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次數不要太頻繁

許多人無法忍受身上的污垢、汗漬等,所以養成每天洗澡的衛生習慣,沒想到過於頻繁洗澡竟有害身體健康,進而導致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增加。研究人員表示,現代人生活忙碌,洗澡或許是洗去一天疲勞的最佳放鬆方式之一,但頻繁洗澡卻會洗去身上本來就不多的皮脂,促使皮膚乾燥情形加劇,進而導致皮膚炎。

洗澡時,過度用力搓洗也會造成本來就很脆弱的皮膚表皮受損,使真菌、細菌等趁虛而入,以致皮膚嚴重感染,這項研究同時也顯示,如果皮膚經常處於損傷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長期下來,各種症狀接踵而來,甚至可能引發皮膚癌。

洗澡次數不要太頻繁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一周大約洗2至3次就足夠了,搓洗力度也不宜太過用力,更何況身上有些污垢並不會影響健康,甚至還具有保護皮膚的作用。

就學理上來說,長期頻繁洗澡是不會導致皮膚癌的,且一周洗澡次數僅2至3次的說法過於誇張,不過還是要注意由於沐浴乳可能含有石化成份,因此洗澡時一定要把表面殘留的沐浴乳沖洗乾淨,否則就會傷害到皮膚。

除此之外,造成皮膚癌的原因可歸類為三種:基底細胞癌、扁平(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瘤,一般來說,基底細胞癌是由於紫外線照射所形成的皮膚癌;扁平(鱗狀)細胞癌是因為受傷、摩擦,或是接觸化學物質所導致,至於黑色素瘤則原因不明。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洗澡注意事項 你注意到了嗎

一、飽食或空腹不宜入浴。

每頓飯後人體要從渾身調集一部分血液到腸胃幫助消化。飯後立刻洗澡,一方面會加劇心臟缺血,甚至發生心絞痛或猝死;另一方面,由於消化道血流量減少,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誘發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狀。

二、在洗澡中和洗澡後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體弱的老年人。

洗澡前浴室溫度以脫衣後不覺得冷為宜。洗澡後,要用干毛巾把渾身擦乾,儘快穿上衣服。

三、肥皂不宜過多,洗一次澡搓一遍肥皂即可,過多會刺激皮膚,產生瘙癢。

皮膚較乾燥的人以及老人和兒童適宜用多脂性肥皂,不宜用鹼性肥皂或熱水燙洗,免得將皮脂洗去,使皮膚更加乾燥甚至起屑打皺。有的人皮膚油膩較多,可用中性或鹼性肥皂。

四、可適當減少洗澡的次數,如隔天一次或每周兩次。

洗澡次數太多,會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造成皮膚瘙癢,皮膚的抵抗力也會減弱,反而容易得病。

因而,不能選擇在飯後1小時之內洗澡,應在飯後兩小時即下頓飯前1小時左右為宜。洗熱水澡前,喝一杯溫開水,可以補充渾身血液容量。空腹入浴則容易發生低血糖,易疲勞、頭暈、心慌,甚至虛脫。

五、水溫不宜太高,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水溫在37℃至40℃為宜,水溫過高可使渾身皮膚血管擴張,渾身大量的血液集中到皮膚表面,易引起心血管急劇缺血,造成心血管痙攣,倘若持續痙攣15分鐘,即可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假如是大面積心肌梗塞,就有猝死的危險。

洗澡的禁區千萬不要踏入

在寒冷的冬季,洗一個熱水澡既能暖身又能放鬆身心。洗澡好處多多,除了可以清潔消疲外,還可以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的新陳代謝。但是,如果洗澡的方式不對,卻會讓你生病+短命。下面幾個洗澡的禁區,你千萬不要踏入。

1、熱水泡澡時間長

冬季天氣寒冷,很多女生便喜歡舒服地泡在熱水中,捨不得離開。但這可不是什麼好習慣。冬天泡澡時間太長,會使皮膚表面失去油脂保護,從而產生乾燥瘙癢等症狀,還會引起皮膚發皺、脫水等情況。

而且,長時間泡澡人容易疲勞,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另外,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應減少,易導致腦缺血而發生意外。

建議:盆浴20分鐘,淋浴3至5分鐘即可。

2、洗澡水溫越高越好

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都喜歡用很熱的水洗澡,甚至覺得越滾燙的水溫越能提高身體熱度。但洗澡水溫過高卻會讓你的皮膚苦不堪言。

水溫過高會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乾燥的程度。同時,過高的溫度還會增加心臟負擔,因為全身皮膚血管明顯擴張,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膚,會使心臟缺血缺氧。

建議:水溫24℃到29℃為宜。

3、空腹洗澡易虛脫

回到家中,很多人喜歡先洗澡,再坐下來享受晚餐,但這種行為背後也有健康隱患。

洗澡時因水傳熱快而使人消耗大量的熱量,而人體的熱量主要來源於血液中的葡萄糖。飢餓時,血中葡萄糖水平偏低,不能滿足能量需求,就容易發生低血糖,易疲勞、頭暈、心慌,甚至虛脫。

