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鍛煉後身體會產生一定的疲勞感,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肌肉疲勞:肌肉力量下降,收縮速度放慢,肌肉出現僵硬、腫脹和疼痛,動作慢、不協調。
神經疲勞:反應遲鈍,判斷錯誤,注意力不集中。
內臟疲勞:呼吸變淺變快,心跳加快等。
由於運動量不同,每個人情況不一樣,產生的疲勞也有不同程度之分。一般將疲勞分成三個層次:輕度、中度和非常疲勞。運動後產生疲勞感是正常的。輕度疲勞可以在短時間內消除;中度疲勞通過採取一系列手段也很快能消除,不會影響身體;但如果重度疲勞不能及時消除,就會影響學習和生活,損傷身體。研究證明,運動員提高體育成績最關鍵的兩個條件是運動訓練的科學性和恢復手段的有效性,由此可見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重要性。
如何加快消除疲勞呢?下面介紹幾種方法:
1。保證睡眠
睡眠是消除疲勞的重要方法,中學生要保證每天8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在體育考試前一個月內安排運動量比較大的訓練和測驗,睡眠時間應適當延長,並注意創造安靜、空氣流通的睡眠環境。
2。整理活動和肌肉按摩
鍛煉產生疲勞感後,一定要堅持做整理活動。整理活動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可以使精神、肌肉、內臟比較一致地恢復平靜,提高恢復體力的效率。
用推、揉、捏、按、壓、拍擊、抖動等手法按摩肌肉,能使肌肉中毛細血管擴張和開放,使局部的血液循環和營養得到改善,並可加速肌肉運動中廢物――乳酸的排除,從而達到消除疲勞的作用。
3。溫水浴
運動後進行溫水浴可以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加速疲勞的消除和體力的恢復。溫水浴的水溫以40℃為宜,每次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最長不超過20分鐘。
4。及時補充營養
合理營養是消除疲勞或預防疲勞的重要手段。運動後應及時補充熱量、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脂肪類食物不易多吃。夏季或出汗多時,應及時補充鹽分和水。食品應富有營養並易於消化,並儘量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日常最減肥的幾個運動
按照「運動金字塔」理論,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運動可以分為:生活形態的體能活動、伸展運動、有氧運動(休閒運動)、肌肉適能運動和靜態活動這五類。下面小編教你哪些運動最減肥,怎樣保持「動態」的生活,增加我們運動的次數和時間,促進減肥。第一類:生活形態的體能活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活形態的體能活動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包含走路、爬樓梯、做家務事、上下班、上街、辦事、購物騎單車、園藝活動等。普通白領上下班每天都會花費1-2個小時,所以如果不特意做有氧運動和休閒運動的話,那麼上下班、走路就是寶貴的可以鍛煉的機會了。
減肥專家建議:這些生活形態的體能活動儘量每天多做幾次,強度適度就好,每天花費在這些活動上的時間累積30分鐘以上。
比如下班可以乘地鐵也可以走路,那麼選擇快走回家,就可以增加鍛煉的時間;時間允許的話,爬樓梯而不是乘電梯;回到家後做做家務、收納衣物和家居用品,既能運動,又能使環境更加舒適,讓你保持好心情!
第二類:伸展運動
近些年,瑜伽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瑜伽、拉筋動作、柔軟體操等都屬於伸展運動,通過一些特定的拉伸動作和呼吸節奏,達到鍛煉肌肉的目的。大多數女性減肥者都比較偏愛伸展運動,特別是減肥瑜伽。
減肥專家建議:練習瑜伽等伸展運動時,儘量做到每周有5-7天都有鍛煉,最好每天都能練習。強度以伸展到肌肉有緊拉感為宜,每次練習6-10項伸展動作,每個動作堅持30秒,停留3-5個呼吸。
第三類:有氧運動和休閒運動
有氧運動的減肥效果非常顯著,形式也多種多樣,包含快走、慢跑、有氧健身操、游泳、騎腳踏車、水中有氧、登山機、滑步機、打太極拳等。
在有氧運動時,人體吸入的氧是安靜狀態下的8倍。長期堅持有氧運動能增加體內血紅蛋白的數量,提高機體抵抗力;提高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動脈硬化,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休閒運動主要是體育運動項目,大多數是球類運動,如桌球、網球、籃球、足球、壘球、高爾夫球、排球、壁球等,有競技性質。
