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手麻是怎麼回事?還需警惕晨起這6個症狀!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經過一晚上睡眠,早晨醒來後神清氣爽且朝氣蓬勃。但一部分人早晨醒來後卻遭遇很多問題,如身體水腫、手麻以及渾身酸痛等,這極大可能是疾病來臨。

早晨醒來後手麻是怎麼回事?

通常枕著手臂睡覺易引起手麻,排除此類情況下,需警惕神經根型頸椎病,不僅有手指麻木的情況,同時也會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以及肩頸部肌肉酸痛。也有可能是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麻木發生在四肢末端且兩側對稱出現,就如同帶了手套一般。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發生手麻,同時伴有疼痛眩暈和肢體麻木,需警惕中風,特別是三高、腦動脈硬化以及糖尿病患者。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腕管綜合症,通常是因為屈指肌腱鞘發炎、腫脹以及增厚,壓迫腕管內正中神經,從而導致手指麻木和刺痛。

還需警惕晨起哪些症狀?

1、身體水腫

早晨醒來後臉部、眼瞼和雙下肢水腫,用手指按壓有凹陷且恢復速度慢,需警惕腎病和心力衰竭。水腫發生在顏面部,手按壓後凹陷速度恢復快,說明是內分泌疾病。腳踝部位水腫且出現頑固性腹水,常常伴有肝脾腫大、黃疸以及蜘蛛痣,需警惕肝臟疾病。

2、咳嗽和噁心乾嘔

早晨起來後咳嗽,特別是乾咳,需警惕咳嗽變異性哮喘。晨起咳嗽且帶有膿痰,極大可能是慢阻肺。晨起有刺激性咳嗽以及乾嘔和噁心,用力咳嗽或清嗓子時咽部黏膜出血,十有八九是慢性咽炎。

3、頭暈

早晨起來後頭暈,需立馬監測血壓,一旦血壓超過130/80毫汞柱,說明血壓升高。起床後頭暈且站不穩、眼前發黑說明是體位性低血壓。起床頭暈且伴有嘔吐和噁心,頸部靈活和伸展性降低,說明頸椎有問題。

4、關節僵硬

早晨起床後病變關節靜止不動,稍微活動後才能減輕,特別是發生在手指、膝蓋或關節以及脊柱部位,這種情況下需警惕類風濕性關節炎。另外也有可能是強直性脊柱炎以及腰肌勞損和軟組織損傷。

5、早醒失眠

凌晨3:00~4:00早早醒來,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很有可能是神經衰弱,這種情況下需調整好生活節奏,學會釋放壓力。另外也有可能是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調整好作息以及心態。

6、看不清東西

早晨醒來後看東西模糊,眼睛上就如同蒙了一層霧一般,眼角分泌物增多,這種情況下有可能是結膜炎。期間需注意眼睛衛生,不能隨意用手揉搓眼睛,也不能和他人共用毛巾和手帕,更不要隨意用抗生素類藥物。

溫馨提示

一定要留意自己有沒有出現以上症狀,若有需第一時間去醫院做檢查,能及時發現潛藏在體內的疾病,及早治療。另外若每天凌晨四五點鐘感覺非常飢餓,同時伴有心慌以及全身無力,吃完飯後就能緩解,這種情況下需警惕糖尿病。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身體哪幾個部位最脆弱?結果讓你意想不到!

在大自然面前,生命是多麼的渺小,每個人都不能預測下一秒將會發生什麼。雖然生命很頑強,但又很脆弱,因此每個年齡段的人都要好好的呵護身體。最近這幾年,按摩受到人們青睞,很多人會通過按摩的方式來減肥瘦身或減輕身體不適感,但不恰當的按摩方式可能會要了人們的命。尤其是身體上以下幾個部位最為脆弱,不能隨意按摩。

身體上哪些部位最為脆弱?

1、睪丸

睪丸是男性獨有的性腺器官,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具有生精功能。但卻是男性最為脆弱的部位,睪丸對壓力很敏感,稍微用力擠壓就有可能會損傷睪丸。因此男性要好好的呵護,選擇寬鬆且透氣性好的內褲,避免睪丸部位受到外力撞擊,不能做劇烈運動,更不能隨意的用手去按摩。

2、脾臟

有人認為心臟脆弱,其實不然,心臟處於胸腔中,有大量肋骨保護。脾臟是人體上最脆弱的內臟,過度運動或打架鬥毆時會使得脾臟破裂,必須第一時間以手術方式摘除。確實脾臟很脆弱,其中含有大量血液且組織脆弱,只要受到強大的外力作用,就會使得脾臟破裂,從而引起大出血。甚至會使得脾臟成為豆腐渣樣,即使通過手術縫合也無法修補,為能維持生命只能把脾臟摘除,因此需保護好腹腔,避免做劇烈運動。

3、頸動脈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年輕人會以吻痕的方式來表達出對另一半的愛意和浪漫,殊不知這樣會引發生命危險。人們肉眼所能看到的吻痕,是皮下毛細血管破裂所引發的出血,出血時間太長會變成淤血。但在脖子部位分布著頸動脈竇,如黃豆大小一般,分別在脖子兩側,跟喉結齊平,約距離5~6厘米。頸動脈竇是血壓感受器,能調節血管和心臟。受到壓力或長期擠壓時會減慢心跳速度,持續性降低血壓,從而引起頭暈,嚴重時可使得人們心臟停止跳動。因此情侶們萬萬不能做吻痕,更不能自行按壓頸動脈竇。

