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艾灸點肚臍可以長壽
有趣的是,有科學家用「黃金律」來測量人體,結果驚奇地發現:從肚臍到腳的長度,與肚臍到頭頂長度的比值,恰好等於0.618,就是說,肚臍正位於人體的「黃金分割點」上。而現代科學研究表明,0.168在養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黃金分割點」應是調整人體功能的最佳作用點。實驗研究也證明:通過藥熨、艾灸等刺激,有助於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及內分泌活動,尤其是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從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壽延年之作用。
一般來說,灸臍注意事項有三:
第一,臍部有損傷、炎症者及孕婦禁用;第二,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第三,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否則易燙傷。
第一法:艾炷直接灸。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第二法:神闕隔姜灸。把薑片上穿刺數孔,覆蓋於臍上,點燃艾炷在薑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症有預防作用。
刺激人體這4個部位也可增壽
1、前胸
摩擦前胸可增強身體免疫力。科學家發現,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體整個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來的免疫活性肢物質,能監視體內變異細胞,並毫不留情地將其消滅;同時又有抗感染的功能和抗病能力;對延緩衰老也有一定的作用。每天堅持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穴上至須部下至心窩部穴位100至200次,可激活胸腺,起到防病健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2、脊柱按摩
脊柱可滋養全身器官。脊柱是養生學家極為關注的區域,它是人體兩條最大的經脈中督脈的行經之地。脊柱兩側的經絡與五臟六腑的關係極為密切。經常按摩脊柱,則可激發經絡的疏通,使氣血運行、血脈流暢,滋養全身器官而健身。
3、腋窩
刺激腋窩可促進血液循環。腋窩是血管、淋巴、神經最多、最豐富的地方。它的健身奧秘之處,在於受刺激後會使人大笑;笑時使各器官都能得到運動,促進血液循環,並使各器官充分得到養分和氧氣的交換,使大腦、心臟以及肺都受益匪淺。故專家們稱之為「腋窩運動」。
4、腳底
人的腳底有70多個穴位,6條經絡起止於腳上。科學家還認為,人的腳底有成千上萬個末梢神經,與大腦和心臟密切聯繫,與人體各部臟器密切聯繫,所以將腳稱為人的「第二心臟」,可見腳保健的重要性。經常彎彎腳趾、散步、踩鵝卵石、溫水泡腳等,都有促進腳部血液流暢。把遠端血推向心臟和全身,調節陰陽平衡,防治疾病,健身益壽。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艾灸療法治療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是人體中最大的神經干支,從第四、五腰椎,第一骶椎的脊神經出發,經臀部、下肢的後外側,直至足部。坐內神經痛多由於椎管內病變及椎間盤、脊柱病變,或盆腔及骨盆疾患引起。
自我診斷
沿臀部、大小腿後外側、足背外側,有持續性、放射樣疼痛,並伴有下肢行動困難,疼痛可表現為鈍痛、刺痛、脹痛、燒灼樣痛等形式。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家人炙療穴位
穴位名稱 位置 主治 炙法
腎俞穴 在脊柱區,第二腰椎棘突下,
後正中線旁開1.5寸。 腰膝酸痛 艾條炙15分鐘
大腸俞穴 在脊柱區,第四腰椎棘突下,
後正中線旁開1.5寸。 腰脊強痛 艾條炙15分鐘
環跳穴 在臀區,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
