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品鑑普洱茶?普洱茶的品鑑要求是很高的,整個感官審評包括干茶審評、開湯審評,其間還有取樣稱量和沖泡。一般普洱茶的干茶審評和開湯審評稱為干看和濕看,也叫干評和濕評。普洱茶的感官審評的品質結果一般以濕評為主要參考依據,而干評則是提供了前期取樣、沖泡等參數來可保持審評結果科學和公平。先給大家講講怎麼品鑑普洱茶——干評:
1、干評
干評主要是從未沖泡的茶葉外形包括形狀、整碎、淨度、色澤這四點來評價,和確定普洱茶沖泡時候的數量和時間。
(1)茶葉的形狀
茶葉的形狀指普洱茶的外形規格,大小、長短、粗細、輕重。壓制茶的外形審評的是茶壓制的形狀、鬆緊度、勻整度,分里茶、麵茶的壓制茶,茶是否起層脫面,包心是否外露等都是審評內容。
(2)茶葉的整碎
一是指上中下各段茶比例是否勻稱,二是指茶品個體條索(或顆粒)的大小、長短和粗細是否均勻,整碎的好壞要視茶品整體感覺。毛茶基本上要求保持茶品的自然形態,完整的為好,斷碎的為差,精製茶主要評比各號口茶的拼配比例是否恰當。
(3)茶葉的淨度
主要是指茶中夾雜物(梗、籽、朴、片等)和非茶類夾雜物(雜草、樹葉等及其他)含量的多少。來區分普洱茶的淨度。
(4)茶葉的色澤
茶品外形的色澤主要從色度和光澤度來看。色度即指茶品的顏色及色的深淺程度,光澤度指茶品接受外來光線後,一部分被茶品吸收,一部分被反射,形成茶品色面的亮暗程度。干茶的色度比顏色深淺,光澤度可以從潤枯、鮮暗、勻雜等方面評比。色澤好的茶品帶有油潤感,色澤差的茶品呈暗灰色。
深淺:首先看色澤是否符合該茶類應有的色澤要求,一般情況下,原料細嫩的茶品,顏色深,隨著級別下降顏色漸淺。
潤枯:「潤」表示茶品色面油潤光滑,反光強。一般反映鮮葉嫩而新鮮,加工及時合理,是品質好的標誌。「枯」是有色而無光澤或光澤差,表示鮮葉老或加工不當,茶品品質差。
鮮暗:「鮮」為色澤鮮艷、鮮活,表示成品新鮮度,為新茶所具有的色澤。「暗」表示茶色深且無光澤,一般為鮮葉粗老或儲運不當、初制不當或茶品陳化所致。
勻雜:勻表示色調調和一致。色不一致,茶中多黃片、青條、筋梗等謂之雜。
2、取樣稱量
普洱茶審評過程中,取樣相當重要,取樣不均,樣品沒有代表性,而對於茶量很大的審評就相當困難。因此,取樣必須按照標準進行,否則,就會失去準確性。
(1)散茶取樣
將縮分後有代表性的200-300g茶樣混勻後,用拇指、食指、中指從茶樣上段至下段同時抓起至少為5g,至托盤天平稱重盤中,慢慢鬆開,直至5g為止。
(2)緊壓茶取樣
將緊壓茶自邊沿向中心點逐層剝離上、中、下三層約50g茶樣,混勻後按散茶方法進行取樣及稱量。
3、沖泡
稱取有代表性的茶樣5.0g,置於250mL審評杯中,注滿沸水,加蓋浸泡5min,按沖泡次序依次等速將茶湯瀝入評茶碗中。
250ml審評杯碗:
杯呈圓柱形,高76mm、外徑82mm、內徑76mm,容量250mL。具蓋,杯蓋上有一小孔,與杯柄相對的杯口上緣有鋸齒形的濾茶口。口中心深5mm,寬為15mm。碗高60mm,上口外徑100mm,上口內徑95mm,底外徑65mm,底內徑60mm,容量300mL。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普洱茶有傳言中那麼神秘嗎?