4、後腦勺

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在體罰孩子時,萬萬不能打後腦勺,以免危及生命。因為後腦勺根本沒有頭骨保護, 受到外力衝擊會使得神經受損。尤其是後腦的延髓是活命的中樞,只要受到損害會導致呼吸中樞震盪,最終導致呼吸衰竭。因為基本的反射活動進行不了,從而引起死亡。所以需保護好後腦勺部位,避免受到外力撞擊。

溫馨提示

除了以上幾個部位外,也要保護好太陽穴,太陽穴對人體來說很重要,但又很脆弱。太陽穴在腦內位置,是整個顱骨最為薄弱的部位,僅僅有1~2毫米的厚度。當太陽穴受到撞擊時會損傷骨質,使得腦膜內動脈破裂出血,患者往往因為腦疝而死亡。因此,孩子玩耍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切不可拿著玩具槍對著太陽穴部位打。另外也不能盲目對太陽穴部位按摩,更不能隨便針灸太陽穴。

小兒發燒捂著出汗就能退燒?這4種方法才能科學退燒!

寶寶的健康是家長最看重的事,每次寶寶生病的時候,最擔心最著急的總是家長。因為太過於著急了,很多家長就進入了一些退燒的誤區,不僅沒有退燒,反而會讓孩子的健康受到了不良影響。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家長容易進入哪些退燒誤區,給各位家長警醒。

寶寶發燒了家長容易進入哪些退燒誤區?

1、給寶寶蓋上厚被子捂汗

有些家長在發現寶寶發燒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給寶寶蓋上厚被子,讓寶寶捂汗,認為汗出了就能夠退燒。這其實是一種誤區,這根本不是正確的退燒方法。給寶寶蓋太厚的被子或者給寶寶穿太多,會抑制寶寶的散熱。尤其是一些月份比較小的寶寶,本身體溫中樞發育還沒有完善,再這樣處理會引起脫水,讓病更加嚴重。

2、給寶寶渾身擦酒精

酒精蒸發確實能夠帶走身體上的熱量,但是這種方法不能應用於寶寶身上,給寶寶用這種方式退燒就是嚴重的誤區了。寶寶的皮膚是比較嬌嫩的,用酒精給寶寶擦身,不僅容易讓寶寶把酒精吸收到身體以內,導致酒精中毒,還容易損害到寶寶的皮膚。

3、一發燒就灌退燒藥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發燒發的厲害了,會傷害到寶寶的腦子,一發燒就趕緊給寶寶喝上退燒藥,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寶寶如果發熱並沒有發的很高的話,是沒有必要使用退燒藥的,38.5℃以上才應該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退燒藥。尤其是一些月份比較小的寶寶,更不要動不動的就吃藥,藥物對於寶寶的損傷比起發燒會更加的嚴重。

寶寶發燒了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時刻的檢測寶寶的體溫

當寶寶發燒了的時候,家長要時不時的給寶寶測一下體溫,如果體溫沒有超過38℃,就應該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沒有必要趕緊給寶寶喝退燒藥。家中要常備耳溫槍或者額溫槍,這兩種測量體溫的方法會比較簡單,有的時候用體溫計量體溫寶寶不配合,沒有辦法測量出最正確的體溫。

2、正確的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了以後,家長測量體溫,只是稍微有些發燒,這個時候就可以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來給寶寶退燒。要給寶寶穿的薄一些,不要給寶寶穿的過厚,正常情況下穿多少就穿多少就行。在室內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給寶寶衣服脫掉,用溫水給寶寶擦拭身體,這也能夠有效的幫寶寶退燒。也可以給寶寶額頭、脖頸後、腋下等部位貼上退熱貼,貼退熱貼是比較常見的物理退熱方法。

3、多給寶寶喝水

寶寶如果發燒了以後,本身出汗出的比較多,容易出現脫水的情況,所以家長要哄寶寶多喝水。如果光喝水喝不下去,可以給寶寶水杯里放上幾片水果,增加水的味道,這樣寶寶能夠多喝上幾口水。

4、必要時就醫

如果寶寶體溫非常的高,已經達到了高熱的程度,這個時候一定要帶寶寶儘快去醫院掛急診。家長一定要負起責任來,千萬不要認為寶寶睡上一覺或者休息上一段時間就會好轉,等到產生嚴重後果了就只有後悔的份了。

寶寶發燒的時候,千萬不要給寶寶捂汗來退燒,這種方法是一種妥妥的誤區。希望各位家長能夠系統的學習寶寶發燒的護理知識,千萬不要讓一些誤區使孩子進入到危險的境地。

是什麼引起的身體有炎症?離不開這6種原因!

萬病皆於炎症,通常炎症水平高的人易患上心臟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等。炎症也會傷害大腦和關節,使得人們易出現頭痛頭暈發燒、胸腹部疼痛以及口腔潰瘍,那到底是什麼引起的炎症呢。

出汗多和出汗少的人哪一種更健康?4種方法讓你出一身汗!

出汗是體溫調節的一種外在表現,主動出汗能讓人們全身感覺到舒適,而且也能達到強身健體效果。出汗過多、出汗太少或不出汗都是異常的情況,有的人稍微一動或吃飯時就會大汗淋漓,但有的人即使在高溫環境下也很少出汗,那這兩類人哪一種更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