,外透於肌表,則發為水痘。若毒邪尚輕,病在衛表者,則疱疹稀疏,點粒分明,全身症狀輕淺;少數患兒素體虛弱,感邪較重,邪毒熾盛,內犯氣營,可見疱疹稠密,色呈紫紅,多伴有壯熱口渴。甚者毒熱化火,內陷心肝,出現神昏、抽搐。也有邪毒內犯,閉阻於肺,宜肅失司,可見咳嗽、氣喘、鼻煽等重症。
臨床診斷
一、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初起有發熱、流涕、咳嗽、不思飲食等症,發熱大多不高,發熱1—2天內,頭面、髮際及全身其他部位出現紅色斑丘疹,以軀幹部位較多,四肢部位較少。疹點出現後,很快變為疱疹,呈橢圓形,大小不一,內含水液,周圍紅暈,疱壁薄易破,常伴瘙癢,繼則結成痂蓋脫落,不留疤痕。
2、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觸史。
3、皮疹分批出現,此起彼落,在同一時期,丘疹、疱疹、干痂並見。
4、實驗室檢查周圍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低。刮取新鮮疱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薩染色檢查多核巨細胞,用酸性 染色檢查核內包涵體。
二、鑑別診斷
1、麻疹、風痧、奶麻、丹痧均為斑丘疹,皮疹分布全身,形態細小如針尖或粟粒狀,無疱疹、結痂現象。
2、膿疱瘡多發於夏天炎熱季節,疱疹較大,壁較薄,內含膿液,不透亮,容易破潰,破潰後隨膿液流溢蔓延附近皮膚而發,多發於頭面部及四肢暴露部位。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水痘的辨證要點在於辨別輕證和重證。輕證痘形小而稀疏,色紅潤,疱內漿液清亮,或伴有輕度發熱、咳嗽、流涕等症狀,病在衛氣。重證水痘邪毒較重,痘形大而稠密,色赤紫,疱漿較混,伴有高熱、煩躁等症狀,病在氣營,易見邪毒閉肺、邪陷心肝變證。
治療原則:本病治療,以清熱解毒利濕為總的原則。輕證以肺衛受邪為主,治以疏風清熱解毒,佐以利濕;重證邪熾氣營,治以清熱涼營,解毒滲濕。對邪毒閉肺,邪陷心肝之變證,當治以開肺化痰,鎮痙開竅,清熱解毒等法。
分證論治
一、邪傷肺衛
證候:發熱輕微,或無發熱,鼻塞流涕,伴有噴嚏及咳嗽,1—2日皮膚出疹,疹色紅潤,疱漿清亮,根盤紅暈不明顯,點粒稀疏,此起彼伏,以軀幹為多,舌苔薄白,脈浮數。
分析:時行邪毒,傷於肺衛。邪毒由口鼻而人,郁於肺衛,故發熱、咳嗽、流涕、噴嚏等;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正氣抗邪外出,時邪夾濕透於肌表,正盛邪輕,故水痘疱漿清亮,根盤紅暈不明顯,點粒稀疏。舌苔薄白,脈浮數,為病在衛表之象。
治法:疏風清熱,利濕解毒。
方藥:銀翹散加減。常用藥:金銀花、連翹、竹葉清熱解毒,薄荷辛涼解表,牛蒡子、桔梗、甘草宣肺解毒,利咽祛痰。也可佐以車前子、滑石化濕[FS:PAGE]利水。
疹密色紅者加當歸、赤芍、紫草活血涼血;咳嗽有痰者,加杏仁、浙貝母宣肺化痰;咽喉疼痛者,加板藍根、僵蠶清熱解毒利咽;頭痛者,加菊花、蔓荊子疏風清熱止痛;皮疹瘙癢者,加蟬蛻、地膚子祛風止癢。
二、毒熾氣營
證候:壯熱不退,煩躁不安,口渴欲飲,面紅目赤,水痘分布較密,根盤紅暈顯著,疹色紫暗,疱漿混濁,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紅或舌絳,苔黃糙而干,脈洪數。
分析:熱毒熾盛,燔灼氣營。邪毒內傳氣營,氣分熱盛,故壯熱不退,煩躁、口渴,面紅目赤等;毒傳營分,與內濕相搏外透肌表,故見水痘密集,根盤色紅,疹色紫暗,疱漿混濁;熱傷津液,故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苔黃糙而干、質紅絳,脈洪數,均為熱毒之象。
治法:清熱涼營,解毒滲濕。
方藥:清胃解毒湯加減。常用藥:升麻清熱透疹,石膏清氣泄熱,黃芩、黃連清熱解毒,丹皮、生地涼血清熱。佐以紫草、山梔、木通清熱涼營滲濕。
唇燥口乾,津液耗傷者,加麥冬、蘆根養陰生津;口舌生瘡,大便乾結者,加生大黃、全瓜蔞瀉火通腑。
水痘發病過程中,如出現高熱、咳嗽、氣喘、鼻煽、紫紺等症,此為邪毒閉肺之變證,治當清熱解毒、開肺化痰,可予麻杏石甘湯加減;若見壯熱不退,神志模糊,口渴煩躁,甚則昏迷、抽搐等症,此為邪毒內陷心肝之變證,治當涼血瀉火,熄風開竅,予清瘟敗毒飲加減,併吞服紫雪丹或安宮牛黃丸。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搓、摩、捶 春季3式壯腎功
雙手搓腰溫腎陽
很多人在公園散步時喜歡雙手叉腰進行鍛煉,其實,雙手搓腰更有鍛煉效果,有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的作用。腰部為「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臟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經常按摩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具體做法是先將兩手對搓發熱,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按摩小腹健膀胱