減肥專家建議:有氧運動和休閒運動,每周鍛煉3-5天,每次持續20分鐘以上。強度因人而異:20-30歲,運動時心率應維持在140次/分左右,40-50歲,運動時心率應維持在120-135次/分,60歲以上的人運動時,心率維持在100-120次/分即可。每周鍛煉3-5天,每次持續20分鐘以上。長期堅持,能夠有效減少脂肪,加強身體的協調能力、增強免疫能力,預防疾病。
第四類:肌肉適能運動
很多朋友都試過仰臥起坐瘦腹,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彈力棒、拉力帶、重量訓練等運動方法,都是肌肉適能運動,目的是鍛煉肌肉。很多男性朋友在健身房內揮汗如雨,也就是為了練出胸肌、腹肌還有手臂肌肉,讓自己更「壯」,身材更完美。在減掉多餘脂肪後,持續鍛煉肌肉,讓肌肉變得發達。
減肥的關鍵其實並不是體重減輕,而是減脂。很多朋友剛開始減肥的時候,體重下降明顯,就以為自己減掉了很多脂肪,其實減掉了很多是水分。有過運動減肥經驗的朋友就知道,有時候體重不降反升,但是腰部線條和手臂線條確實變得更好了,曲線明顯,這是因為運動減掉脂肪的同時,也增加了肌肉量,而肌肉比脂肪重,因此會出現感覺身材變好,但是體重沒降的情況。
減肥專家建議:肌肉適能運動每周鍛煉2-3天,強度要略超過肌肉的負荷,每次鍛煉1-3組運動,每組8-12次。最好可以在專業健身教練的指導下進行訓練。
第五類:靜態活動
坐在書桌前上網、打電動,或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都是靜態活動。久坐不動,不僅增加患腰椎疾病的幾率,還容易造成脂肪堆積。
減肥專家建議:儘量縮短靜態活動的時間,不要連續60分鐘都坐著不動。上網、看電視的時候可以每30分鐘就站起來走動,伸伸懶腰,踢踢腿,倒杯白開水喝,也可以在窗前遠眺,讓眼睛休息一會兒。
運動後不能做哪些事情
不要蹲坐休息
蹲坐休息是非常普遍的做法,這是運動後不宜立即做的行為。運動結束後感覺累了,很多人就蹲下或坐下認為能省力和休息,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健身運動後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回流,影響血液循環,加深肌體疲勞。嚴重時會產生重力性休克。
因此,每次運動結束後應調整呼吸節奏,進行一些低熱量的活動,例如慢步走走,做做幾節放鬆體操,或者簡單深呼吸,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心臟,以利於還清氧債,加快恢復體能、消除疲勞。實在體力不支時也可讓同伴攙著走走。
不要貪吃冷飲
運動後往往使人大汗淋漓,尤其是在夏天,隨著大量水分的消耗,運動過後總會有口乾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覺,以年輕人為主,大多喜歡買一些冷飲解暑解渴。保健專家告訴我們,此時人體消化系統仍處在抑制狀態,消化功能低下。若圖一時涼快和解渴而貪吃大量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痛、腹瀉,並誘發腸胃道疾病。所以吃冷飲也是運動後不宜立即做的行為。此時適宜補充少量的白開水或鹽水。
不要立即吃飯
運動後不宜立即做的行為還有吃飯,特別是激烈運動時,運動神經中樞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在它的影響下,管理內臟器官活動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則加強了對消化系統活動的抑制。同時,在運動時,全身血液亦進行重新分配,而且比較集中地供應了運動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內各器官的供應相對減少。上述因素使得胃腸道的蠕動減弱,各種消化腺的分泌大大減少。它需在運動結束20-30分鐘後才能恢復。如果急忙吃飯,就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引起功能紊亂,甚至造成多種疾病。
十項運動不適合小孩
專家介紹:人在過量運動時,為防止能量進一步消耗,人會感覺極度疲勞,渾身無力,大腦反應減慢,如果長時間過量運動,會使大腦機能受損,尤其是兒童,過量運動極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甚至缺氧等現象。
不宜一:拔河
拔河可能讓孩子「傷心」、「傷筋」。從生理學角度來講,兒童心臟正在發育中,植物神經對心臟調節功能尚不完善,當肢體負荷量增加時,主要是依靠提高心率來增加供血量。拔河需屏氣用力,有時一次憋氣長達十幾秒鐘,當由憋氣突然變成開口呼氣時,靜脈血流也會突然湧向心房,損傷孩子柔薄的心房壁。有醫學工作者曾對250名5至6歲的兒童在拔河比賽中進行生理檢查,發現心率均高,賽後1小時有30%的兒童心率未能恢復正常。
除了對心臟造成影響外,拔河還可能傷到孩子的「筋骨」。兒童時期身體的肌肉主要為縱向生長,固定關節的力量很弱,骨骼彈性大而硬度小,拔河時極易引起關節脫臼和軟組織損傷,抑制骨骼的生長,嚴重的還會引起肢體變形,影響兒童體形健美。另外,拔河是一項對抗性較強的運動,孩子爭強好勝,集體榮譽感強,比賽中往往難以控制保護自己,極易發生損傷。
