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1: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衣服本身不會產生熱量,只起到隔離的作用,它緩衝了外面冷空氣和體表熱空氣之間的對流,使人體的熱量得以保存。從生理學角度看,穿衣過多會抑制身體體溫調節機能的適應性,減弱人體的禦寒能力。所以,冬天穿衣只要達到適宜的厚度即可。
誤區2:關緊門窗感冒少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整日門窗緊閉,以為這樣屋內溫度高,人不容易感冒。其實不然。專家介紹,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500餘種化學物質,而僅從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種之多。空氣中有大量的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塵,在這樣的空氣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應該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新鮮。
誤區3:戴口罩可以抵擋住寒氣
事實上,口罩的取暖效果不僅不好,還可能使人體的免疫力降低。這是因為,人的鼻黏膜內有著豐富的血管和海綿狀血管網絡,血液循環非常活躍,對吸入的冷空氣有天然的加溫作用,而且人的鼻腔管道十分曲折,大大增加了鼻黏膜的面積,使得加溫作用進一步增強。
這樣一來,人體吸入的冷空氣經過鼻腔管道進入肺部時,由於加溫作用,已經接近於人的體溫。然而,當人戴上口罩後,從體內呼出的空氣會在口罩上遇冷變成水,一方面會讓面部覺得更冷,另一方面潮濕而相對不衛生的環境也不利於人的口鼻部位的健康。
此外,人體的抗寒能力也應該通過逐步的鍛煉來提高。假如整天戴著口罩,鼻腔以及整個呼吸道由於接觸不到冷空氣,都得不到鍛煉,免疫力會慢慢下降,反而更容易患上感冒。
對於抵抗力差的女性,外出為防寒保暖可以戴圍巾、手套,穿暖和一些的鞋子或墊個厚點的鞋墊,這些都比戴口罩擋寒更健康和實用。
誤區4:蒙頭睡覺比較暖和
有些人習慣把頭蒙在被窩裡睡覺,感覺上暫時可能會暖和些,但被窩裡的氧氣會越來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潔氣體卻越積越多,所以蒙頭大睡以後,你經常會感到昏昏沉沉的,全身疲乏無力。
誤區5:用熱水洗臉更溫暖一些
女性一般比較怕冷,習慣於冬季用熱水洗臉,但熱脹冷縮的原理你一定學過,人體的皮膚也遵循著這個原理。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氣刺激下,汗腺和毛細血管都呈收縮狀態,當遇上熱水時會迅速擴張,但熱量散發後,又恢復低溫時的狀態。
毛細血管這樣一張一縮,容易使人感覺面部皮膚緊繃乾燥,還會使皮膚容易產生你最怕看到的皺紋。因此,正確的方法是最好能用冷熱水交替洗臉,這可以逐漸加快皮膚的血液循環,還能起到如同按摩的作用。
誤區6:多飲酒可以禦寒
數九嚴寒,即使平時不善飲酒的女性,也喜歡和家人團圓或與朋友聚會時飲酒,覺得窗外大雪紛飛,屋內每個人都喝得暖融融的既浪漫又愜意。飲酒後的確會使人有渾身發熱的感覺,這是酒精促使人體散發原有熱能的結果。
但酒勁過後,因大批熱量散出體外,反而會使人渾身起雞皮疙瘩,導致酒後寒。而且如果在剛喝過酒後出門,更容易因外冷內熱引起感冒著涼。
誤區7:進門馬上烤暖氣或烤火取暖
從寒冷的室外回來,手腳凍得冰涼,很多人習慣馬上把手腳放到暖氣上或在火爐邊取暖,其實這樣會造成更嚴重的凍傷。這是因為手腳在長時間受涼後,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
此時,如果馬上近距離取暖,會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縮力,出現動脈淤血、毛細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強,局部淤血,更容易形成凍瘡。正確的做法是冰冷的手腳只能輕輕揉搓,使它們慢慢恢復正常溫度。
誤區8:皮膚乾燥瘙癢一個勁兒抓撓
冬天的乾燥多風很容易使人皮膚上的水分快速流失,缺水的肌膚也就經常會起皮屑和發癢,對付皮膚瘙癢,我們習慣用手去撓,但這樣做會更加刺激原本已經很乾燥的皮膚,使脫屑情況加重,甚至引起皮膚繼發感染。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酸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少飲烈性酒。勤洗澡,可以在洗澡時用滋潤功效強的浴液,並在洗澡後身體皮膚上水分未乾時抹些潤膚乳液。
誤區9:穿雙厚靴子腳暖和就行,衣服穿薄點無所謂