中國有包括普洱茶在內十大名茶,還有各種各樣不知名的茶,但是最邪乎的唯有普洱茶。
其實,普洱茶沒那麼神秘。
從食品工業的角度來說,普洱茶屬於發酵食品的一種,和各種酒、醬油、醋、腐乳、泡菜、豆醬、酸奶、奶酪,魚露蝦醬等一樣。只不過,那些發酵食品的原料是糧食、果實、豆子、奶、蔬菜、小魚小蝦等等,而普洱茶用於發酵的原料是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做的曬青毛茶。發酵食品在人類社會至少有近萬年的歷史,最早的無意識的發酵食品據說是酒。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食物的需求大增,發酵食品的好處逐漸突顯,比如能夠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還能讓食物中的營養素得以釋放,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等等。藉由現代科技之光,我們對大部分發酵食品的科學研究已經相當充分,很多也已步入工業化進程。相對來說,普洱茶的工藝研究及工業化生產尚處在初級階段,比如生茶存儲過程中的發酵和熟茶的渥堆依靠的是環境中的野生菌種,生產過程很難標準化,更多的是依靠經驗和運氣。
由於工藝差異,普洱茶大致被分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有關這兩類產品的茶類歸屬,圈內曾經也爭的不亦樂乎。其實,它們發酵過程的原理是一致的: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生產環境中的微生物在曬青毛茶上安居樂業,其新陳代謝過程中又產生了各種各樣的酶,這些酶會促進毛茶中的物質發生不同的生化反應,比如澱粉酶會把澱粉水解成糖增加甜味,氧化酶能把茶多酚氧化成茶黃素而降低苦澀,聚合酶可以把多酚轉化聚合成茶紅素而使茶湯紅濃,蛋白酶可以把蛋白質水解成胺基酸和多肽從而產生鮮味……只不過生茶的這些變化是在存儲過程中緩慢發生的,且受環境因素的影響非常大。而熟茶是在一個幾十天的生產周期內,在比較高但是可控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讓同樣的微生物們加班加點地工作,使茶葉的變化極盡高效。可以說,如果把同樣的毛茶分別做成生茶和熟茶,熟茶就是生茶的「速成版」。
那為什麼人們經常說「喝熟茶,存生茶」呢?這並不是說生茶剛生產出來不能喝,而是有可能不甚好喝——苦澀不協調或者滋味不豐富。在存儲陳化的過程中,每個時間點上的發酵反應結果都不相同,表達在茶湯的色香味上就有了差異。但這些差異有的是向善的,有的是劣變的,都會給品飲者帶來神奇的體驗——常見常新的風情。而不同產區、不同樹種樹齡、不同鮮葉質量、不同毛茶初制水平、不同毛茶配方、不同緊壓成型工藝、不同倉儲環境甚至不同的泡茶技術等等,都會導致生茶品質特徵表達上的差異。這些差異琢磨不定,無法預見,令人困惑,更令人痴迷。
熟茶呢,短時間內強化發酵使其浴火重生,苦澀隱去了,茶湯甜潤稠滑了。所以說,熟茶只要渥堆工藝好,成茶品質就差不了。熟茶存儲帶來的差異化沒有生茶那麼明顯,也不大追求什麼山頭老樹的,對沖泡技術要求也不很高。總之,熟茶喝的就是個省心省事,而生茶呢,品的是差異,是變化,享受的是伴隨它一起成長的過程。
近些年,商品經濟大潮使普洱茶几起幾落,各種神化或者妖魔化普洱茶的說法使受眾缺乏安全感。真心希望產業以及科研機構願意投入,從茶園管理開始,對原料進行細分,在工藝標準化、菌種識別、後發酵流程的優化等方面進行研究和應用,還普洱茶真實、客觀和公正。
所以,普洱茶真的沒有傳言中那麼邪乎、神秘,它跟其他茶一樣,只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禮物。
普洱茶湯色大雜燴
之前介紹過了茶的種類等等很多東西,這期繼續為大家介紹熟茶的湯色、茶質。這個就是非常考驗人的眼力見兒的。
