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艾灸療法

技術一

艾灸穴位:列缺(雙)、尺澤(雙)、風門(雙)、肺俞(雙)、豐隆(雙)。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選用3~4個穴位,每穴灸5~10分鐘,每日或隔日灸1次。②艾炷灸: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穴灸3~5壯,間日灸1次。③隔姜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灸5~7壯,每日或隔曰灸1次,必要時1日灸2次。

主治:呼吸急促,喉中哮鳴有聲,胸膈滿悶如窒,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白色黏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天冷或遇寒而發,形寒怕冷,或有惡寒,噴嚏,流涕等表寒證,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技術二

艾灸穴位:定喘(雙)、膏肓(雙)、肺俞(雙)、太淵(雙)、脾俞(雙)、足三里(雙)。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艾炷灸均可選用。②瘢痕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灸3~9壯,10天灸1次。艾炷可酌情選用麥粒大、黃豆大或棗核大。

主治:脾肺氣虛。喘促短氣,氣怯聲低。動則尤甚,或喉中有輕度哮鳴聲,唆痰清稀色白,常自汗畏風,易感冒,每因勞倦、氣候變化等誘發哮病,舌淡苔白,脈細弱或虛大。

技術三

艾灸穴位:肺俞(雙),腎俞(雙)、太溪(雙)、關元。

操作規程:①艾條溫和灸:每次選用3~4個穴位,每穴灸5~10分鐘,每日或隔日灸1次。②艾炷灸:每次選用2~4個穴位,每穴灸3~5壯,間日灸1次。

主治:肺腎兩虛。平素短氣息促,動則尤甚,吸氣不利,或喉中有輕度哮鳴,腰膝酸軟,腦轉耳鳴,勞累後易誘發哮病。或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質胖嫩,脈象沉細。或顴紅,煩熱,汗出黏手,舌紅苔少,脈細數。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平和體質養生防止體質偏頗

進行平和體質養生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只有選擇適合的方法才會有更好的養生效果,那麼究竟平和體質養生方法是什麼呢?專家給出如下解釋,並且明確指出,進行平和體質養生一定要防止體質偏頗。

平和體質是9種體質中唯一健康的體質類型。屬平和體質的人,身體沒有疾病,而且精神狀態飽滿。具體表現為:體內陰陽氣血和諧,精力充沛,不易疲勞;目光有神,面色、膚色潤澤,頭髮稠密有光澤,體態勻稱,不胖不瘦;睡眠良好,胃口好,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強,很少得病。平和體質者性格開朗,心理素質較好,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強,即使遇到了挫折或困難都能應對。總之,平和體質者身心健康。

但是,平和體質者雖然身體健康,也不是說就可以毫無節制地飲食。如果膳食結構不均衡、飲食不合理,就會破壞體內陰陽平衡的狀態,日積月累就會導致體質偏頗。如平時辣椒吃得過多,會促進身體向濕熱體質和陰虛體質方向變化;常吃寒涼冰冷的食物,損傷體內的陽氣,影響血脈的運行,會形成陽虛體質或血瘀體質;長期食量過多、營養過剩,很容易形成痰濕體質;偏食、節食等造成的營養不良,會促生氣虛體質和陽虛體質;而飲食中鹹味過重則是促生痰濕體質和瘀血體質的重要根源。所以,平和體質者應防微杜漸,均衡膳食以防體質偏頗。

以上是對平和體質養生注意事項和相關方法做出的分析,專家指出進行平和體質養生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找到適合的養生方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大家的健康。

A型平和體質 健康體質介紹

A型平和體質屬於健康體質,專家指出看一種體質怎麼樣要從中醫角度來分析,接下來我們就來從中醫角度分析A型平和體質怎麼樣,其具體特徵是怎麼樣的,怎麼樣生比較好。

體質平和不平和,是從中醫體質學的角度來說的,平和體質,顧名思義就是不偏不倚,指人體保持著一種平衡。

平和體質的人,總是精力很充沛,一般累不著他。外表看上去,不胖不瘦,剛好合適,性格也比較開朗,你和他開個玩笑,沒事。他也覺得很好玩,不會生氣。

最重要的是,很少得病。一年基本上不去醫院,也就是偶爾有個小感冒,不會因為生病影響到學習、工作、生活——這就是我們平時經常可以看到的一種正常體質類型。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給健康下過一個定義是:「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幸福的完滿狀態」。這裡強調健康不僅沒有疾病,而且有完滿的精神狀態。說白了,健康就是平衡狀態。如果身體挺好,但很容易生氣、急躁或跟周邊的人都處不來就不叫健康,不叫平和狀態。歸納起來說,就是體強曰「健」,心怡曰「康」。

處於平和狀態,就算受到了挫折,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困難,但你都能夠應對,這種人可以想像出來是什麼樣的人。身心健康,這就是平和體質。平和體質外表看起來面色很好,精力很充沛,心理素質也很好。這是我們衡量一個人是不是平和體質的一個標準。

以下五種體質的人比較難減下來

少吃了也運動了,但體重確還是沒有變化,你是否為這個難題苦惱不已呢?那是因為,不同體質的人減肥方法是不一樣的。快來看看你適合哪種方法吧。

血瘀體質特點區別其他體質

關於血瘀體質特點,我們必須要正確了解,因為很多體質都有相同或者是相似的特點,那麼究竟血瘀體質特點有哪些呢?與其他體質有什麼區別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