不宜二:力量鍛煉
兒童生長發育時都是先長身高,後長體重,而且他們的肌肉力量弱,極易疲勞。也就是說,身體發育以骨骼生長為主,還沒有進入肌肉生長的高峰期。如果這個時候讓孩子過早進行肌肉負重的力量鍛煉,一是會讓孩子局部肌肉過分強壯,影響身體各部分勻稱發育;二會使肌肉過早受刺激變發達,給心臟等器官造成較重的負擔;另外還可能使局部肌肉僵硬,失去正常彈性。所以,父母不要讓孩子從事大人常練的引體向上、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力量練習。如果要練習肌肉力量,從初中一、二年級開始比較合適。
不宜三:長跑、負重跑
長跑屬於典型的撞擊運動,對人體各關節的衝擊力度很高。孩子經常長跑鍛煉,對關節處的骨骺發育不利。尤其是在堅硬的馬路上進行冬季長跑時,對關節衝擊力更大,骨骺容易出現炎症,從而影響孩子長個子。長跑也是一項心臟負荷運動,兒童過早進行長跑,會使心肌壁厚度增加,限制心腔擴張,影響心肺功能發育。另外,兒童時期體內水分占的比重相對較大,蛋白質及無機物的含量少,肌肉力量薄弱,若參加能量消耗大的長跑運動,會使營養入不敷出,妨礙正常的生長發育。
另外,捆綁著沙袋進行負重跑,孩子的跑姿容易變形,錯誤動作容易導致運動損傷。
不宜四:扳手腕
兒童四肢各關節的關節囊比較鬆弛,堅固性較差,扳手腕容易發生扭傷。另外,如同拔河一樣,屏氣是扳手腕時的必然現象,這樣會使胸腔內壓力急劇上升,靜脈血向心臟回流受阻,而後,靜脈內滯留的大量血液會猛烈地沖入心房,對心壁產生過強的刺激。如果長時間用一臂練習扳手腕,可能造成兩側肢體發育不均衡。
不宜五:極限運動
專家認為,少年兒童的體育鍛煉,一要遵循兒童自身身體生長發育的規律;二要考慮兒童少年身體的解剖生理特點。孩子處於生長發育期,器官各方面還沒有成熟,自然很難承受極具「挑戰性」的極限運動,而且很容易造成損傷,比如超過兒童身體自身承受能力幾倍的大運動量,就有可能導致兒童肌肉因長期處於極度疲勞狀,造成肌肉疲勞損傷,容易留下運動損傷後遺症。另外,正處於生長發育的孩子,關節中的軟骨還沒有完全長成,長時間過度磨損膝蓋軟骨,日後容易形成關節炎。研究表明,兒童時期的膝蓋損傷成年後患關節炎的可能性會增加三四倍。
不宜六:兔子跳
在做兔子跳運動時,人體重心所承受的重量相當於自身體重的3倍,每跳一次膝蓋骨所承受的衝擊力相當於自身體重的三分之一,這樣對骨化過程尚未完成的孩子來講,很容易造成韌帶和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不宜七:倒立
儘管兒童的眼壓調節功能較強,但如果經常進行倒立或每次倒立時間過長,會損害眼睛對眼壓的調節。
不宜八:碰碰車
10歲以下兒童不宜玩碰碰車。少年兒童的肌肉、韌帶、骨質和結締組織等均未發育成熟,非常脆弱,受到強烈震動時容易造成扭傷和碰傷。
不宜九:滑板車
8歲以下兒童不宜玩滑板車。兒童身體正處於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玩滑板車,會出現腿部肌肉過分發達,影響身體的全面發展,甚至影響身高發育。此外,玩滑板車時腰部、膝蓋、腳踝需要用力支撐身體,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傷,所以一定要做好防護,最好有父母陪護,並且找平坦寬敞的非交通區域玩耍。
不宜十:小區健身器材
公共健身器材對安全要求很高。例如目前最普及的「太空漫步器」,按照其兩腳間規格,明顯是只適合成人使用的,而有關警示上只對運動的形式、健康禁忌做了規定,對於使用者年齡並沒有特別限制。而很多青少年也把這些器材當成了玩具。目前兒童使用健身器材不當引起傷害不斷增多,甚至出現了重傷、殘疾的現象。據了解,小區裡的健身器材原則上就是給中老年人配備的,目前還沒有安裝適合兒童的健身器材。
專家指出,過早從事某一專項體育運動對未成年兒童也是一種傷害,其中包括:疲勞性骨折、月經失調、疲勞過度、飲食功能失調以及情感壓抑等問題。因此,專家認為父母應當鼓勵兒童參加多種體育活動,而不要希望孩子在少年時代就創造某些體育項目的奇蹟。
一些兒保專家認為,針對少年兒童身體發育特點,父母可以讓孩子進行跳繩、彈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籃球、游泳等體育運動,這些項目既有助於增加少年兒童的身高,又不會傷害身體。另外,對於尚未發育成熟的兒童,一次運動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間隔十幾分鐘,休息一會後再運動。一天的運動量不能過大,以運動後孩子不感到疲勞為限。
運動裸文化 五大裸體健身運動
但是一邊裸著一邊健身,這倒是很多人不曾想像過的情景。荷蘭小鎮赫特蘭一家健身中心開展了「裸體星期日」活動,這一天的健身房無論男 女老幼,健身者都是全裸的,一邊把玩器械,一邊讓汗水順皮膚流淌,感覺非常奇妙。
最受歡迎的瘦身運動 讓你加速瘦
同樣是在跑步,為什麼她能瘦你不能?同樣是在練瑜伽,為什麼她線條變美了你沒有?某一種運動是否能減肥塑形,要看你是否做對了。我們盤點6項最受歡迎的健身房運動,從適合的人群到注意事項,找到最適合你的那一項,堅持下去,才能看到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