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口腔潰瘍患者的增加,(特別是台灣地區)檳榔的危害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因為嚼食檳榔和口腔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嚼食檳榔,除了使牙齒變黑、磨損、動搖、牙齦萎縮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還會導致口腔癌。據調查,百分之八十八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慣。
嚼食檳榔的人口急劇的在成長,在台灣估計已超過260萬人;嚼食檳榔者之平均年齡層亦有逐漸下降之趨勢;而嚼食檳榔之普遍性也從低社會經濟地位和勞動階級人口,擴展到白領階級高知識分子。檳榔為「紅唇族」的最愛,農民眼中的「綠色黃金」,但它卻是台灣人民健康和水資源的最大殺手。
1、生理危害
除可能罹患口腔疾病、口腔癌外,食用過量會產生中毒症狀,輕則興奮、眼神呆滯、全身發抖、走路不穩、行為怪異或粗暴;重則導致急性精神病,包括幻聽、自我膨脹、被迫狂想、譫妄亂神等。
2、經濟危害
隨地吐檳榔汁,會被取締罰款;食用檳榔價錢昂貴,增加支出負擔;醫療費用。
3、社交危害
吃久了,牙齒變黑、嘴巴變紅,外觀相當不雅。
4、環境污染
隨地吐檳榔汁不但污染環境有礙觀瞻,吐出檳榔汁中的細菌會隨風飄散,吸入大眾的肺里。
5、水土保持
由於檳榔樹屬淺根性,大量面積種植,會嚴重破壞水土保持。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焦檳榔與棗檳榔的區別
焦檳榔與棗檳榔同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果實,不同的是,焦檳榔為成熟的果實,而棗檳榔為未成熟的果實。
焦檳榔性溫,味苦辛,據測定,含有檳榔鹼、檳榔次鹼、去甲基檳榔次鹼、檳榔副鹼等生物鹼、縮合鞣質、脂肪、檳榔紅色素、月桂酸、肉豆蔻酸、亞油酸等成分,具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後重、瘧疾、水腫、腳氣、痰癖、癥結等症。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檳榔還具有抗真菌、抗病毒的作用,對堇色毛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增加腸蠕動、收縮支氣管、減慢心率、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南方有些地區有口嚼檳榔的習慣,有增進食慾、治療口腔疾病及腹痛的作用。但經常嚼食檳榔易造成牙齒鬆動、味覺減退、醉態成癮等副作用。
棗檳榔性溫,味甘,微苦澀,入肺、脾、胃三經,具有消食醒酒、寬胸腹,止嘔惡、 消痰止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胸膈悶滯、嘔吐等症。
焦檳榔與棗檳榔不僅採摘時間不同,且炮製方法各異。焦檳榔破滯化積的功效比棗檳榔強,而棗檳榔寬胸、止嘔作用較為突出,並多做為通經藥、收斂藥在群藥方劑中使用。
檳榔致癌嗎
檳榔入口清涼,嚼後有苦味,等到吃完,猶如喝了酒般微醺,有人覺得很難吃,但是有的人卻偏偏喜歡吃。「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檳榔奇妙的口感令不少人慾罷不能,台灣人更愛吃檳榔,但常有新聞報道檳榔吃多會致癌。
檳榔吃多確實會致癌,原因就在於檳榔中含有的檳榔子會導致一種口腔癌前病變(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隨時可能會轉化成癌症。 加入菸草的檳榔可以導致口腔癌、咽癌和食道癌。
檳榔里的化學物質經咀嚼後,形成的亞硝基,是明確致癌的化合物。檳榔咀嚼時易對口腔黏膜造成機械創傷,多吃會使得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也就是癌前病變。在一些生產檳榔的國家,例如印度,商業化生產的檳榔果已被要求貼上明顯有害警告標籤。但在我國,被世界列為一級致癌物的檳榔,依然作為食品在銷售,對其致癌無提及無警告。檳榔雖香、酥,但吃多對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不建議大家經常吃。
中醫角度看檳榔的作用
檳榔的作用雖然很多,但是口嚼檳榔能導致口腔癌的發生。因此,不能把檳榔當成保健品嚼食,即使有嚼食的喜好,也要有一定的度,這樣才能達到健康養生的效果。
檳榔花的作用
檳榔的果實常用於嚼食,而其花蕾不僅美艷,也同樣有著神奇的功效,為芳香健胃、清涼止渴良藥。同時,它又可用於用於腳氣,水腫。治療濕腳氣,足脛腫痛,甚至胸悶泛惡等證,常與木瓜,蘇葉、吳茱萸等同用;也可用於瘧疾,檳榔治療瘧疾久發不止,常以草果,常山,等同用,更增加截虐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