骶管裂孔連線上的外1/3與2/3
交點處 《針炙甲乙經》:「腰脅相引
痛急,髀筋瘈,脛痛不可屈伸,
痹不仁,環跳主之。 艾條炙15分鐘
承扶穴 在股後區,臀溝的中點。 腰、骶、臀、股部疼痛,
下肢癱瘓,坐骨神經痛。 艾條炙15分鐘
自我炙療穴位
委中穴:在膝後區,膕橫紋中點,《醫宗金鑒》道:「委中穴,主治腰夾脊沉墜疼痛……風痹疼痛……」
炙法:炙條炙10-15分鐘。
承山穴:在小腿後區,腓腸肌兩肌與肌腱交角處。
主治:腰背疼、腿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
炙法:艾條炙10-15分鐘。
陽陵泉穴:在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醫宗金鑒》道:「陽陵泉穴主治半身不遂,腰背重痛,起坐艱難……」
炙法:艾條炙10-15分鐘。
老中醫按語:坐骨神經痛,中醫認為是由「風寒濕邪氣客於分肉之間」所為,寒濕入里、氣血痹阻,所以在患病期間,切不可過食生冷之品,或外感風寒濕氣,注意下肢的防寒保暖;可以將粗鹽炒熱裝入布袋中,沿著坐骨神經的分布區域進行熱敷熨燙,以祛風散寒、活血止痛。
醫生建議:坐骨神經痛的治療,器具用三孔艾灸盒,五年陳艾條(疼痛灸)既可,每天或隔天一次,15次為一療程,一療程後,隔3~5天再開始灸下一療程的治療,初期試用治療需三孔艾灸盒一個,五年陳艾條四盒,該病是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的灸治。
皮膚瘙癢 試試艾灸拔罐療法
瘙癢性皮膚病是一組以瘙癢為突出表現的感覺神經機能異常性皮膚病。多數病因複雜,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認為全身性瘙癢皮膚病有內因和外因等因素。常見的內因有感染性疾病、內分泌和代謝性疾病、肝臟疾病、腎臟疾病、自身免疫病、妊娠、神經性及神經精神性瘙癢、藥物或食物過敏、自身中毒、酗酒等。外因包括環境因素(季節、氣溫、濕度、工作場地等)、生活習慣(使用鹼性強的肥皂、穿著毛衣或化纖物)、皮膚情況(皮膚乾燥、皮膚萎縮)等。臨床表現為全身或局部一處、多處呈陣發性,尤以夜間為重的瘙癢,有時還可有燒灼、蟻行等感覺。瘙癢的時間長短和程度輕重不一,與季節關係明顯,飲用酒類、濃茶、吃海鮮、情緒刺激、衣服摩擦,甚至某些暗示等均可使瘙癢發作或加重。
瘙癢性皮膚病與中醫「風瘙癢」「癢風」相類似。病因多因風邪所致,即諸癢皆屬於風和虛。「血虛生風,風盛則癢」。治宜養血(涼血)潤燥,祛風(疏風)止癢,利濕、散寒、清熱,止癢。治療時令患者先取仰臥位,充分暴露出肚臍,將火罐拔於肚臍(神闕穴)處,留罐5分鐘(視之皮膚潮紅充血為度)。起罐後隨即將麝香風濕膏外貼於肚臍眼處,防止拔罐後外受風寒導致肚痛、腹脹。接著將艾條點燃後對準瘙癢處(點燃端的艾頭與穴位處皮膚的距離約1寸左右),以患者自覺局部溫熱、術者視之泛紅但不致燙傷皮膚為度,根據瘙癢面積大小每處施溫和灸10——20分鐘。肚臍眼處拔罐每周2次,瘙癢處溫和灸每日1次,連續施術15天為1療程。
中醫認為,無論是虛實寒熱哪種邪氣所致的瘙癢性皮膚病,皆可用溫和灸治之,利用艾灸時熱力滲透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再配以神闕穴拔罐,由於該處聯繫全身經脈,通過經氣循行可以交通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在此拔火罐刺激能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扶正祛邪。
患者平時還要注意穿柔軟寬鬆的內衣,宜穿棉製、絲織品,不宜穿毛製品。注意皮膚衛生,避免搔抓、熱水燙洗,限制飲用酒類、濃茶、咖啡及辛辣食品,少吃魚蝦蟹等動風發物,多吃蔬菜水果,即可在拔罐艾灸消除症狀之後慢慢達到治癒目的。順便提醒一下,長期頑固性全身性瘙癢或老年性瘙癢患者要特別注意有無內臟疾患或惡性腫瘤存在。外用的一些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不宜長期大量使用。
拔罐艾灸能治療婦科病 調理女性身體內環境
一年四季,女性患婦科疾病非常常見,尤其是痛經、子宮肌瘤、婦科炎症等。對於這類型的疾病,拔罐艾灸效果非常好,通過慢慢調理女性身體內環境而達到根治婦科病的效果。
艾灸治療痙攣性斜頸
風門,陽陵泉各25分【風門】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