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意融融的日子裡,快步行走健身法應是您的最佳選擇。專家建議,一個人每天運動量的最低限度應該是消耗3000大卡的熱量,這正好與步行一萬步所耗熱量大體相當。對於現代人而言,每天步行一萬步並非一件輕鬆事。
春季步行健身注意:
準備:防寒的衣物、舒適的鞋、做適度的伸屈運動。漫步五分鐘後,就可加快步伐了。
速度:年老體弱的人,每分鐘約走六十至七十步;長距離健行者,男性每分鐘走八十至九十步,女性則每分鐘走七十至八十步;速度較快的,每分鐘約行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步左右。
時間:每次至少快走三十分鐘。
目標:每天一萬步的量需要一個半小時,可以分次完成。我們的基本目標是:每天一萬步!當然你要更健康還可以走得更多!
春季運動健身整體要做到:
第一方,運動前要熱身
春季的體育鍛煉一定要講究科學性。在進入鍛煉的正題前,最基本的當是要做好準備活動。
冬季帶給我們的除了寒冷還有僵硬:身體各器官如內臟、肌肉的功能都處於較低水平,骨骼和韌帶更是僵硬得很,貿貿然彎低身體、高踢腳尖,甚至是扭腰、跳繩,都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尤其是從事劇烈的運動前,「熱身運動」更是少不了,這是為了預防肌肉和骨骼遭受損傷。
第二方,走出室外
春季講究護肝,中醫醫生告訴我們,中醫講究五行(金、木、水、火、土),而春季則屬於五行中的木,而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對應五行,因此肝也屬木,肝臟與木的物性是一致的。因此,多與大自然接觸,迎接春季和暖陽光,對改善肝臟功能及全身心的健康好處頗大。所以春季運動首先要在室外。
中醫還認為,春天的陽氣在樹林、江河、湖邊的空氣里尤其旺盛,這些地方富含著一種負氧離子,它有止咳、消除疲勞、調節神經、降壓、鎮靜等功效。運動地點選擇在室外,能改善呼吸、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的狀態,越練越精神,就算是「春困」一類的惱人事也難以近身。
第三方,鍛煉後需「冷身」
對應於鍛煉前的「熱身」,運動過後要注意「冷身」。運動能加速血液的循環,如果不能以一些節奏慢的簡單運動,血液不能突發性地自動適應身體的變化,血壓會猛然下降,心臟供血不足,引起昏迷甚至休剋死亡。簡單的5分鐘左右的慢走,能夠有效地消除疲勞。當脈搏減慢至120次以下,你的「冷身運動」才能功成身退。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驚蟄吃什麼?清淡飲食是關鍵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這時氣溫回升得較快,所以驚蟄養生要配合氣溫變化來搭配飲食。驚蟄吃什麼?驚蟄飲食一定要清淡。
由於驚蟄後的天氣明顯變暖,不但各種動物開始活動,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病毒)也開始生長繁殖,所以人們需要進行飲食調養,增強體質以抵禦病菌或病毒的侵襲。
驚蟄節氣是傳染病多發的日子,要預防季節性的傳染病發生,應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
維生素對人體的生理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維生素c的攝入能夠明顯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有:水蘿蔔、辣椒、甜椒、苦瓜、蒜苗、白菜薹、紅菜薹、油菜薹、甘藍(圓白菜)、菜花、西蘭花、芥菜、芥藍、菠菜、蘿蔔纓、木耳菜、香菜、莧菜、蘆筍、白薯葉、山楂、黑加侖、沙棘、柑橘、刺梨、番石榴、桂圓、荔枝、木瓜等。
驚蟄的飲食原則是保陰潛陽,可以適當選用一些補品,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一般應選服具有調血補氣、健脾補腎、養肺補腦的補品。像鵪鶉湯、白木耳煮麻雀、清補菜鴨、枸杞銀耳羹、荸薺蘿蔔汁、枸杞蛇肉湯、蟲草山藥燒牛髓、扁豆粥等。
或食用一些海參、龜肉、蟹肉、銀耳、雄鴨、冬蟲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應少吃。
初春乍暖還寒要春捂 怎樣判斷是否「捂」
初春季節乍暖還寒,這時候老人不宜過早的脫掉冬裝換春裝,以防疾病來侵,所以建議老人初春乍暖還寒要「春捂」。
初春為什麼要春捂
中醫養生保健學中講究「春捂秋凍」,即早春的時候不要急著脫掉冬裝換春裝,預防倒春寒。早春時常有寒冷氣候的反覆,穿著宜偏暖些。對調節能力較差的孩子、老人或體質較弱者來說,應根據氣候寒熱變化,隨時添減衣服。
醫生介紹稱,老年人體內產熱本領較低,且循環系統已不像年輕人那樣正常,故容易受「倒春寒」的刺激。因此立春以後,老年人仍要儘量減少出門次數,外出戴上帽子減少頭部血管受到冷空氣的刺激,高血壓病人要注意正規持續用藥。
另外醫生還提醒,一些年輕姑娘由於愛美,往往在早春就穿起了裙子和靴子,這樣對身體不利。
知道了初春乍暖還寒要「春捂」,一般來說,婦女膝關節對冷空氣的襲擊較為敏感,易發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症狀,久之會引起風濕性關節炎。
春捂持續多久?
一般情況下,立春後最短也要捂10天—15天。這是因為雖然立春代表春天的來臨,但冬季的低溫並不會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在這期間,氣溫變化較大,如果過早脫掉棉衣,頭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因為不適應而受寒,從而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
怎樣判斷是否「捂」
首先看溫度。通常來說,15攝氏度是一個臨界值。低於這個氣溫時,最好繼續「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帶來的不便;而當超過這個溫度時,則可以考慮脫點衣服了。
其次憑感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耐受冷熱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捂」著時不覺得咽喉燥熱,身體冒汗,即便氣溫稍高於15攝氏度也不必急著脫衣;如果感覺「捂」了身體會出汗,就不妨早點換裝,否則,「捂」出了汗,萬一再被冷風一吹,反而容易著涼。
最後還要注意晝夜溫差。這也是判斷捂不捂的標準之一。早春時節,應該多多關注天氣預報,提前一兩天了解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物。這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身體免受冷空氣突至的刺激,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特別是當天氣預報預告晝夜溫差超過7—10攝氏度時,就該小心防寒了
驚蟄節氣各地飲食習俗不同
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全國各地在驚蟄節氣這天也會有不同的飲食習俗,下面就來了解下吧!
驚蟄前後老人如何養生?
驚蟄意為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驚蟄」節氣,一般在每年3月4日-7日。2015年的驚蟄則是3月6日,農曆正月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