建議:不要空腹洗澡,或者洗澡前至少要喝一杯飲料。

4、強度浴液會刺激皮膚

冬季皮膚本就乾燥脆弱,如果使用清潔能力較強的浴液,會加重損害皮膚的保護層,加重皮膚問題。

冬節洗澡的時候我們宜選擇性質溫和的沐浴用品,以避免對於肌膚的刺激,洗澡時選用的浴液一定要選擇鹼性小的,中性的最好。

沐裕後最好塗一層可以潤膚、保濕的護膚品。每天必須多飲水,還可以在房內放上一盆水,或使用空氣加濕器,以增加室內的濕度,如有需要,可每隔數小時給皮膚噴點水,使皮膚始終處在一種較為濕潤的狀態。

5、勤洗澡,更乾淨

很多人認為洗澡越勤,身體才會越乾淨。但隨著冬天的來臨,皮膚也變得越來越乾燥脆弱,皮膚瘙癢也容易盯上這些「勤洗澡族」。有的人甚至認為,皮膚癢是說明個人衛生沒做到位,於是,澡就洗得更勤、更徹底,但皮膚的瘙癢程度反而加重了。

洗澡過勤會把皮膚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洗掉,容易傷害到皮膚的角質層,由此導致皮膚瘙癢,皮膚的抵抗力也會減弱,反而容易得病。力的搓洗也會致使本就脆弱的表皮受損,細菌、真菌趁虛而入,造成皮膚感染。

6、飯後就洗澡 加劇心臟缺血

有些女性為了節省時間,在飯後立即洗澡,這樣是很危險的事。一方面每頓飯後,人體要從全身調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腸幫助消化。飯後立即洗澡,由於消化道血流量較少,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腸胃道疾病,誘發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狀。

另外因為腦、心臟等部位供血不足,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另一方面會加劇心臟缺血,甚至發生心絞痛或猝死。

建議:洗澡時間應在飯後兩小時,或下頓飯前1小時左右為宜。

7、洗澡順序有講究

冬季的低溫使人體皮膚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而冬季洗澡水的溫度又相對較高,溫熱的水突然從頭而至,會讓人體調節系統「措手不及」,引起頭部及全身皮膚血管驟然擴張,大量血液集中到皮膚表面,導致心、腦等重要臟器急劇缺血,頭暈、胸悶等種種不適也會隨之找上門來。

心臟急劇缺血會引發心血管痙攣、心絞痛,嚴重者甚至誘發急性心肌梗死;腦部急劇缺血易出現偏癱、失語等「中風」症狀;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還會因此驟然下降,出現頭暈、心慌等不適症狀,甚至昏厥。

建議:冬天洗澡,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洗澡前先用熱水沖沖腳,待腳部溫暖後再慢慢往身體上淋水,讓身體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8、洗澡時緊關門窗

很多人冬天洗澡都喜歡緊關門窗,唯恐外面的冷空氣偷偷潛入。但如果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這種行為極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

緊閉門窗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每年都有。用燃氣熱水器洗澡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風險,如安裝不當、維護不好,都會帶來危險,特別是在洗澡時極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冬天洗澡,門窗密閉比較好,人很容易因缺氧中毒。

建議:洗澡時別緊閉門窗,超過半小時一定要上前看看。否則若中毒超過半小時,會有生命危險。

建議:冬季洗澡不宜過勤 每周2-3次

9、洗完澡就睡覺

洗完澡後別立即入睡,因為洗完澡體溫會升高,不利於幫助睡眠的激素「褪黑素」分泌。而枕著未乾的頭髮睡覺,很容易頭疼,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10、劇烈運動後不能洗澡

劇烈運動後洗澡容易造成心臟、腦部供血不足。勞動或勞累後,也不要立即洗澡。

11、酒後不要馬上洗澡

酒後千萬不要立即洗澡,因為洗澡時,人體內儲備的葡萄糖會因體力活動和血液循環加快而被大量消耗掉,而酒精會抑制肝臟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其不能將儲存的肝糖元轉化為葡萄糖,並及時補充到血液中去,從而造成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

酒後洗澡容易引發頭暈、眼花、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引起休克。

建議:洗澡時間最好選擇在酒後2小時左右。

12、按摩前後都別急著洗澡

按摩當既能夠消除疲勞,緩解緊張,又舒筋活絡,爽身提神。可許多常按摩的朋友都忽視了一個問題,就是究竟該按摩前洗澡,還是按摩結束後洗澡呢?

喜歡按摩前洗澡的人認為,按摩結束後可以馬上休息,方便省事;按摩結束後立即沖澡的人認為,這樣更安全衛生。其實這兩種做法都不可取,因為無論您做的是精油按摩還是香薰SPA,按摩師採用的是補法或瀉法,按摩前後一小時,都不能洗澡。

13、搓澡巾破壞皮膚保護層

搓身體時不要過多使用搓澡巾,尤其是不要使用尼龍材質的,其搓擦皮膚時會破壞皮膚的防護層,導致輕微外傷,進而引起皮膚病。用力搓擦還會消耗大量體力。有皮膚破損時儘量不要洗澡,以免加重感染。

洗澡的合理注意事項

洗澡水的溫度應與體溫接近為宜,即35~37℃,若水溫過高,會使全身表皮血管擴張,心腦血流量減少,發生缺氧;洗澡水過冷會使皮膚毛孔突然緊閉,血管驟縮,體內的熱量散發不出來,也會使人感到四肢無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為關節炎及慢性胃腸疾病的誘發因素。

懷孕在洗澡方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一般懷孕以後不主張盆浴,因為盆浴有一些水會經過陰道影響到宮頸、影響到胎膜,會有一些感染的情況。所以現在淋浴的問題不太大,但是要注意,孕婦洗澡溫度不能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