老話說「腳暖和了身上就暖和了」,因此有些愛美的女性在三九天還常穿裙子,再配雙高靴,覺得這樣就足夠了。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當我們的身體受冷時,其實首先感到的是心臟仿佛被凍得收縮成了一小團,然後才是身體局部的冷感。所以,在寒冷的天氣里,保護好心臟很重要。
另外,受涼性胃痛、腹痛也是女性冬天更易患的急病,尤其是在月經期間,身體的保暖尤為重要。因此,只有腳暖和是遠遠不夠的。
編輯推薦:
大寒養生:從「冬藏」轉為「春生」
大寒前後最佳養生時間是下午5-7點
南方濕冷天氣不供暖?驅寒保暖自有良方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風為百病之長 中醫講解風寒
風為百病之長
其實,風、寒都是中醫說的使人生病的「外邪」。古代醫家觀察到天地間存在著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素,將之稱為「六氣」。自然界的萬物都會受到六氣的影響,風不停地吹著,天氣時而乾燥,時而潮濕,寒來暑往間就是一年。
我們人體和自然界一樣,也受到六氣的影響,體內六氣平衡時才會健康。如果寒濕之氣太盛,就會被凍著;如果暑燥之氣太盛,則會把人「烤焦」。這種侵犯人體,導致疾病的六氣又稱為「六淫」,「淫」有太過和浸淫的含義。由於六淫是不正之氣,又被稱為「六邪」。
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很多時候,風是使人生病的「罪魁禍首」。它會「吹散」人體內的正氣,降低人的抵抗力,然後寒、暑、濕等外邪或是細菌、病毒就會侵害人體,出現疾病。
我們可以把人體當作是一間房屋,平時這間屋子門是關著的,外面的有害物質是進不來的。等到風把門吹開,不僅風會吹進來,還會把寒、暑、濕等其他有害物質也帶進來。因此,我們平常在看病時,常會聽到風寒、風濕、風熱等說法。這些詞的前面,都要帶一個「風」字。
寒為殺厲之氣
寒是冬季的主氣,眼下便是小寒節氣,因此冬季人體容易受寒邪的影響,出現各種寒病。其他季節,倘若氣溫驟降,沒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也會出現寒病。
《六經條辨》中說:「夫寒為殺厲之氣,中人即病。」認為寒邪是六邪中最厲害的,其他邪氣進入人體後可能會伏藏、積聚一段時間才會導致疾病,但寒邪入侵後往往會立即引發病症。
寒是陰氣盛的表現,所以感染了寒邪,最易損傷人體陽氣,出現陽虛陰盛的寒證。比如脾胃受寒後,會出現肚子痛、嘔吐、腹瀉的情況;心、腎受寒後,人會凍得縮成一團,手足冰冷,精神也會萎靡不振。
寒邪還有凝滯、收引的特點。人體裡的氣血津液的運動依賴陽氣的推動,一旦陰寒之氣旺盛,陽氣受損,就會出現阻滯不通的情況。「不通則痛」,所以寒邪入侵後,人體多見疼痛的症狀。我們知道「熱脹冷縮」,寒邪會使得人體的毛孔、經脈緊縮,出現頭身疼痛、四肢屈伸不便的症狀。
冬季謹防風寒
六邪很多時候並不是單獨影響人體的,冬天時最常見的就是風、寒的聯合侵犯。因此,我們常強調冬天時要「風度」與「溫度」兼顧,多穿點衣服。外出時儘量「全副武裝」,帽子、圍巾、手套,一個都不能少。目的就是防止風寒入侵。
倘若不慎感染了風寒,也不用太擔心。情況不嚴重的可以自己調理,比如溫水泡腳,吃一些祛風散寒的食物等。如果情況比較糟糕,最好還是及時就醫,免得病情加重。
腰痛的女人你屬於哪種症狀
1.腎虛腰痛
腎虛腰痛是女性最常見的腰痛。它的痛感為整個腰部綿綿作痛、隱痛,酸軟無力。勞累或房事後加重。中醫理論中,腰為腎之腑,主生殖和女性月經。最常見的是腎陽虛引起的腰痛,表現為腰部冷痛、腰膝酸軟無力。女性每月月經失血過多,同時孕育、生產都會損傷腎氣。生育過孩子以及反覆人工流產的女性比較容易出現此類腰痛。
2.寒濕性腰痛
此類腰痛主要是腰部受風寒侵襲引起,痛感為局部(腰部偏上)疼痛,表現為冷痛,陰雨天加重。
3.血瘀性腰痛
腰肌勞損或扭傷引起局部瘀血以及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血瘀性腰痛,這種腰痛也比較常見,痛感表現為局部刺痛和針扎樣痛。這種情況,首先要排除器質性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腎結石、腎炎等。器質性疾病引起的腰痛持續時間會比較長,早期與血瘀性腰痛不好區分,應該進行檢查。
4.盆腔炎
盆腔炎等炎症引起的腰痛與男性腰痛完全不同,是育齡期女性較常見的腰痛。盆腔炎和宮頸炎引起的腰痛,臨床上比較常見。痛感為腰骶部酸困疼痛,伴有小腹墜痛、白帶增多等。
春節吃火鍋必點六道菜
火鍋是冬日裡最受歡迎的一道美味,也是節日親朋好友聚會烘托氣氛的一道美味,建議大家在品味美食的同時,也不可忽略了健康。其實健康吃火鍋並不難,只要你的菜單搭配合理即可……
六個部位出汗要警惕
中醫上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夜晚一睡著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