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作用
1、用於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前者,常與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後者,常與黨參、白朮等同用,如四君子湯、理中丸等。
2、用於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可單用,內服或外敷,或配伍應用。癰疽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共奏清熱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飲。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如桔梗湯。若農藥、食物中毒,常配綠豆或與防風水煎服。
3、用於氣喘咳嗽。可單用,亦可配伍其他藥物應用。如治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湯;治熱毒而致肺癰咳唾腥臭膿痰的桔梗湯;治咳唾涎沫的甘草乾薑湯等。另風熱咳嗽、風寒咳嗽、熱痰咳嗽亦常配伍應用。
4、用於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常與芍藥同用,能顯著增強治攣急疼痛的療效,如芍藥甘草湯。
5、用於調和某些藥物的烈性。如調味承氣湯用本品緩和大黃、芒硝的瀉下作用及其對胃腸道的刺激。另外,在許多處方中也常用本品調和諸藥。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貼膏藥要注意什麼?
貼膏藥的注意事項
1、過敏不能貼
如果貼上膏藥後,10分鐘左右感到被貼部位的皮膚出現發癢、灼熱、刺痛時,要趕緊揭掉。這說明患者對膏藥過敏。過敏體質者,通常不宜貼膏藥,因為他們的皮膚很容易出疹子,貼上後不僅不利於藥物吸收,反而會帶來皮膚問題。
2、不宜貼之處
雖然說膏藥的使用非常靈活,基本上是哪裡出現問題就貼在哪裡,但是,在頭面部特別是近眼處、口鼻處等附近不宜貼。另外要提醒的是,應避開汗毛較多的地方,如果要貼部位的汗毛比較多,比較密,較好先用醫用剃刀將汗毛刮掉後再貼膏藥。否則一是影響藥效的吸收,二是粘不住,三是揭膏藥時帶起毛髮引起疼痛。
3、起泡別弄破
如果貼過膏藥的皮膚上紅腫起泡,儘量不要將水泡弄破,用消毒紗布敷在上面,讓水泡自己消退。如果水泡起在容易被弄破的位置上,那就需要到醫院請專業人員挑破並敷藥,水泡的外皮不要動,用消毒紗布敷好,等待其自愈。
4、不超過24小時
由於膏藥用於肌表,因此膏藥一般取氣味厚重的藥物,貼於體表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一般一劑膏藥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時間長了,不僅藥物已經失去效用,而且還對皮膚不好。
桂花蜜的作用
1、潤腸通便。用於便秘的防治。
2、潤肺止咳。由於肺虛引起的咳嗽,食用蜂蜜有效。
3、解毒、醫瘡、止痛。將蜂蜜直接塗擦在皮膚或傷口上,有消炎、止痛、止血、減輕水腫、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食用可緩解食物中毒,治療胃腸潰瘍和肚腹疼痛。如果喝酒過多,臨睡前喝一湯匙蜜可解酒止頭痛。
4、眾中益氣。用於體弱多病者(特別是脾胃虛弱者)的輔助治療、恢復健康以及老年人的保健。
5、調和諸藥,提高藥性。蜂蜜性平,味甘(甜),常作引藥用。
甘草米湯麵膜的做法
做法:大米淘洗乾淨,再用清水浸泡15分鐘後,倒入鍋中,以小火煮至黏稠狀時,濾取米湯,倒入面膜碗中,晾涼。加入甘草粉,用勺子調勻。
貼膏藥時常犯四大誤區
貼膏藥是非常簡單的,很多的可能就隨意貼,也不找准好的位置。雖然說膏藥的使用非常靈活,基本上是哪裡出現問題就貼在哪裡,但是,在頭面部特別是近眼處、口鼻處等不宜貼。另外要提醒的是,應避開汗毛較多的地方,如果貼膏藥的部位汗毛比較多,比較密,最好先用醫用剃刀將汗毛刮掉後再貼膏藥。否則一是影響藥物的吸收,二是粘不住,三是揭膏藥時帶起毛髮會引起疼痛。每種膏藥都有其獨特的藥理作用,不可隨意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