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氣血、補脾胃、強筋骨的作用。名醫《別錄》中說:牛肉安中益氣,養脾胃。《韓氏醫通》還說: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足見牛肉補氣之力,故氣虛者宜常食之。
2、粳米
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早在《別錄》中即有主益氣的記載,唐代食醫孟詵亦云:粳米溫中,益氣。清·王孟英還把粳米粥譽之為貧人之參湯,他說:貧人患虛症,以濃米湯代參湯。氣虛者宜常食之。
3、狗肉
性溫,味咸,能補中益氣,對氣虛兼有脾虛或腎虛或肺虛或陽虛者宜。《日華子本草》云:狗肉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力。《醫林纂要》中還說,狗肉補肺氣,固腎氣。尤以秋冬季食之為佳。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有解决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氣虛易致女性疲勞
1、氣虛
從中醫學角度來講,容易疲勞、乏力多為氣虛的表現。氣虛的人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黨參、黃芪、山藥、焦白朮、紅棗、紅景天等中藥,平時多吃些山藥粥、白朮糕,也可用紅景天泡茶。喜歡喝湯的人可在煲湯時加入適量黨參、黃芪、紅棗等。
2、濕氣重
體內濕氣重也容易導致疲勞,且同時會伴有胃口差、大便稀溏等症狀。濕氣重大多是由脾虛引起的,這類人在飲食上首先要忌滋膩,即少吃甜食、油膩、辛辣、生冷的食物。平時可適量吃些白茯苓、冬瓜湯、薏米粥等利濕的食物,待濕氣祛除後,再服黨參、山藥、焦白朮等健脾的食材,從而達到脾健去濕的功效。
如果易疲勞的現象頻繁出現且很嚴重,則應當提高警惕。最好去醫院做一個全面檢查,排除一些器質性疾病,比如甲狀腺機能減退、慢性肝病等,這些疾病都會使人覺得疲勞無力。
3、血壓高
如果收縮壓高於140mmHg或舒張壓高於90mmHg,就應該引起重視,首先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的自然療法來降壓。比如: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暢、適當運動,飲食上注意低脂、少鹽,戒菸酒,忌咖啡、濃茶等。
4、肝腎陰虛
如果血壓升高的同時伴有眩暈、頭痛、耳鳴、口苦等,大都是肝腎陰虛引起的。平時可以用天麻、鉤藤入食,比如天麻魚頭湯、蘿蔔天麻豆醬湯、用天麻鉤藤泡水代茶飲等。
5、痰瘀阻絡
如果血壓升高伴有頭昏、頭部刺痛、胸悶、噁心等痰瘀阻絡的症狀時,則可適量服用陳皮、白茯苓、制半夏、天麻、紅花、川芎、三七等化痰和活血化瘀的藥物。可以把這些中藥煎湯服用,或分開加入藥膳,做成陳皮茯苓粥、天麻川芎三七入雞湯、紅花泡茶等。
氣虛血虛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1、皮膚
氣血對皮膚的充養作用在《素問 邪氣臟腑病形篇》中有精闢的闡述:「十二經絡,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注顏面而走空竅。」也就是說,經絡把氣血精微物質輸送到皮膚,皮膚得養則紅潤;氣血運行正常,濡養皮膚,則感覺靈敏。如氣血生成不足或運行障礙,則表現為皮膚黯淡無光或萎黃、肌膚乾燥、感覺異常。
2、眼睛
主要看眼睛的色澤和清澈度。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說明氣血充足;眼白的顏色混濁、發黃,表明肝臟氣血不足;眼袋很大說明脾虛運化不足;眼睛乾澀、眼皮沉重,也代表局部氣血不足;兩目呆滯,晦暗無光,是氣血衰竭的表現。
3、頭髮
《黃帝內經》中這樣記載頭髮的生長過程:人在七八歲時因腎氣盛而「髮長」,到三十歲左右因腎氣實而「髮長極」,四十歲左右因氣血漸虛而「發始墮」,五十歲以後因腎氣衰而「發始白」。這說明頭髮的生長源於氣血的滋養,氣血旺盛則頭發生長正常,氣血不足則不能上達頭部而致發白易落。
4、手部
氣血充足,手總是溫暖的,而手心煩熱、出汗或手冰冷,則是氣血不足。氣血不足時,手指指腹會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古語云:「爪為筋之華,血之餘」,如果指甲灰白無光澤,可能提示身體氣血不足或患有某種疾病。
5、睡眠
明代醫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說,無邪而不寐者,必營血之不足也。血虛則不能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不少人的失眠是因氣血不足所致,常表現為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打呼嚕等。而太愛睡覺,也往往是氣血虛的表現。
6、牙齦
牙齒與腎的關係最為密切,因此,如果一個人牙齒發育不好,通常腎也不好。若成人牙齒稀疏、齒根外露或伴有牙齦淡白出血、齒黃枯落、齦肉萎縮等問題,多為腎氣虧乏,腎為先天之本,腎氣不足多與氣血不足相關聯。
為何會氣虛 5個原因所導致
母親懷孕時妊娠反應強烈持久不能進食,造成胎兒營養不足、早產或後期餵養不當。也可能父母一方或雙方為氣虛體質。
氣虛調理方法
蓮子、薏苡仁、淮山藥、芡實煎煮成湯,是適合氣虛之人的養生飲食。也可在四神湯中加排骨、雞肉等,為防止營養過剩、發胖,可以去掉附著的油脂再煮。