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食物幫助氣虛者調理身體

1、粳米

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早在《別錄》中即有主益氣的記載,唐代食醫孟詵亦云:粳米溫中,益氣。清·王孟英還把粳米粥譽之為貧人之參湯,他說:貧人患虛症,以濃米湯代參湯。氣虛者宜常食之。

2、大棗

性溫,味甘,為常食之物,它有益氣補血的功效,歷代醫家常用之於氣虛病人。《別錄》說它補中益氣,強力。唐代食醫孟詵亦云: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所以,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

3、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氣血、補脾胃、強筋骨的作用。名醫《別錄》中說:牛肉安中益氣,養脾胃。《韓氏醫通》還說: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足見牛肉補氣之力,故氣虛者宜常食之。

4、山藥

為補氣食品,凡氣虛體質或久病氣虛者,宜常食之,最為有益。山藥可以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故凡肺氣虛或腎氣虛或脾氣虛的方藥中,都常用到它。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氣虛如何養生

屈時上舉

危坐,兩腿自然分開,雙手屈肘側舉,手指伸直向上,與兩耳平。然後,雙手上舉,以兩脅部感覺有所牽動為度,隨後復原,可連做十次。本動作對氣短、吸氣困難者,有緩解作用。

拋空

危坐,左臂自然屈肘,置於腿上,右臂屈肘,手心向上,做拋物動作3~5次,然後,右臂放於腿上,左手做拋空動作,與右首動作相同,每日可做五遍。

盪腿

危坐,兩腳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轉一下身體3次,然後,兩腳懸空,前後擺動十餘次。本動作可以活動腰、膝,具備益腎強腰的功效。

氣虛怎麼回事 4道藥粥幫你補補氣

1、黃芪黨參粥

準備50克的炙黃芪,30克的黨參,適量的白糖,100克粳米。先把炙黃芪和黨參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後,然後煎煮成濃汁,去掉渣後,和粳米一起煮成粥,然後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就可以服用。

2、茯苓粥

用上品茯苓30克左右,100克的粳米。粳米洗乾淨後,和黃芪一起煮成粥,早晚適量服用一些就可以。

3、牛乳粥

準備200毫升的牛乳,100克粳米以及適量的白糖。先把粳米洗乾淨後加水熬煮,等到快熟的時候再加入牛乳和白糖,再一起煮熟就可以。

4、鵪鶉粥

準備1隻鵪鶉,100克的粳米,1500克左右的肉湯,姜、蔥、料酒、食鹽、麻油、味精適量。先把鵪鶉去毛,然後去掉內臟洗乾淨,加入調料蒸熟之後,去掉調料渣。粳米洗乾淨後,加入肉湯一起用大火煮沸,然後再用文火煮到粘稠狀,之後加入鵪鶉、麻油、食鹽和味精,再煮沸一下就可以了。

氣虛得吃這三種米

小米味甘,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含有鈣、鐵、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小米一般煮粥、做飯或磨成粉做成各種食品。小米性偏涼,尤其適合心煩、發熱、口舌生瘡者食用,但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氣虛可吃這些食物來補氣

性平,味甘,有益氣血、補脾胃、強筋骨的作用。名醫《別錄》中說:牛肉安中益氣,養脾胃。《韓氏醫通》還說: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足見牛肉補氣之力,故氣虛者宜常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