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由研究所所做的太極拳健身研究,有90名50-64歲的中年人及76名65-80歲的老年人參與,分為太極拳組和不運動的對照組,其中太極拳組練習太極拳平均達五年以上,結果測量兩組心肺耐力發現,有打拳習慣的中年男性,最大攝氧量較同齡者增加29%,女性則增加15%;而有打拳習慣的老年人,最大攝氧量也較同齡者多出18%至19%。
專家指出,由於心肺耐力(最大攝氧量)會隨著年齡漸長而下降,經過持續追蹤這些中老年人兩年後,再度測量發現,有持續打太極拳習慣的中老年人,心肺耐力減少量只有不運動者的一半,顯示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具有保護效果。
而太極拳的好處還不只在維持心肺耐力,太極拳對增加身體柔軟度及降低體脂率也有幫助。
由於許多中老年人都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專家發現,部分高血壓患者練習太極拳三至六個月後,血壓平均可降低5-10毫米汞柱;而糖尿病患者練習打拳後,輕微糖尿病患者甚至可依靠飲食及運動控制血糖,不必再吃藥,中度糖尿病患者平均用藥量也可減少20%,這顯示太極拳運動也有降血壓、血糖效果。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本義,根據「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的理論原則,是指春夏順應生長之氣以養陽,秋冬順從收藏之氣以養陰(王洪圖《內經選讀》)。這成為中醫學所強調的順時養生思想。在這一本義的基礎上,歷代醫家結合臨床又有所發揮,從順時養生角度,逐漸推廣到臨床辨證和用藥大法中,從而形成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眾多理論學說,豐富了中醫學基礎理論。
三種主要的見解
首先談後世具有代表意義的幾種學說見解。
1.以陰陽互制而論:春夏陽盛,宜食寒涼抑制亢陽;秋冬陰盛,宜食溫熱抑制盛陰。代表醫家如王冰。王氏曾曰:「陽氣根於陰,陰氣根於陽,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全陰則陽氣不極,全陽則陰氣不窮。春食涼,夏食寒,以養於陽;秋食溫,冬食熱,以養於陰。」故王冰認為「養即制也。」由於春夏陽盛易傷陰,故宜食寒涼以制其亢陽;秋冬陰盛而易傷陽,故宜食溫熱以抑其陰盛保全陽氣。
2.以陰陽互根而論:春夏養陽,是為秋冬養陰做準備;秋冬養陰,是為春夏養陽奠定基礎。善治病者,當順時令,立四時疾病互治規矩。代表醫家如張介賓。張氏曾曰:「夫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以陽生,陽以陰長。所以聖人春夏則養陽,以為秋冬之地,秋冬則養陰,以為春夏之地,皆所以從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養陽者,每因風涼生冷,傷此陽氣,以致秋冬多患瘧瀉,此陰勝之為病也;有秋冬不能養陰者,每因縱慾過熱,傷此陰氣,以致春夏多患火證,此陽勝之為病也。善養生者,宜切佩之。」
3.以陰陽虛盛而論:春夏陽盛於外而虛於內,宜養其內虛之陽,秋冬陰盛於外而虛於內,宜養其內虛之陰。善養生者,春夏培養內虛之陽,秋冬培養內虛之陰。代表醫家如張志聰。張氏曾說:「春夏之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秋冬之時,陰盛於外而虛於內。故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而培養也。」
上述三種見解雖然不一,但如果將他們的見解運用於臨床中,則都能起到指導臨床的作用。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臨床中雖然每個病人的病情是不一樣的,但是肯定會有符合上述理論見解的發病機制。所以我們不必過於強調哪一種學說更合理,因為它們的研究角度不一樣。有鑑於此,筆者認為在充分領會「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基礎上,能夠辯證的應用該原則指導養生保健和臨床證治。
在養生中的應用
養生保健中,根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我們應順應天時,以從其根。《靈樞·本神》云:「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素問·金匱真言論》云:「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素問·寶命全形論》云:「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飲食保健方面,元代邱處機《頤生集》云:「(春之時)飲食之味,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夏之時)飲食之味,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氣;(秋之時)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冬之時)飲食之味,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這都是古人對我們養生保健的建議。
