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環境因素
老年人如果生活比較孤獨、單調,環境比較寂寞,再加上老年人由於體力欠佳,心臟功能不好,或患有骨關節病等,往往不愛活動,容易出現嗜睡。
2、腦部因素
當老年人出現嗜睡狀態,首先應該考慮是否有腦部病變。例如當老年人出現腦部的炎症、腦瘤、腦萎縮、腦動脈硬化症和腦血管疾病等,都可能出現嗜睡狀態。
3、身體因素
一般情況下,身體因素是最常見的老年人嗜睡的原因。老年人多體力衰弱,特別是身患一些全身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或肺部感染等,早期症狀往往是精神萎靡和嗜睡。
4、藥物因素
主要指安眠藥的副作用,因為有的安眠藥作用時間比較長。另外,若老年人有慢性腎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症,容易出現安眠藥的後作用,後作用表現為第二天起床後精神不佳,倦乏嗜睡。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寶寶嗜睡當心腦膜炎
細菌性腦膜炎在嬰幼兒中發病率較高,而且危險性強,如果新生兒光睡不吃奶,不愛動不哭鬧,家長應警惕腦膜炎「潛伏」體內。
細菌性腦膜炎是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中常見的一類疾病,是由於細菌通過各種途徑進入腦內,引起的急性炎症。炎症發生部位一般在腦和脊髓軟腦膜、蛛網膜及腦脊液。從理論上講,所有細菌都可以引起細菌性腦膜炎,其中腦膜炎球菌所引起的腦膜炎最多見。人群中有5%左右的人其鼻咽部存在腦膜炎雙球菌,這些腦膜炎雙球菌可以通過呼吸飛沫或者密切接觸在人群中傳播。而在成人中,肺炎雙球菌是腦膜炎最常見的病因。
細菌性腦膜炎患兒可能在出生後兩三天就發病,而且容易和敗血症一起發作。但是不發燒,白細胞也沒有增多,因此會給早期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有的孩子在出生後2~4周才發病,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光睡不吃奶,不吃不動不哭鬧,那麼就要警惕是否患上腦膜炎。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發熱、嘔吐、易激動、抽搐發作、尖聲哭鬧等都屬於常見的腦膜炎症狀。但這些症狀沒有特異性,和普通的感冒發熱極其相近,因此早期較難鑑別,也容易誤診。
由於急性細菌性腦膜炎,尤其是腦膜炎雙球菌性腦膜炎,可以在數小時內引起生命死亡,必須及早做出正確診斷並進行緊急治療。因此,當懷疑到細菌性腦膜炎時,應立即給予治療。
女性經期嗜睡症的四個方法
1、加強體質鍛煉
如:慢走、太極拳,使血液順暢,人體陽氣充盛,利於輔助嗜睡治療。
2、把握睡眠規律
最好10時左右就寢,不要過度勞累,以防損傷脾陽,陽氣衰憊致使嗜睡。
3、吃清淡易消化食物
多喝山藥粥、薏米粥等,禁辛辣、生冷、油膩、難消化的食物及冷凍飲品。山藥粥做法:取生山藥50克,白米50克;將山藥切成薄片,加入白米和水適量同煮成粥,早晚食用,有健脾胃之效,治脾氣不足之嗜睡最佳。
4、簡單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對於白天精神不振、睏倦嗜睡效果佳。
(1)風池、風府:用指揉法,手法宜平衡,不需過強刺激,以輕輕氣感為好,具醒腦開竅作用。風池:顱骨與脊椎交接點的凹陷處;風府:後髮髻正中直上1英寸。
(2)足三里、三陰交:手法同上,強度可稍大,具健脾除濕作用。足三里:膝蓋外側下方1根手指處;三陰交:在小腿內側,足踝尖上3英寸。
如何調節嗜睡症呢?
大地春回,萬物復甦的時節,應多走出戶外活動,進行一些適量的健身鍛煉項目,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機能,使身體呼吸代謝功能增大,加速體內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嗜睡就會緩解。比如清晨信步漫行、做操、跑步、打太極拳對于振奮精神十分有益。
中醫辨證治療嗜睡的五種常見類型
痰濕困脾型:多見於形體肥胖之人,胸悶、納呆、大便不爽,痰多泛嘔、口中粘膩,身重嗜睡舌苔白膩脈孺緩。治療原則:燥濕健脾豁痰開竅。方藥:「醒脾開竅湯」加竹茹、半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