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比較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這時候很多家人會採取讓孩子吃點幫助消化的西藥或者中成藥。其實還有別的治療的方法——中醫推拿,不僅沒有副作用,而且容易掌握。
少兒消化不良的臨床表現為厭食挑食、胃脹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大便惡臭、夜臥不寧、煩躁不安,甚至面色消瘦,不長個等。小兒消化不良屬於中醫「積滯」的範疇,指小兒內傷乳食,停聚中焦,積而不化,氣滯不行所形成的一種常見小兒胃腸疾患。臨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大便酸臭或便溏為特徵,一般分為乳食內積和脾虛夾積兩種證型。
中醫推拿中有三種簡單的手法,可以防治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
一是推拿四橫紋。四橫紋是在手掌面,食、中、無名、小指從指尖方向數第二條橫紋。家長可以讓寶寶四指併攏,從食指橫紋推向小指橫紋,這樣操作1~2分鐘。
二是按揉板門穴。板門穴在手掌面大魚際平面。家長可以用拇指按揉此穴位,操作持續1~2分鐘。
三是摩腹。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面繞肚臍順時針按揉50下,再逆時針按揉50下。家長如果能每周給寶寶做三次上述治療並長期堅持,會幫助寶寶健健康康地成長。
除了中醫推拿以外,家長在生活中要注意一些細節,可以有效地防治小兒消化不良的發生。首先,家長餵養寶寶是要定時定量。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規律飲食的好習慣,這樣寶寶的內臟更好適應。對於較大的孩子家長應該鼓勵其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其次,家長要幫助寶寶克服偏食的壞習慣,注意營養全面性,葷素配合要適當,克服以零食為主的壞習慣。第三,要注意寶寶的腹部保暖,不要使胃腸道受寒冷刺激,同時儘量減少呼吸道感染。密切注意保持消化道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失眠睡不好 試試睡前按摩穴位
工作壓力的增加,讓很多人深受失眠的困擾。長期睡眠不足會給大家帶來極大的痛苦和折磨,甚至引起身體的各種不適。那我們該如何緩解失眠?
在進行穴位按摩前,先溫水泡腳15~30分鐘,以全身微微出汗為度。泡腳過程中可以聽一些輕鬆的音樂,閱讀優美的詩歌或者散文。出汗後注意適度補充水分。泡腳之後,在床上取坐位,依序進行以下穴位按摩。
湧泉:此穴位於人體足底,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是腎經的首穴。《內經》:「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雙腳自然向上分開,或取盤腿坐位。然後用雙拇指從足跟向足尖方向湧泉穴處,做前後反覆的推搓;或用雙手掌自然輕緩地拍打湧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熱感為適宜。按摩此穴位,有良好的補腎作用,可補腎安神。經常按摩也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壽的功效。
太溪:腎虛或陰虛火旺者,按摩太溪穴。此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腎經的原穴。經常按摩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的功效。
神門:心氣虛或心血虛者選神門。此穴位於手腕部位,手腕關節之掌側,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是心經的原穴。按摩神門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輕微酸脹感為宜。可補益心氣,安定心神,有安神助眠之效。
太沖:肝火旺盛或肝氣鬱滯者選太沖。此穴位於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是肝經的原穴。點揉太沖穴,從太沖揉到行間。有清瀉肝火,疏肝解郁之效。
足三里:脾胃不適者可按摩足三里。此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是胃經的合穴。拇指指面著力於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祛邪扶正之功。而後仰臥揉腹,將雙手搓熱,環形按揉腹部,順時針和逆時針各30次,可健脾和胃。胃痛甚者加手三里,此穴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按摩之可調理腸胃,和胃止痛。
印堂:心虛膽怯者加按印堂。此穴位於人體的面部,兩眉頭連線中點即是,為經外奇穴。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地壓印堂穴,並作輕柔和緩的揉動,以局部感覺發麻、發脹為宜。一般輕揉2分鐘。有安神定志之功。
百會:百會穴位於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而百會穴則為各經脈氣會聚之處。穴性屬陽,又於陽中寓陰,故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以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方法:用右空心掌輕輕叩擊百會穴,每次10下,可安神定志,緩解由失眠引起之頭痛。
失眠穴:最後要按摩失眠穴,此穴位於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為經外奇穴。以雙手拇指指面按揉失眠穴,其餘四指輕扶頭部作支撐,力度輕柔適中。按揉失眠穴有良好的安眠作用,無論分型,均有奇效。
