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虛汗怎麼辦?
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人出汗是非常自然的一種現象,但是有些朋友,特別是男性朋友,即便是在冬天的時候,依然會有出汗的習慣,尤其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經常會出汗,其實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出虛汗,是因為氣血不足或者是腎氣不足所導致的一種現象。
出虛汗的調理方法
要調理氣虛引起的多汗應以益氣補氣為主。可選服補中益氣丸、生脈飲以培土生金、益氣斂汗,或嚼服西洋參、人參等。
出虛汗怎麼調理 出虛汗怎麼補 出虛汗的調理方法
1、補氣藥膳:黨參烏雞湯
原料:干黨參10克,母烏雞半隻,干山藥10克,沙參10克,干香菇3,大棗2枚,生薑少許。
製作方法:烏雞先在沸水中焯去血沫,與上述其他原料文火燉2小時即可。每周食用1~2次。
這道藥膳可以補氣固表,同時補中和胃,對於氣虛者有一定的斂汗作用,對於產後虛胖多汗的婦女以及體弱的老人尤其適用。
2、推薦運動:散步、踮腳
早晚時間,飯後儘量多散步,隨著運動量的加強,身體內部的調節能力就會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各項機能恢復正常,減少出虛汗的情況。
另外每天早午晚各踮腳30下能有效治療出虛汗。
3、推薦中藥方劑一:玉屏風散
藥材:黃芪20克,炒白朮15克,防風15克。
做法:熬水內服,每天1副,連續7-10副可以痊癒。或者打成散劑(藥店裡加工),服用時開水沖服,一天兩次,早晚各一,每次3克。
推薦中藥方劑二:民間止汗方
做法:用太子參8-10克,紅棗6顆,加一大碗水煮開後小火煎10分鐘,飲用,每天一次。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產後出虛汗的3大調理法
產後虛汗的2大原因
1、氣虛
新媽咪一般白天出汗多,怕風更怕冷,尤其在出汗之後,而且經常感冒,常感覺頭暈、渾身倦怠無力、氣短、舌質淡胖。
2、陰虛
新媽咪一般夜裡睡著後出汗多,怕風卻更怕熱,自我感覺身上發熱、手腳心發熱、口乾咽燥、心煩易怒、舌面有裂紋。
調理產後虛汗的簡易3法
1、服用中成藥
玉屏風沖劑、補中益氣丸、人參養榮丸對調理氣虛的新媽咪比較適宜。生脈飲和清身飲則適合陰虛的新媽咪服用。
2、外用止汗方
*牡蠣粉。使用方法如爽身粉,每天搽一次,可起到斂陰潛陽、收斂止汗的作用。
*五倍子粉。取五倍子粉1.5克,用溫開水調濕,敷肚臍,以膠布固定,每日更換1次。五倍子可收斂固澀,肚臍是神闕穴的位置。中醫認為,神闕穴是先天真息的潛藏部位,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為保健要穴。
特別提醒新媽咪!
外用藥物多為「急則治其標」「治標不治本」,只能達到緩解出汗的目的,因此必須配合使用口服藥物。只要針對病因服藥,堅持一段時間,都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如果新媽咪過度虛損,可能自行中成藥的力度就不夠了,需要到醫院就診。
治療虛汗的食療方?
治療虛汗的食療方
1、黃芪紅棗湯:黃芪15克,紅棗20枚,加水適量,文火煎煮1小時,每日一劑,分2-3次服食,連服10天。對氣虛衛表不固之汗症效好。
2、黃芪豬瘦肉湯:黃芪15克,豬瘦肉50克,加清水適量,煲1小時,食肉飲湯,連服5次。對表虛自汗效佳。
3、黑豆圓肉大棗湯:黑豆30克,桂圓肉10克,紅棗30克,洗淨放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慢火煲1小時左右,一天內分2次服完,連服15天為一療程。對表虛自汗及營衛不調之汗症均有效。
4、浮小麥羊肚湯:浮小麥30克,裝乾淨小布袋內,羊肚50克,洗淨切塊,加水適量,慢火煮至爛熟,撈去布袋,調味,食肚飲湯,一天內分次吃完。連用5-10天,有健脾止汗作用。對虛汗均有效。
5、泥鰍湯:泥鰍100克左右,溫水洗去粘液,剖腹去腸洗淨,用油煎至黃色,加水一碗半,煎30分鐘,鹽調味,一天內分次吃完。(幼兒可飲湯不吃泥鰍,以免骨鯁)。連吃3-5天,對虛汗有效。
老年人出虛汗的原因是什麼?
有的人愛出汗,系植物神經中樞調節障礙所致,這種人常在手足心、腋窩、面部對稱性多汗。每當情緒激動時,或是環境溫度升高時,或是活動後,常常出汗增多,有的甚至大汗淋漓。
虛汗寶寶重在飲食調理
脾胃虛弱的寶寶,不能吃冷飲,儘量少吃或不吃水果,水果多數寒涼,在冬季應儘量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