中醫認為腎和膀胱關係很密切,因為腎與膀胱的經脈互為絡屬,相為表里。膀胱的氣化功能取決於腎氣的盛衰,腎氣有助於膀胱氣化津液。因此,對膀胱的保健也對腎臟起到了間接保護作用。膀胱位於小腹,具體的按摩方法是:兩掌重疊按放小腹中央,先順針方向轉動按摩20次,再逆時針方向按摩20次;用掌根從小腹中央向下推按至恥骨聯合上緣,反覆操作3分鐘。通過按摩膀胱起到強腎的作用。
拳捶腰腹經脈暢
有些上了年紀的人經常會不自覺地用手握成拳錘擊腰背部,雖然他們說不出什麼道理,但是覺得這樣會舒服一些。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也是一種對腎的保健按摩。所以,老年人可以經常錘擊腰背部。首先,兩腿開立,與肩同寬,兩腿微微彎曲,雙臂自然下垂,雙手半握拳,先向左轉腰,再向右轉腰。與此同時,雙臂隨腰部的左右轉動而前後自然擺動,並借擺動之力,雙手一前一後交替叩擊腰背部和小腹,力量大小可酌情而定,如此連續做30次左右。
中醫:花草養生法
花草神奇的力量
花草很早就被用做療方,《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等中醫藥專著中,都有對各種花草功效的詳細闡述。不獨中國,西方芳香藥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兩河流域的古文明時期,蘇美爾人已懂得利用百里香及茴香來治病,埃及人曾用芳香花草治病和美容。花草含有天然的香氣和豐富的維生素,更有許許多多的應用方式,讓我們感受花草到來的愉悅香氛世界。
花草入佳餚
以花草入菜不但可以增加料理的香氣,也可以讓料理的風味更佳,因為花草有食療的功效,也能為健康加分。如薄荷、百里香。香茅等是烹調料理時經常用到的天然花草。
花草芳香包
花草除可以增添室內芬芳外,有些花草也有除臭、驅蟲的效果,可當做天然除蟲劑使用,放在衣櫥驅蟲,或置於鞋櫃內除臭效果都很好。此外,放置在室內,也能清新空氣。
花草入精油
花草可以提煉成香精油,香精油的使用有薰香、泡澡、按摩等方式。精油獨特的香氣可以使人感到放鬆,消除疲勞。
花草入茶
花草茶是以植物的根、花、葉用開水沖泡以後來喝的一種天然飲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而且不含咖啡因與人造色素。邀上三五好友,準備些精美的小點,泡上一壺花草茶,看各色花瓣漂浮在透明的水杯中,賞心悅目,既解決了口渴又滿足了眼福,是現代人們追求的生活方式。
各種花草的功效
花草雖然具有保健功效,但每種成分都有其獨特的作用,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更加合理地飲用,從而起到保健的作用。
薰衣草
功效:具有舒緩壓力、安定神經、改善睡眠、降血壓的功效,是抗壓的好幫手。此外,薰衣草放入衣櫥還可為衣物薰香防蟲。
使用方法:泡茶飲用或製成香包淨化空氣。
禁忌:薰衣草有催經作用,懷孕中的女性避免使用。
百合花
功效:百合花富含蛋白質、糖、磷、鐵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極高的醫療價值和食用價值,可以安心去火、清涼潤肺。
使用方法:泡茶飲用。每次取百合花2g~3g,用開沖泡10分鐘左右即可,茶沏好後色澤金黃,味甘微苦。
桂花
功效:對中國人而言,桂花頗有歷史。桂花性質溫和,有滋補身體的功效,可以止咳、化痰生津、健胃整腸,並能安定神經、滋潤皮膚。
使用方法:多以桂花做醬,烹製甜點時加一些來增氣味。近年則有把桂花和茶葉一同煎制製成桂花烏龍茶。
人參花
功效:人參花具有益氣活血,調節內分泌,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能清熱消炎、平肝清火、解毒利咽、降血壓,對失眠、耳鳴、暗瘡、青春痘也有一定的功效。
使用方法:沸水沖泡飲用,或者煲湯均可。
禁忌:人參花微苦,餐後熱飲為宜。
洋甘菊
功效:洋甘菊可消除頭痛、偏頭痛或發燒感冒引起的肌肉痛.並能抗老化、滋潤肌膚,此外對於睡眠、穩定情緒也很有幫助。
使用方法:泡茶飲用或者加入蒸餾水煮沸後放涼濾出湯汁再調入甘油混合均勻製成化妝水,有收斂肌膚的作用。
禁忌:洋甘菊有通經效果,孕期前三個月避免使用。
紅巧梅
功效:紅巧梅又名千日紅、長生花,為野生西藏高原雪山上莧科植物;嬌艷的淡粉色,味淡有一點點甜。紅巧梅具有養顏調經、清肝散結、安神定喘、消炎止帶,清熱散火,抗菌潔膚的功效。
使用方法:加入適量冰糖用沸水沖泡飲用,或者泡澡時加入。
中醫:補髓與養生
這裡的髓,是指精髓,所謂養生必補髓,意思是說,人們若想延年益壽,身體健康,必須要注意經常補充人體精髓的不足。
中醫12時辰這樣養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