溫馨提示,整個按摩過程中應關燈閉眼,放鬆心情,緩慢呼吸,一呼一吸間配合穴位按摩,可聽輕鬆緩慢的音樂幫助放鬆,忌思維繁雜,心情跌宕。若按摩至失眠穴仍無睡意,可從湧泉穴起繼續按揉,保持心情愉快,忌因無法入睡而著急生氣。
治療感冒有哪些方法 教你10種小方法
感冒是一種常見病,冬季常發生。治療感冒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吃藥外,還有一些小方法可以緩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1、喝雞湯
美國有兩家臨床醫療中心報道,喝雞湯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對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狀極為有效。因為雞肉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胺基酸,營養豐富,能顯著增強機體對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雞肉中還含有某種特殊的化學物質,具有增強咽部血液循環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這對保護呼吸道通暢,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癒有良好的作用。
2、多食蘿蔔
實踐證明,蘿蔔中的蘿蔔素對預防、治療感冒有獨特作用。具體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蘿蔔切碎,壓出半茶杯汁,再把生薑搗碎,榨出少量薑汁,加入蘿蔔汁中,然後加白糖或蜂蜜,拌勻後沖入開水當飲料喝,每日三次,連服兩天,可以清熱、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3、糖薑茶合飲
因感冒多為外感風寒之邪,常有頭痛、鼻塞、流涕及一身關節酸痛,甚至怕冷、發熱等症狀。可用紅糖、生薑、紅茶各適量,煮湯飲,每日1-2次,不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4、沖服蜂蜜
蜂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激發人體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兩次沖服,可有效地治療和預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5、食醋滴鼻、熏蒸
將食醋以冷開水稀釋,配製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側鼻孔滴入2-3滴,對治療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療效更佳,食醋可殺滅潛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在感冒流行期間,用食醋滴鼻有可靠的預防作用。另外,食醋熏蒸也可治療感冒,即將100克食醋放在火爐上熏蒸,室內不僅頓時生香,而且醋分子飄散在空氣中殺滅室內的感冒病毒,能有效地防治感冒發生。感冒流行期間,每日最好熏蒸食醋1-2次。
6、搓手
由於手拇指根部(醫學上稱為大魚際)肌肉豐富,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積。大魚際與呼吸器官關係密切。每日搓搓,對於改善易感冒的體質大有益處。其方法是:對搓兩手大魚際,直到搓熱為止。搓法恰似用雙掌搓花生米的皮一樣。一隻手固定,轉另一隻手的大魚際,兩手上下交替。兩個大魚際向相反方向對搓,大約搓一到兩分鐘,整個手掌便會發熱。這樣做可促進血液循環,強化身體新陳代謝,所以能增強體質,故而不易感冒。
7、按摩鼻翼
兩手微握拳,以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往返按摩鼻翼兩側。每日上下午和按摩15-30次,以局部紅、熱為度。一法可改善鼻部血液循環,促進黏膜細胞分泌,並通過纖毛的「定向擺動」,將感冒病毒及其有害的代謝物排出體外。
8、穴位按摩
用雙物的拇指、食指、中指指端(任用一指)按摩鼻道、迎香、鼻流等穴後,再用魚際穴周圍的肌肉發達區,揉搓鼻腔兩側由迎香穴至印堂穴的感冒敏感區。按摩湧泉穴和足心,直至發熱,使這兩個區域的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這樣可預防風寒侵入,拒敵於大門之外。
9、針灸治法
我國的針灸對感冒頗有療效。當您患感冒時,儘早去針灸,可以使鼻塞、頭痛立杆見影地減輕,並能使增高的體溫經過一晝夜漸漸恢復正常。由於針灸通過經絡的調節作用,使體內免疫功能增強,故療效可靠。治療感冒的有效穴位是:上星、印堂、風池、迎香、合谷、外關。留針15分鐘,每日針一次,一般2-3次可痊癒。
10、呼吸蒸氣
在大口茶杯中,裝入開水一杯,面部俯於其上,對著裊裊上升的熱蒸氣,作深呼吸運動,直到杯中水涼為止,每日數次。此法治療感冒,特別是初發感冒效果較好。
冬季防治風濕性關節炎 試試四款藥酒方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者慢性結締組織炎症。其可反覆發作並累計心臟。風濕性關節炎的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除了藥物外,還可以通過藥酒。下面我們來看四款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藥酒方:
一個穴位 解決口臭問題
口臭,又稱「口氣」,是指口腔中散發出難聞異味。生活中有很多人或多或少地存在口氣問題,患有口臭的人,既令別人厭煩,也使自己尷尬。中醫認為,口臭源於心脾之火太過,心包經積熱日久,灼傷血絡,或由脾虛濕濁上泛,熏蒸於口舌咽喉所致。專家建議,有空時不妨按揉下大陵穴來清泄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