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自測:你能香香地睡上一覺嗎?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經常加班加點,晚上睡眠時間不足。白天體乏、無力,常需要提神藥片來緩解疲勞。

  判斷是否失眠,可參照以下五種特徵:

  1.就寢後30分鐘不能入睡;

  2.夜間醒轉2次以上;

  3.總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

  4.多夢,尤其是惡夢頻頻,醒後睏乏;

  5.日間殘留效應,如頭昏、乏力、精神不振、嗜睡等。

  凡出現以上情況,再加上每周3次以上,持續1個月才能判斷為失眠,失眠原因有單純失眠,即失眠症,應當就醫或採取其他治療措施。就臨床病歷統計來看,針對「你會在何種情況下無法入睡?」這一問題,不少人選擇了「工作壓力、人際關係、健康」等。選擇最多的是「工作壓力」。

  睡眠誤區

  「為什麼我數羊越數越睡不著?」「今天晚上不睡,明天把覺補回來。」當頭腦中出現這樣的念頭時,你已經進入睡眠誤區了。何金彩教授列舉了生活中較常見的睡眠誤區:

  誤區一:擔心失眠。其實,短暫的睡眠障礙並不會干擾人體的正常生理,所以一周有一兩天睡不著,並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影響。

  誤區二:做夢就是睡不好。其實,夢是一種普通的生理現象,每個正常人在睡眠過程中都會做夢。

  誤區三:「倒頭便睡」、「呼嚕震天」是睡得好。

  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耳鼻咽喉科主治醫師夏鏡平介紹,在他們接診的人群中,有不少睡眠不好的病人。睡眠不好,特別是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病人應該及時找出病因,否則很可能出現更多的病症。尤其是一些本身就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更要格外留意自己的睡眠狀況。

  誤區四:亂補覺。由於睡眠是一種「生物鐘」現象,必須合乎生理規律,類似這樣補償睡眠的作法會造成睡眠節律的紊亂,長此以往,將會造成慢性失眠。

  tips:

  科學家很早就發現,睡眠可以幫助人們治癒恐懼所帶來的心理傷害,但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小組日前發現,如果在入睡時接觸到宜人的香氣,如薄荷氣味,對恐懼事件的遺忘速度會更快。此外,以下幾點有助入睡:

  1.定時休息,準時上床,準時起床;2.不要在床上讀書、看電視或收聽收音機;3.每天進行有規律的運動;4.假如存在失眠現象,應避免在傍晚使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來提神;5.如果上床20分鐘後仍然睡不著,可起來做些單調無味的事情,等有睡意時再上床睡覺;6.睡不著時不要經常看時鐘,也不要懊惱或有挫折感,應放鬆並確信自己最後一定能睡著。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長用ipad引突發偏頭痛 女性自測三要點

  「i產品」引致偏頭痛

  頸源性頭痛患者以職場中人居多。他們在工作中要麼長期伏案,要麼使用電腦時間過長,再加上熱衷玩「i」遊戲,難免成為頸源性頭痛「青睞」的對象。專家提醒,頸源性頭痛65%表現為偏頭痛,且以女性多見。頭痛患者可根據該病的典型症狀進行自我判斷,並及早就醫。

  案例:偏頭痛原來是頸神經受損

  年近四十的張老師走進了她的診室。她說,由於平時經常看書、改作業,她老覺得頸肩部疼痛,頭的右後側經常有脹痛的感覺,右手的手指還會發麻,她以為年紀大了就會這樣,也沒有理會。最近一段時間,她工作壓力較以前大一些,每天晚上備課都到了11時左右,其間還經常需要用Ipad查資料。就這樣連續勞累了一周後,一個晚上,她突然覺得右耳後面的頭頸部劇烈地脹痛,她轉了一下脖子,頓時感覺到有一種閃電痛從頸部躥到頭頂。她整晚都沒睡著,因為她擔心腦袋裡面長了瘤子,到醫院仔細檢查後,發現頸神經經重受損,患的是「頸源性頭痛」。

  易發人群:職場人士多發,女性更常見

  頸源性頭痛是指由頸椎或頸部軟組織的器質性或功能性病損引起的以慢性、單側頭痛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徵。

  很多職場人士都會有不明原因的頭痛或偏頭痛,其實都源於頸神經受刺激。」盧振和介紹,頸源性頭痛65%表現為偏頭痛,且以女性多見。「目前由於都市人工作生活壓力較大,加上電腦普及,尤其是『i產品』盛行,頸源性頭痛的發病率正逐年上升

  頸源性頭痛的診斷

  一是位於頭頂、枕、頸後處的疼痛,也可能是位於眼眶和太陽穴處的疼痛;

  二是頭頸運動或姿勢改變時會頭痛;

  三是頭痛時,會放射到頸部和同側肩部或上肢。

  自我判斷:

  頸椎上段及耳後 乳突附近有明顯壓痛

  頸源性頭痛的症狀主要是單側或雙側枕部、耳後這兩個部位出現悶脹或酸痛,這種悶脹或酸痛還會擴散至前額、顳部、頂部、頸部或上肢,甚至面部,同時,可伴有頭暈、噁心嘔吐、耳鳴及眼脹等。

  專家表示:如果是頸源性頭痛,在頸椎上段及耳後乳突附近會有明顯壓痛,壓頭頂和托起頭也會出現頭痛。頸部檢查顯示頸椎間盤退化或突出,頸椎曲度變直等。

  長期伏案者或「i產品」愛好者,如果出現頭痛症狀,可以根據自己的症狀初步判斷病情,並及早就醫。

  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健康小智慧:

  1、每工作1-2小時,做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放鬆心情。特別是久坐辦公室的白領們,經常地伸伸脖子,是很有必要的,專家建議不要連續低頭超過15分鐘。

  2、走路時,經常抬頭看看天空。這種方式利於正確走路姿勢的同時,讓你不自覺的做了伸頸運動,還能使你心情舒暢。

  3、每天漱口刷牙時順便活動一下脖子,讓頭部進行前後左右晃動,並保持仰頭看天的姿勢半分鐘,若有時間,還可以用雙手拇指一起按揉頸後側10分鐘左右。

中醫警告:10大心臟病早期症狀

  1、男人脫髮。

  男性脫髮可能是心臟病的症狀。《內科學檔案》雜誌刊登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新研究發現,嚴重脫髮的男性患心臟病危險增加36%,中度和輕度脫髮男性心臟病危險分別增加32%和23%。

  2、腿疼。

  費伊博士表示,走路時小腿痙攣性疼痛是外圍血管疾病的一大症狀。外圍血管疾病一旦發生,就應注意心臟等身體其他部位血管病變。

  3、指甲發青。

  費伊博士表示,手指或指甲發青表明血氧飽和度低和血液循環不暢,也是心衰、肺部疾病和雷諾氏病(肢端小動脈痙攣引起手或足部一系列皮膚顏色改變的綜合徵)的一個明顯症狀。

  4、走路時牙痛

  利茲總醫院心臟病專家克勞斯·威特博士表示,心絞痛是心臟病典型信號,而心絞痛症狀也會體現在脖頸、下巴、手臂和肩胛骨之間或牙齒等身體其他部位。走路(特別是上坡)用力導致牙痛,是心臟病的一大典型卻經常被忽視的症狀。

  5、流感好得慢。

  威特博士表示,流感五六天之後症狀仍得不到改善,可能是心功能變差的一個信號。心肌炎與流感之間存在一定關聯。心肌炎還會發生於病毒性喉炎或胸膜炎發作或之後,這些疾病容易被誤診為流感。

  6、ED。

  男性勃起功能障礙(ED)是血管疾病的最早症狀之一。布里斯托爾皇家醫院泌尿科專家拉傑·帕薩德博士表示,男性勃起功能是心血管健康的晴雨表。研究發現,40多歲出現ED的男性未來10年心臟病發作的危險增加50倍。

  7、頭暈。

  心律不齊容易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心電活動異常容易出現心跳過慢、過快或失常,還可發生大腦供血不足,進而導致頭暈。西約克郡心臟病專家馬休·費伊博士表示,起床或從座椅上起身感覺站不穩,是低血壓症狀。

  8、耳垂出現褶皺。

  林德賽博士表示,耳垂褶皺與膽固醇水平偏高有關。《英國心臟雜誌》刊登一項對300名男性死亡病例的解剖分析發現,這些患者的死亡通常與心血管疾病有極大關聯。

  9、異常出汗。

  英國帝國學院心臟病學專家加達·米哈伊爾博士表示,男女心臟病症狀存在很大差別。男性患者常以胸悶、胸痛、壓迫緊縮、呼吸困難為主要症狀。女性也會有此類症狀,但是氣短、下巴不適、肩膀、上腹或後背疼痛、出汗、嘔吐或疲勞等症狀相對不明顯。因此很多女性依然認為心臟病是「男性疾病」。

  10、手背起黃包。  

    英國心臟協會心臟病專家大衛·林德賽博士表示,手背或腳踝出現淡黃色或皮膚色鼓包可能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H)的症狀。這些淡黃色隆起其實是膽固醇沉積所致。

  綜上,以上這些可都是潛在的心臟病早期症狀,需要你引起極大的注意,做好防護才能儘可能的減少疾病危害。

冬季養生在於「藏」冬季養生小常識

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也當講「藏」。冬季時節,腎臟機能正常,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即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產生疾病。因此,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

老年人保健可在加濕器中巧加中藥

進入冬季,天氣越來越乾燥,這個時候,正是鼻炎、咽炎等季節性疾病的高發時節。人們從60歲開始步入老年階段,這一階段有其獨特的生理代謝特點。如基礎代謝率下降,細胞的功能下降,同時器官的功能也有所改變。老人秋冬保健防慢性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