在臨床中的應用
臨床治療中,我們也應遵循順時的原則進行治療。《素問 · 五常政大論》云:「化不可代,時不可違。」《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提出「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的用藥規律。李時珍言:「必先歲氣,毋伐天和。又曰: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則逆之。故春月宜加辛溫之藥,薄荷、荊芥之類,以順春升之氣;夏月宜加辛熱之藥,香薷、生薑之類,以順夏浮之氣……秋月宜加酸溫之藥,芍藥、烏梅之類,以順秋降之氣;冬月宜加苦寒之藥,黃芩、知母之類,以順冬沉之氣,所謂順時氣而養天和地。」
針灸治療方面,《素問·八正神明論》云:「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靈樞·四時氣》云:「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故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夏取盛經孫絡,取分間絕皮膚。秋取經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滎,必深以留之。」
如果不能遵循順時治療則易出現變病,如《素問·診要經終論》詳細介紹了四時誤刺所引起的後果:「春刺夏分,脈亂氣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氣。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為咳嗽,病不愈,令人時驚,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氣著髒,令人脹,病不愈,又且欲言語……令人善渴。」《素問·四時刺逆從論》論述了針刺違背了四時之氣的規律而導致的血氣逆亂的情況,得出「凡此四時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從也。反之,則生亂氣相淫病焉」的結論,揭示針刺治療必須與四時氣相結合,以避免誤刺。
坑爹!用漱口水嘴更臭 靠譜!治口臭應選中藥方
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漱口水,是想保持口氣清新,保護牙齒,但漱口水用不好,卻會導致完全相反的效果——口臭。
漱口水中的酒精導致口腔乾燥
許多漱口水中都含有酒精,有些含量高達25%,這主要是為了讓漱口水中的薄荷醇、桉油精等成分發揮作用,並滲透和分解牙菌斑,但同時,酒精會導致口腔乾燥,破壞保持口腔濕潤的黏液保護層,導致口氣不佳。一些漱口水還會導致牙齒變黃。
專家建議:漱口水不宜天天用
使用何種漱口水要聽取醫生的建議,例如醫生可能會建議牙齦炎患者使用高氟漱口水;如果沒有任何牙病,可以使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此外,不管是治療類還是保健類漱口水,都不宜像牙膏一樣每天使用。
9個治口臭的中藥方
中醫認為,肝火上沖、胃火上炎、風熱侵襲、肝旺克土及腎虛火浮是口臭的誘因,按照這個原理,得出以下治口臭的中藥方。
1.茉莉花茶適量,含於口中。
2.藿香10克,水煎取其藥汁含漱口。
3.丁香2克,含口中。
4.桂枝適量,研為細面,每取3克,用沸水沏代茶服。
5.葛根、藿香、白芷各12克,木香10克,公丁香6克,水煎取其藥汁含漱口。
6.大黃適量,於鍋中炒成炭,與冰片共研為細面,每日晨起取適量藥粉刷牙,並用溫開水漱口。
7.草豆蔻30克,細辛10克,共研為細面。每日3次取藥面1克含口中。
8.桑白皮、地骨皮、知母,各10克,麥冬6克水煎內服,亦可漱口。
9.蓮心20克,藕30克,同入鍋中煮至爛後服食,每日一次,連用一周。
新奇!木糖醇口香糖易致腹瀉
口香糖已經成為很多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緊急情況下可以防口臭,木糖醇口香糖不僅能防止齲齒、修復蛀牙等功效,而且低糖低熱。然而,過度依賴口香糖易傷腸胃,引起腹瀉;甚至引發肥胖和高血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口香糖的危害都有哪些吧!
意氣為君骨肉臣 習練太極益身心
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以臟腑為中心,通過經絡運行氣血與形體五官等組織相聯繫的矛盾統一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臟腑、經絡、氣血之間,既互相聯繫,又互相制約,在「心——君主之宮」(大腦皮層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統率與協調下,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各種生理活動,維持陰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