湯色,又稱水色、湯門或水碗。易受光線強弱、茶碗規格、容量多少、排列位置、沉澱物多少、沖泡時間長短等因素影響。主要審評茶湯的色澤、亮度。茶湯的色澤變化很快,特別是在冬天,隨著湯溫的下降,湯色會明顯變深,因此,在10分鐘內觀察湯色,較能代表茶的原有湯色。看湯色還考慮不同季節的氣溫、光線等因子。此外,應說明,葉綠素與茶湯色澤無關,它是脂溶性的。決定茶湯色澤的主體是茶多酚。
常見的普洱熟茶湯色
根據普洱熟茶的製作工藝,一般要結合葉底來觀察湯色,從而判斷茶品質好壞與否。
紅艷:湯紅艷、欠亮。
是熟茶發酵程度較輕的表現。觀察葉底,多呈暗紅透青綠,滋味往往較苦澀。
紅亮:茶葉湯色不甚濃,紅而透明有光澤。稱「紅亮」,光澤微弱的稱紅明。
觀察葉底多呈暗紅微黃,滋味較「釅」。六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紅濃:湯色紅而暗,略呈黑色,欠亮。
觀察葉底,多呈紅褐柔軟,滋味較醇和。七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紅褐:湯色紅濃,紅中透紫黑。
勻而亮,有鮮活感。觀察葉底,多呈褐色欠柔軟,滋味較醇和。八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褐色:茶湯黑中透紫,紅而亮,有鮮活感。
觀察葉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較醇和。九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黑褐:茶湯呈暗黑色,有鮮活感。
觀察葉底,色多呈黑褐質硬,滋味較醇和。九成熟以上及完全成熟的普洱茶常見此湯色。
黃白:茶湯微黃幾乎接近無色。
觀察葉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條」,滋味平淡,是發酵過度,已經「燒心」的普洱茶。
普洱知道·觀色辨茶質——熟茶篇
以上所指茶的湯色,色,是視覺。茶,給我們第一感觀應該是視覺。茶湯好不好看,對茶品是有影響的;跟茶質也是有內在聯繫的。茶湯的顏色有很多,深淺不一。那麼,什麼顏色才是好的呢?有些人大概有這樣的誤解,以為普洱茶紅色要比黃色好,黃色要比綠色好。這樣的誤解大概來源於,覺得印象中普洱茶的顏色應該是紅色的,紅色才正道,以至看到黃色,綠色茶湯的普洱茶會大打折扣。
我們形容顏色好看,通常用鮮艷,紅彤彤、黃燦燦、綠油油,這些都是抽象出來,形容顏色好看的形容詞,證明好看的顏色是有共性的。好的茶湯也是有共性的,具體什麼顏色我們不論,好的茶湯應該是,通透油亮,清澈而厚重,令人賞心悅目的;所對應不好的茶湯就是,模糊暗啞,混濁而稀薄,令人噁心。這些都是跟它的茶質相對應的,茶葉膠質重,內質豐富,乾淨純正,茶湯會表現出油亮厚重,通透清澈。茶葉膠質輕內質小,不乾淨雜質多,茶湯會表現出模糊暗啞,混濁稀薄。這些都跟茶湯顏色和深淺沒有關係,只跟茶葉的優劣有關。
普洱茶「野生茶」和「野放茶」有哪些區別
野茶是茶飲最早的源頭,不論是飲茶之始還是歷史名茶研發,都是從野茶開始的。最早食用鮮葉,之後是摘下葉片曬乾收藏、烹煮羹飲。另外幾乎所有歷史上有名的茶葉,其發明時所採用的鮮葉原料都是野茶,因此把野茶作為茶飲之源,應該是毫無疑義的。茶葉的發展史,歸根結底,是人對茶的馴化史。
中醫:長期喝普洱茶還能治病
中醫認為,普洱茶性味苦甘、涼,入心、肺、胃經,有清熱除煩、清利頭目、消食化積、通利小便之功,適用於熱病煩渴、風熱頭痛、食積不消、小便淋澀等。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普洱茶可以降脂減肥、降壓、抗動脈硬化;防癌杭瘡;養護胃;健牙護齒;消炎殺菌;抗衰老。普洱茶除直接飲用外,還可以入菜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