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中醫拔罐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同時拔火罐對於緩解頭痛有著極好的療效。
取穴印堂、太陽、曲池。實證患者宜拔罐治療,瘀血者刺絡後拔罐。
在前額及太陽穴拔火罐,主要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
三棱針是一種常見的放血工具,用來刺破人體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三棱針刺絡放血具有通經活絡、開竅泄熱、調和氣血、消腫止痛等作用,各種實證、熱證、瘀血、疼痛等均可應用。
頭痛較劇者,可選太陽、陽白、中沖等穴,用小號三棱針,點刺出血少許。
高血壓性頭痛可選雙太陽、印堂。配穴為:脹痛以前額為劇者,加雙攢竹;疼痛以頭頂為甚者,加百會;劇痛再加四神聰;痛兼頸項強者,加雙風池;眩暈欲仆、眼花、耳鳴等症狀突出者加雙頭維穴。患者坐位,穴位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各穴約0.2厘米深,每穴擠血5~6滴,每日或間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三棱針點刺太陽(雙)、魚腰(雙)及印堂穴,擠血適量,然後用棉球按壓針孔也可治療神經性頭痛。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頭部保健按摩法
大多數人都曾出現過頭痛、頭暈、頭脹、失眠、昏沉不清等諸多不適,所以本期向您介紹一種簡單易學的頭部保健按摩法以緩解頭部不適。按順序進行如下操作:
1、開天目:用大拇指指面按於印堂穴(位於兩眉中間)皮膚,以前臂帶動手指,自下而上,做雙手交替,有節律的抹法。雙手共20次,注意力量輕柔,以前額皮膚不變紅為度。
2、推前額:用大拇指指面按於前額正中皮膚,以指根帶動指尖兩手分別向左右兩旁做抹法,至眉梢處再推回前額中央。注意力量不宜過大。
3、點按攢竹、魚腰及太陽:用雙手拇指指端持續用力,作用於攢竹穴(位於眉毛內側端)、魚腰穴(位於瞳孔直上的眉毛中)、太陽穴(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持續數秒或半分鐘。如頭痛、頭暈、昏迷不清可適當用力。如失眠則不宜用力,應以輕揉為主。
4、點按四白及迎香:用雙手拇指指端持續用力,作用於四白穴(位於瞳孔直下,正對鼻翼處)、迎香穴(位於鼻翼旁凹陷處)。如眼痛眼澀可重按四白穴,如鼻塞流涕可重按迎香穴。)。持續數秒或半分鐘。
5、摩掌熨目:兩掌互相摩擦,搓熱後將兩手掌心放置在兩眼上,使患者有溫熱的舒適感。重複操作3至5次,對於用眼疲勞,視力不佳者可多做幾次。
6、疏通經絡:用兩大拇指指端沿頭部經絡線依次點按。自頭髮髮際前沿正中開始到髮際後沿正中為正中線;正中線旁開一橫指為第二線;自額角處開始,平行於正中線至髮際後沿為第三線;自太陽穴(定位見上)開始繞耳廓至髮際後沿為第四線。如遇痛點可適當做局部的反覆彈撥,輕重以患者能耐受為度。
7、梳頭櫛發:兩手十指彎曲,從前至後做梳頭的動作。重複操作5至10次。此動作建議患者可經常自行操作,有助於緩解各種頭部不適。
8、雙鳴天鼓:兩掌按住雙耳,兩手放置在患者後頭部,用手指輕敲耳後頭部數次,兩手放鬆,再反覆上述操作3至5次。
9、拿捏肩井:以大拇指頂住肩井穴(位於肩背處,肩外側端與脊柱連水平線的中點),其他四指輕扶於肩前,與大拇指相對用力,提拿起整個肩部肌肉,一拿一放地交替進行。
10、整理放鬆:用雙手掌根自頸肩部向兩側沿肩-上臂-前臂的路線輕推數次,以空掌輕輕拍打肩部及後背肌肉,治療結束。
提醒:按摩前一定要洗乾淨臉,還要洗手、擦乾,一定要雙手溫暖後才可為對方按摩,否則冰涼的雙手會讓家人不適的。
拔火罐的醫療功效
「拔火罐」是民間對拔罐療法的俗稱,又稱「拔管子」或「吸筒」。它是藉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於皮膚,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
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見,按中醫的解釋多屬風濕入骨。拔火罐時罐口捂在患處,可以慢慢吸出病灶處的濕氣,同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恢復機能的目的,從而治療風濕「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適。
由於拔火罐能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所以對腰背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火罐還可以用在人體穴位上,治療頭痛、眩暈、眼腫、咳嗽、氣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隻火罐同時施行。
按摩可能加速頸椎病惡化
按摩之所以能讓人感覺舒服,是因為通過它可放鬆肌肉筋骨、放鬆緊張的韌帶,同時促進血液循環,從而緩解局部的緊張、僵硬,是一種外力的刺激。但是這種強烈的刺激,很可能是用一種刺激遮蓋了真實的頸椎疾病的症狀。
正確的乳房按摩方法
雙手在乳房下面和周圍進行按摩,然後雙手成杯狀輕柔地罩在乳房旁邊和下部,輕輕地向上撫摸,這個時候要讓乳房在你的手掌中,然後再次將手罩在乳房上,用手掌輕柔地撫摸並且拂過乳房,重複幾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